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记那么多,护住这五大穴位才能防寒化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昨天,也就是10月8日又到了寒露这个节气!

我在《时令养生》课上曾提及,秋天本身就是一个过渡的季节,从处暑秋老虎到白露转凉,再到寒露而冷。

所谓寒露:就是露寒而冷,将欲凝结!

意思是说,露水到了这个时节因为气候寒冷也会凝结成霜冻。

所以,这个节气之后的养生关键自然是:收敛阳气,防寒保暖。

民间有句俗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里说的都是穿衣养生经验,但很有道理。

因为中医的角度“寒从足生”,“寒邪直中中焦脾胃”。

简单说,就是怕冷,怕吹空调,怕吃凉的,晚上睡觉脚是冷的,或者有的人白天手脚都冰凉。

当一个人体质逐渐变成“虚寒”,如果再不注意平时的祛湿,身体就更容易湿气滞留。

想象一下,冬天下雨下雪的感受。寒冷的气候很容易把水汽冻住,变成霜变成冰变成雪。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里常年也是这种气候状态又阴冷又湿哒哒的,怎么可能舒服和健康呢?

千万别让我们的体内看不见“阳光”。所谓阳,就是我们体内自身的阳气。

夏天的时候阳气是向外发散的,秋天就要开始收敛起来,冬天则要藏住,而春天才能再次生发。

所以,当身体因为各种原因感觉疲劳时,特别在秋冬季节,更要通过排寒湿和补充阳气来及时恢复体力。

而不是让身体器官在疲劳中雪上加霜,变“虚”,使寒邪、湿邪侵入体内。

收敛阳气,防寒保暖的方法很多。但有时只需要守住几个重要的关卡就能事半功倍!

比如我们人体有五大关键穴位,寒湿最容易从这5个主要通道进入身体。

它们分别在我们身体的胸、背、腰、腹、足底各一处!

从这个位置进入的寒湿,主要引起的乳腺相关的病症。

比如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这段也是肝经不通的表现。

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我自己最明显的体验,就是前年因为肩背筋膜炎去中医院做理疗热敷包后,因为多处穴位的疏通,连带原本乳腺的肿痛也完全解除了。

所以,女生爱穿低胸装的也要注意了。

一听这个穴位名字就知道,非常重要啊!其实还有肾俞穴。从名字也知道和肾相关了。

没错,从这两个穴位进入的寒湿气,影响的就是我们腰部,肾相关的病症。

比如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肾功能下降等。

其实,女性爱漂亮,露出小蛮腰,漂亮了但腰可就凉飕飕了!

有个“大”字,就说明在整个脊椎这块也是老大,很重要!

大椎穴入了寒湿气,就会引起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所以对于已经体寒体虚的人,更要注意脖子这块不要对着吹风,特别空调间,地铁上有时冷气实在太足了,那就围个围巾吧。

脖子后发凉可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我自己的感受,每次只要感觉脖子后有股冷风进入时,一定就是感冒前兆了。

也就是肚脐了。这个穴位真的很神奇,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曾受益于那根脐带。

都说小孩子的阳气最重,浑身是烫的。但即使如此,小孩子睡觉也一定要护好肚脐。

可是,现在很多爱美的姑娘们,也喜欢露脐装,美是美了,但寒湿气的暴击可不是一点点的。

从这里进入的寒湿气,很容易积存在女性的盆腔里,引起各种妇科疾病。

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

老实说,为了一时之美这个代价可真的有点大。

呃,忽然想到,女生喜欢秀身材的漂亮衣服,好像都是重灾区啊!美丽还“冻人”!

其实脚底板没有特指哪个穴位,发张图就知道了,因为足底穴位实在太多,密密麻麻,五脏六腑都对应在里面。

所以啊,不用找了,这双脚你都护住就好。

了解了这些,想要防寒化湿,那就护住这五大身体关卡吧!

进入寒露,有这4类人要注意防治老寒腿:

肥胖人群、职业用腿较多的模特、运动员、重体力者、更年期妇女、老年人、膝盖受过伤的。

但现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成为高发群体。

防治:注意保暖、康复锻炼、中医手法调理加艾灸,还有省事又方便的办法是用对药包贴。

比如我自己就家中常备这款我们圈内人自用的筋骨通医用级别冷敷贴。

很多学员会员也跟着我一起在用,自己用家人用,效果明显!

唉,二十几岁的时候不注意,工作需要又长期伏案;

所谓五劳所伤,就是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