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文化经典我们要写800字的考察报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1
长江三峡考察报告

在我的记忆中,1997年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时刻,从那时起,走进波澜壮阔的长江、走进气势磅礴的三峡、走进宏伟壮观的三峡工程就成为一个期待已久的梦。

随着三峡工程三期工程的完成,水库蓄水目标向着175米走来的时刻,领导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终于有幸走进了神奇、美丽、壮观的新三峡,神奇险峻的山水风光、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雄伟壮观的三峡工程处处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在重庆朝天门顺江而下,首先体验到的是三峡工程蓄水后形成的高峡平湖给航运带来的极大便利,游船似在静水中航行,毫无颠簸之感,平平稳稳就将我们送到了三峡的起点—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豪迈一定会在每个人的心里迸发出来,而“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多少会给人一些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凉与沉郁,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散文“三峡”中写到:“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清晨,我多希望世界永远没有战争,自然永远如此宁静美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人的那种轻捷的潇洒。

告别白帝城,就进入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著称于世的长江三峡,首先是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由于三峡工程的蓄水,完全没有了水急浪高的险峻,但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削斧劈,丝毫不失“夔门天下雄”的气势。

出了瞿塘峡,经过大宁河宽谷就来到了幽深秀丽的巫峡,在巫峡的入口,由于三峡大坝蓄水的效果,我们得以轻易地乘舟参观了更加幽深秀丽的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峡中两岸群山连绵,群峰多姿,灿烂的红叶点缀其间,倒映在碧绿的江水之中,江流曲折蜿蜒,远看前面的山峰牢牢将江水锁住,到近前却又峰回路转,别有洞天,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无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重回巫峡,远眺神女峰,美丽的传说让人回味无穷。

进入西陵峡,礁石险滩早已不见,惊险万状的“鬼见愁”“鬼门关”更成为历史陈迹,只见两岸群蜂壁立,悬崖横空,支流浩荡,美不胜收。

当然随着越来越临近三峡大坝,江面越来越宽阔,雾气却更重了,这里有着郦道元所描述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雄奇,却无“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悲苦。

如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80年前勾画的拦江筑坝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一代伟人 *** 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理想已经成为现实。

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一部恢弘的史诗,三峡是这诗中精彩的诗眼,那么,三峡工程就是这诗眼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三斗坪,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由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大坝轴线总长2309米。

枢纽布置方案是:泄流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总长483米,两侧为水电站厂房,左厂房安装14台水轮发电机组,右厂房安装1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通航建筑物均位于左岸。

永久船闸为双线5级连续梯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升船机为单线1级垂直升船机,可通过1条3000吨级的客货轮;另设施工期临时通航船闸1座。

三峡大坝特点可用十八个字概括:“中间泄洪,两边发电。

大船爬楼梯,小船乘电梯。”其布局的精巧让人赞叹不已。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综合效益。

防洪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可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配合荆江蓄滞洪区的联合运用,可达到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八大水电站中最大的水电站,装机26台,总容量达182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达到847亿度,可满足半径1000公里的范围用电,对缓和华中、华东、川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单纯的人,在如此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面前显得那样渺小,在浩瀚的人文古迹中显得是如此无知,而作为一个水利人,在如此雄伟壮观的水利工程面前显得是那样地自豪,虽然因为我的专业是水文与水资源,工作是防汛抗旱,对工程的设计、施工一知半解,但我依然被眼前这伟大而精巧的工程深深震撼,为严密的工程安保措施而感慨,为工程在航运和发电方面所发挥的巨大经济效益而兴奋,为我们伟大祖国的昌盛而骄傲,为碧绿清冽的库水而欣喜。

但作为一个着重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工程对生态、水文影响和防洪调度方面更为关注的水文人,更清醒的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水利工程总是有利有弊的,工程在发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弊端也总是如影随形的,比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移民安置的浩繁、对文物古迹的损失,而对工程的长期运行来看,工程的综合调度是相当困难的,防洪与发电、航运与下游补水总是存在着诸多的矛盾。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米,枯季消落最低水位155米,相应的总库容、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分别为393亿立方米、221.5亿立方米和165亿立方米。

通过一些资料来看,工程指标的含义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有所区别,知识的更新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而因为上游汛后来水减少的影响和下游干旱用水的需求,今年三峡工程蓄水175米的目标并未实现,因此有关专家提出了工程的调度应该由 “汛期泄水、汛后蓄水”的传统调度模式转型到“汛期蓄水、汛后放水”的新型调度模式,而调度模式的转变却可能承受巨大的防洪风险,调度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因此工程的综合调度需要不断探索,我们的知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虽然许多外国专家预言中国的三峡工程将留下无穷的后患,但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水利专家的积极探索和精心工作下,我们的三峡工程管理、调度一定会探索出最和谐最辉煌的管理之路,让三峡工程成为流芳百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