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与漫画有关的时光碎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本打算在2021年底写出这篇总结。但是当时在深圳实习,扛着大于996的工作强度,情绪上的消耗十分严重。漫画连看都不太想看,更不要说写书报……哈哈。近日终于解脱,看漫画的兴致由于压抑太久而骤增,如此情况下,可总结的东西也更多了些。遂趁阴历新年结束之际,写写过去的一年里那些值得玩味的时间碎片。本文共分四个章节, 即年度推荐,年度惊喜,年度真香,以及年度遗憾 。

推荐的书并不都是2021年出版的书 。这些作品有以下三个特点:

1. 2021年看的

2. 2021年收到了正版书

3. 个人评分9及以上(满分为10)

评价如下:

宇宙是一个生命体,人类是宇宙的内脏,拥有海的星球则是子宫。这是一个有关“孕育新生”的故事,故事以一场海中诞生祭作为高潮部分,诞生出的受精卵被孕育在人体里,大海与人在此得到了连结。关于海与人的关系,作者在作品中说过,海滩对于人以及海洋生物来说,都是死亡的边界线。人和海洋生物都无法长时间存在于彼此的生存空间里,二者之间的隔阂很深。作者或许对这样的关系感到哀叹吧,在结尾处才选择用人类的身体作为容器,盛纳来自海洋的新生命。

如果让我选一部2021年度最美漫画,我一定选择这部。五十岚大介本就擅长勾勒自然,读库又对这部作品极为上心,力求以完美的方式来呈现这场视觉饕餮。丝滑的网点印刷和美到失语的彩页,都让这部作品极具收藏价值。

预警:即将来一波彩图轰炸。

在这本里,柘植义春记录了自己颠沛流离的青春少年时代。背景是二战前后,正值社会动荡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幸的个体到处都是,义春只是其中的一个。破碎的原生家庭,难以糊口的工作,一段段短命的爱情,穷困潦倒的生活…这个人的生活里几乎看不到什么积极的内容,而这些也都是拜战争所赐。义春的这一段段经历,仿佛时代的缩影,读者能通过他,以小见大地窥到那个特殊年代的混沌。

再说一下书本身。首先这本不是zz, 书内注明是有授权的。精装16k,印刷和纸也很好,胡晓江不愧为义春真爱粉。当时拿到手的时候,摩挲着布面封皮,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用心。这本只是系列的第一本,跟着陆版这套慢慢收,义春的作品也能收的差不多了,心满意足。

一色真人是一位很有灵气的老师,她的笔触透露质朴的美感。且寥寥几笔,生动的人物形态就跃然纸上。

琴之森是一色老师绘制的长篇音乐题材作品,讲述了一位天才少年阿海从落魄到举世闻名的成长经历。乍一听其实是比较俗套的故事,但是一色老师很擅长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这让阿海一路走来的不易,拥有某种直指人心的力量。

这部作品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双向救赎这种关系的刻画。阿海的老师——阿字野,是将阿海拖出泥泞的人,他一路上的陪伴,终让阿海站在了最闪耀的舞台;而阿海,则找到了顶尖的医生为阿字野疗伤,让阿字野被迫中断的职业钢琴生涯迎来了重生。他们互相给予了对方最渴望的东西,而不是通过一通说教来“救赎”彼此。这样的双向救赎,是很有说服力的。

除了优秀的心理描写,极具张力的演奏画面也是一大亮点。音乐漫画,没有音乐是先天不足,而一色真人老师擅长用意象来展示演奏场面,这多少弥补了“此处无声”的遗憾。

励志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想要不落窠臼实在不易。《琴之森》这部作品胜在足够真诚,且不是通过嘴炮来灌输鸡汤(这种真的很难画好,除非作者拥有极强的文学功底)。每个角色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替代大篇幅的说教,这大概也是这部作品为何能如此鼓舞人心的原因之一吧。

日常向作品虽然遍地都是,但大多只能博人一笑,没法在脑海中留下多少痕迹。这类作品大多下限不低但上限不高,日常的故事背景天然地就不如其他题材容易激发戏剧冲突。而《四叶妹妹》这部作品,是一部极精彩的日常向作品,它有让人手不释卷的魅力,这都归功于作者东清彦对各种生活细节的灵敏嗅觉。最终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搞笑但不喧嚣的日常类温馨小品。

这部作品于我而言最“可怕”的地方,是它极强烈的真实感。顽皮的四叶妹妹做出的很多“捣蛋事迹”,四叶妹妹与爸爸、朋友们的相处模式,总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童年,对我而言已是很遥远的一段时光,但这部作品中的一幕幕场景,蓦地将旧时光阴拉到眼前,令我觉得无比怀恋。这种“可怕”的真实感,与作者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密不可分,更与作者的抒情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刻意煽情,没有太多所谓“泪点”,所有的情感描写都是淡淡的。这不是一部会让人大喜大悲的作品,它有一种让人感怀的力量。

说起水星领航员,早年看过动画版,漫画版则迟迟未阅(我有太多作品都是只看过动画了哈哈...可能是因为我始终偏爱动态的表现形式)。2021年趁完全版再版,终于与漫画版结缘,翻阅几页便觉相见恨晚了。

水星领航员的书脊非常戳中我的审美偏好,摆柜美貌度100分。

《水星领航员》是一部太值得出完全版的作品了,随便一张彩页都很惊艳

一些黑白页也美貌度满分

在以前的书报里有写过这部作品最吸引我的点,指路 有关水星领航员的推荐语

某日看完此书的电子版,在豆瓣兴冲冲地奉上五星之后,就难以按捺想收到实体的心情。在群内“哭诉”后不久,真的有朋友帮我找到了这本。某日早晨醒来,便发现躁动私戳我,给我甩了个链接。打开一看,不就是让我日思夜想(夸张了哈哈)的《山下和美短篇集》么!感谢可爱的朋友,感谢组织的力量,我爱你们!

此书中包含五则短篇,风格迥异,看完大呼过瘾。山下老师在开篇时为读者呈现充满淡淡少女情愫的故事,在第二篇中就笔锋一转,奉上了带些嬉皮风格的中年男人追梦故事。外表看起来油腻的秃头中年大叔,也有一段不羁的摇滚青春。本以为经年累月的日常琐细已经将自己的棱角磨平,但当再与旧时同玩音乐的朋友重逢时,为何心底还是有什么力量在蠢蠢欲动?此故事读罢,蛮羡慕这个秃头大叔的。这么多年庸庸碌碌的生活,并未将他心底的那点情怀打散。

紧接着的第三篇则是一段有关都市丽人重拾自我的历程。女主在被女同事抢走男友后一蹶不振。怎料女同事居然上门拜访,不是来炫耀,而是来...开导?而且并不是带有嘲讽的开导,是真诚的劝诫,这样奇特的“修罗场”真的是第一次见呢。那女同事到底为何要专程拜访呢?这就涉及到了结尾处的一个小反转,不能剧透了哈哈。总的来说,这篇承接了第二篇热闹脱线的风格。

所以你以为接下来就会一直欢脱下去了么?并不是哦。接下来山下老师带读者来到了一座庭院,这里满载某位已故之人的情思。少年与少女,以这位已逝之人为纽带,彼此倾心。他们夜夜于庭院中,于月光下享受灵与肉的交织。虽然别离还是无可奈何地发生,但那段短暂的缠绵时光,已经刻入了灵魂。有些东西正是因为短暂,才能保有难以褪色的美。从此别过,江湖不见,为这对男女的感情反而是加上了长久的保质期。

最后一则是本书中篇幅最长的故事。它有关人在人生分歧点的选择,有关与当下窘境的和解,不过令我最记忆深刻的还是故事中爱女到过分偏执的父亲。偏执到什么地步?在他去世后,他的执念构成了一个虚拟世界,其中的一切都由这位父亲来设定。他希望由他预设的完美世界,来干预现实世界中女儿的生活,他想藉由这种途径来让女儿承认自己当初的选择是荒唐的。幸而最后由于某些原因,父亲幡然醒悟。这种控制欲极强的人物,总是让我细思恐极呢(笑)。

说完内容,接下来说一下画面。我很喜欢山下和美的线条,隽秀,飘逸又很灵动。她的线条不是死的,如同有生命力的活物。

总的来说,这本短篇集里的故事,可以称得上篇篇精彩。山下老师能把各种类型的故事拿捏的恰到好处,着实厉害。画风则见仁见智,可能有人觉得老师的画风不够精致,但我恰恰对精致华丽型画风并不是很感冒,我本人更偏好这种带着“一股野蛮生长的力量”的画风。

之前也看过一些浅野的短篇故事,基本都是颓丧风格。他的不少短篇故事会让我觉得“颓废的太过小资”,换个说法就是“45°抬头仰望天空的忧伤”,看多了有点腻。在以上的“前情提要”下,当我拿到《零落》这本书时,其实并没有抱很高的期待值。但是读完后,浅野在我心中的固有印象被打翻了,他这次“丧的很实际”。在这本书里,浅野残忍地把自己剖开,呈现了一个有些血淋淋的漫画家心路历程。

一开篇就是熟悉的颓丧味,这很浅野。

要说这本书讲了什么,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便能讲述清楚:

面对睽违已久的漫画稿纸,看起来无限辽阔,令我不禁倒抽一口气。若是十多岁时的自己,面对这片无垠宽广的漫画稿纸,或许会天真无邪地在上头尽情撒野奔走。而到了三十多岁,当我已经了解为他人接受之感动以及他人期待之痛苦时的现在,这属于我的东西,就只有疲累的身体以及少许的存款。无论是喜悦或悲伤还是作为人的生活,我全都留在漫画里头了。自己已经没有任何想画的东西。到了现在,我甚至已经想不起来,为何当初会选择...漫画家当作职业。——《零落》

这是一个有关中年危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有才能的畅销漫画家,也就是浅野自己。当他处于三十而立的人生阶段,生活中的洪水猛兽逐渐袭来。他遇到了创作的瓶颈,经营着一段并不美满的婚姻,承受着来自周围人的舆论压力——这一切都让曾经只是怀揣热爱进入业界的自己变得踯躅不前。热爱这种情感是无罪的,只是它很容易在铜臭与生计前败下阵来。

最后他又画出了畅销的作品,然而心中的困顿却仍然未解。他的能量是有限的,而他把绝大部分的热情都燃烧在了创作里,自然地,就疏忽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故事的最后,他孑然一身,前女友很早就用辛辣的言语点明了一切的成因:

直至最后,作者也没有给出问题的解。暂时找不到解,就得过且过,让生活慢慢地去给出解。如果找到了这个解,就是幸运。找不到,就继续得过且过,毕竟找不到才是常态。

这本短篇,仅仅因为一篇“Tempest (暴风雨)”,我就按捺不住想打高分的冲动。

老龄化难以逆转这一事实,将带领我们通向什么样的未来呢?浅野在该短篇中勾勒了一个高龄者逐渐被剥夺人权的社会。超过85岁,就要上缴人权卡,进入高龄者特区进行学习。等到90岁时,老人有三条路。一,选择自我了结。二,如果能通过严苛的考试,就可以获得人权重返社会。三,不能通过就会被剥夺人权,在社会中被视为老害,过着没有一点尊严的生活。

当然,人们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变得如此仇老。在法案刚提出时,认为其荒谬的不在少数。只不过在耳濡目染地熏陶下,市民也逐渐地接受了这原本被视为反人道的东西。他们很容易被操弄,如提线木偶般,跟着风气行走。

偶尔也会有反对此等风气的人出现,如我们的主角,一位90岁的老人。他在考试时故意答错题,放弃了人权,被放逐到社会中。他衣不蔽体,如行尸走肉般行走于繁华的街头,这繁华之下,堆积着老年人的尸骸。或许在现在看来,这是令人可叹可泣且匪夷所思的社会,我们在心中一定会叫嚣着“这不可能”,然而真的不可能么?故事中的人们,何曾不是如此想过呢。

可以说,这部作品的头几页,就攫住了我。

这是一部不怎么热血的体育漫画,它并不怎么聚焦于激烈的对战过程,松本大洋时常用一些细碎的分镜就将对战带过。

当然,在重要的对战发生时,作者也是很舍得笔墨的。松本大洋在控制故事节奏方面是很优秀的,详略得当的叙事让几次重要对战深入人心。他用天才级的分镜,将少年球手们运动时的体态进行了适当地夸张。当阅读时,我时常感觉他们就在我的眼前挥舞着球拍。在少年们激烈的对战,挥洒的汗水以及涌出的眼泪之间,名为青春的东西汹涌地喷薄出来,虽闪耀但并不会刺眼。

作者还将很多笔墨倾注在场外,描绘着这些因乒乓而结缘的人们之间千丝万缕的羁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双男主之间独立但不疏离的关系。他们性格截然不同,对待乒乓运动也有着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阻碍他们读懂彼此,心意相通大概就是这样。故事的最后,因乒乓球而相聚在一起的人们,选择了各式各样的道路,这是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使然。分道扬镳实在太司空见惯,一辈子中总是要面临分离,真正能相伴走过漫漫长路的人很少很少。但是至少见证过彼此的人生中的某一段绚烂,光是这样的缘分就已经弥足珍贵。即使往后不常见面,让我知道你在世界的某一隅仍过得安好,便也足够了。

松本大洋带来的这段青春物语真是透着股云淡风轻的闲散,读罢真是觉得余音绕梁。

其实还有两部我心中的满分作品,分别是《少爷的时代》和《星之子》。 但是由于书不在手边……就找时间再补写啦。

2021年,有淘到一些比较惊喜的书。它们要么是我入坑以来一直在留意的,要么是入坑后被种草的绝版。在这里再次感谢zl纸片群,我绝大部分的安利都是从这里吃到的。

我终于把京极堂漫画系列收全啦!历时两年半。可惜其他几部不在手边,搬家后来个全家福合影。

这部作品的大框架,特别像电影《银翼杀手》,能看出借鉴的痕迹。复制人想要逃出实验室见识外边的世界,又让我想到了《黑客帝国》哈哈……该作品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的作品,7.5分,值得一看。

作者鬼头莫宏,他的另一部作品《地球防卫少年》更有名些,经典的残酷青春软科幻作品。因着作者的名头,2020年的时候我尝试着阅读过《星星公主》,一卷就作罢,原因大概是有点审美疲劳。鬼头莫宏在《地球防卫少年》里就对拿孩子开涮乐此不疲,在这部里也一样。

2021年的时候,某天突然想看点刺激的作品,就又打开了《星星公主》。这可真是一部让我一边骂着“神经病啊”一边又觉得很过瘾的作品。为什么会骂“神经病”,是因为作者叙事实在太跳跃了;为什么很过瘾,因为作者激进的厌世情感实在太充沛了,以致我可以逐渐无视情节的逻辑性了。作者一定是个对自己很诚实的人,至少在画这部作品的时候是这样的。他一股脑地把自己的负面情感塞进这部作品里,从来没试图去美化什么也没试图去教育读者。可以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地画给作者自己看的作品,透着一股子神经质的浪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