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大鼎上龙不像龙,蛇像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9
龙是华夏文明中的重要图腾,它的形象多样,变幻莫测。

在大量的文化遗址,都出土了不少龙形文物。北方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和夏文化代表二里头文化等都出土了以蛇为身的龙形文物。


比如红山龙的身体是C形或者环形,头部一个注重侧面一个注重正面。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的龙身则是蜿蜒曲折,头部由绿松石和玉柱组成。在四川三星堆文明中还有带翅膀的青铜飞龙。飞龙的大体形状也是以蛇为原型,只是多了双翅膀。


为什么龙身会以蛇为原型呢?

蛇是古老而神秘的动物,与人类一起走过漫长的岁月。它行动方式特别,又经常隐匿行踪,显得神秘莫测。人们对龙也赋予了游动自如的属性,这与蛇正好相符。有句诗叫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就是用灵动的龙形容人的舞姿灵活。


提到蛇身,就令人想到华夏的始祖伏羲女娲。传说他们人面蛇身。在许多地方都出土了伏羲女娲交尾图。这图上都是伏羲女娲,他们有着人的面孔,身体却是蛇,并且交缠在一起。伏羲女娲身为华夏始祖,他们的形象代表的是华夏的蛇崇拜文化。龙身以蛇为原型可能是伏羲女娲时代蛇崇拜的体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伏羲女娲组建部落联盟创造新图腾。各部落的图腾组合在一起,包括伏羲女娲的蛇图腾,变成了龙。蛇崇拜就成了龙崇拜。

龙崇拜传到华夏各地,并且加上了各地的特色。于是乎就出现了各种以蛇身为主体的各种形态的龙。它们或是龙头上的角不同,或是蛇身具体形象不同。但是龙的大体形态是一样的。

各种各样的龙广泛分布在华夏大地上,代表的是龙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