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3

1、腐败问题本质上是政治变质,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彻底背弃,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

从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腐败问题和政治问题往往相伴而生、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腐败分子不仅经济上腐化,而且政治上蜕变,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破坏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党的团结统一。

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藏身之地。

2、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4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必须坚持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3、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我们党的优秀品质。

总书记在五次全会上强调:“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反腐败没有选择,必须知难而进。”这既是政治宣示,也是对全党的再动员、再部署、再号令。五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腐蚀和反腐蚀斗争依然严峻复杂”,要求“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

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已走过百年光辉历程,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从提出“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到要求“通过有效处置化解存量、强化监督遏制增量”,再到强调“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党中央严厉惩治腐败、去存量遏增量态度坚决,一以贯之。

党的十九大将“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写进党章,郑重宣示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

5、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

在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更要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五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正风肃纪反腐永远在路上,必须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重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重要原则,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干”,彰显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清底存量、遏制增量的鲜明立场。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意义

1、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凝结着对腐败发生机理、管党治党规律和当前形势任务的深刻洞察。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是一个相互融合、交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统筹推进、协同发力,形成叠加效应,增强总体效果。

2、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需要强化综合治理,形成反腐合力。

对于腐败问题,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形成强大震慑。同时,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用好“四种形态”,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

3、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补齐制度短板、扎紧制度笼子是关键。

要将防腐措施与改革举措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进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有针对性地完善各方面制度。要聚焦权力运行和监督这个重点,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4、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堤坝是重要基础。

理想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要注重固本培元,厚植不想腐的土壤,通过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推动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带头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真正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

以上内容参考:

中共江苏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中国纪检监察-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