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Curry库里:被低估(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Underrated

Stephen Curry (Golden State Warriors)

2001年夏天,我13岁,我们在田纳西参加AAU全国锦标赛。

我当时大概1米66,67,撑死了也就100磅。

我们输的很惨,我自己打的更烂。

我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个我等待了一年的机会,一个能让我证明自己的机会,但是我却没有能够把握住,而且差的很远。这给我敲了一个警钟,好像一个真相大白的时刻,唯一一个解释就是:我根本不够好。

我记得回到那个Holiday Inn酒店的房间里生闷气。我并没有恼火,也没有因为输球而发火,我只是非常的沮丧。就像是乌龟缩回了自己的壳似的。我想我当时的感觉,正是这些大型比赛总会给人带来的感觉,再加上篮球这种残酷的环境:似乎我们走上的是一条一去不复返的路。我的父亲曾经走过这条路,而且进入了NBA。但是他的儿子呢?他连一个13岁年龄组的比赛都赢不了。

所以就像我说的,我并不是恼火,而是那种涌上心头的沮丧:所以呢?只能这样了吗?我根本不够好?篮球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就完了么?

对我来说,那一刻,我的篮球梦已经结束了。

但是正是那一刻,我的父母让我坐了下来,在那个田纳西的酒店房间里面,在那里,他们跟我说了一通对我来说这辈子最最重要的一段话。

我多希望我能给你看当时那段话的稿子,因为那段话里面有太多的金句了。大意就是这样的,母亲开头说: Steph, 这些话我只会对你说一次,说完这些,你的这个篮球梦,该是什么样的就让它自然发生吧。但是我想说的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撰写你的人生。不是什么球探,不是什么锦标赛,不是那些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你做的更好的孩子们,更不是你的姓氏。这些人,这些事,都不能撰写你的故事。只有你能。所以你要好好的想一想,花点时间,然后来写你自己的故事吧,用你自己的方式。只要你记得,这个人生,这个故事,是你的。

这段话我真的从来不曾忘记。

这段话一直伴随我成长,它也一直伴随我的篮球生涯。这是我所得到的最好的建议,不管什么时候当我需要它,我都会想起我和母亲那天的对话。每一次我被冷落对待,或者被低估小看,或者甚至被不尊重的时候,我都会想到那个在酒店房间的对话,然后我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我告诉自己,没人能驾驭我的人生,除了我自己。

等一下,你现在不会是在想,这又是一个小孩被心灵鸡汤教育一番,然后马上所有事情都蒸蒸日上的童话故事吧?因为。。。

真的不是。

说真的,我当时真的太太不起眼了。

那个时候,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特别的瘦。真的,我告诉你,我实在是太瘦了,不管怎么样,我就是没有办法增加体重。我和我的堂兄弟Will,有的时候会走到家附近一个小购物中心里面的GNC店(卖保健品的商店),在店里面盯着一个又一个货架上面的那些神奇的药品。我们从来没钱买什么,只是看着。但是我猜我们当时是想要试着…...怎么说呢?试着哪怕能呼吸进一些GNC店里有魔法的灰尘?我们会在店里面待20分钟,用意念吸收着这些大罐的神秘的药粉,想着:必须…...要…...长肌肉!

然后有一天,突然一下子,真的发生了!

我们变得特别的壮。

拉倒吧,我开玩笑的。我们根本就没有变壮。除了长高了几英寸以外,我高中时候的球员资料上面基本就是:矮,瘦,得分水平一般。

你能想到接下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吧?

我记得我得到的第一个对我有兴趣的大学,是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对我有一些兴趣。

或者说是“看起来”像是有兴趣。如果你特别仔细的眯着眼睛看,他们有兴趣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我的父亲从那里毕业的,我也曾经说过自己也想要进这所学校,而且我当时终于开始有了一些比较好看的数据。

当一个弗吉尼亚理工的助理教练说他会来我们学校见我的时候?怎么说呢。。。我当时真的眯着眼睛,把刚才说的都当回事了。

我真的开始想他们有可能会想要我了。

我提议我们可以一边吃午饭一边谈话,听起来很酷?很正式对不对?我当时16岁,在一个只有360多人的小高中。所以当我们说“午饭”,那意味着“食堂”,在整个学生群体面前,所以也许不那么酷。

但是那天到来的时候,终于到了午餐时间。他们的助理教练走进来,他穿着一件大的弗吉尼亚理工的上衣,戴着一顶大的学校帽子。我们握手坐下,然后,说实话吧,我当时真的自我感觉特别良好。整个学校都在窃窃私语谈论着我和我的这个会面,整个学校都装着 “我没在看(但是绝对在偷看)”。那简直就看起来是个强强对话午餐,我当时感觉好极了。

然后他开口了:“听着Stephen, 谢谢你见我。真的很荣幸,我们想要邀请你入校之后作为后备队员入队(注:不属于提前招募作为体育特长生奖学金的运动员)

原来,弗吉尼亚理工之所以想要见我,虽然不应该说是因为我父亲“拜托”的,因为他绝对不会做那种事情,但是应该算是“看他的面子”?给一个学校传奇校友儿子一个后备队员的机会?我还得自己付学费。

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对我根本不感兴趣。

我清楚的记得我在戴维森大学整个经历是多么的令人感到谦卑。

说起来很好笑,因为现在想起来很美好。真的,如果你在读这篇文章,你一定要考虑去戴维森大学。那是一个非常棒的大学和一个同样厉害的篮球项目。但是我当初在校的时候,我只记得当时学校是多么的强调我们不只是在打顶尖的大学篮球,而是,我们是学生运动员。大写的“学生”,小写的“运动员”。我们在校的待遇是:你打球不错,但是你还是得交那篇哲学论文。我们当时还和排球队共用一个训练场地。

然后我们来说说当时“酷炫的”运动装备:每年两双球鞋,两三件球衣,还有一双护踝。真的就只有这样而已。我的最喜欢的一个记忆就是,每次我们的新球鞋运到了,那感觉就像是第二个圣诞节来临。然后那副护踝,这么说吧,在赛季最开始的时候它们还是白色的,结束的时候就不是那个色了。

但是想起来确实都是爱啊。能够在戴维森打球,在那个水平的大学联赛里面赢球,从某种意义上讲塑造了我。它让我了解到想要创造一个东西所需要的过程,一个真正的创造过程,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从你那里剥夺的记忆。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你的经历和感受。

说起来很有意思,我对我的大学生涯印象最深的记忆?你们可能都觉得是我们在16进8的时候击败威斯康辛大学,或者在8进4的时候对阵堪萨斯大学那场比赛。但是真的不是。

其实正是这两场比赛中间的一个时刻。

对阵堪萨斯大学前的那个晚上,当我吃完晚餐回来,走到走廊的拐角的时候,看到了一幕及其奇怪的景象:半个队的队员都坐在地上,还穿着训练服,拿着2007年代的厚重的电脑。这帮人当时刚刚竭尽全力打败了乔治城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我问他们:嗯你们在干嘛?

然后他们齐声说到:期中考试。

我真的没开玩笑,这绝对是真实故事。这是发生在美国大学联赛四强决赛前,一个对我们来说这辈子最重要的比赛前12小时发生的故事,这帮兄弟坐在走廊的地上写着期中考试的论文。在Word文档里面“挥汗如雨”。说真的,我从心底里热爱戴维森。

我记得Doug Gottlieb, 他当时是个很有名的篮球评论员,他说我那年有六个得分后卫比我更有上升空间。“体育中心”节目当时播放了一个他发表的推特... 我猜有人在那几年后当金州勇士开始得到一些成功的时候,又翻出了那个推特。所以那个截图现在还时不时被大家传播。

球星看台的各位,如果你们也“不小心”截图了那个推特然后发表在这,我可能不会生气的。

当然啦我是在说笑,我现在可以笑着谈论这些。但是当时?说真的... 很难表述当时这些评论让我多么的心烦意乱。所有这些人们发表的分析,所有的球探的报告之类的,当时所有的一切都聚焦在我“不能”做的事情。“体型太小”,“不能成为关键球员”,“能力非常有限”,我到今天还能够列举很多这些话。但是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虽然现如今我已经向人们展现了他们看法是错误的,现如今,还是有很多独特的球员进入NBA,展现他们特殊的才华,那些所谓的专家们还是继续着和之前一样的球探方式:聚焦这些球员的短处。

而不是试着找到他们的能力的独到之处,以及他们的上升空间。

从很久之前,我就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组织一个“被低估球员巡回训练营”(暂译为“不容小觑球员训练营”),是这样的:我们有各种的篮球训练营对吧?这些全世界,全国的篮球训练营,都非常的棒,很有特殊意义,因为很多NBA球员正是从这些训练营里面走出来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继续这些。但是对于这些训练营,我一直都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仔细想想,这些训练营,从来都是只有很小一群顶尖球员在来回参加。全都是这些4星或者5星评级的新生,他们已经是所有的球探都熟知的一群球员,但是还只是这些人在全国参加一个又一个的训练营。

我绝对没有小看这些蓝筹股的孩子们的意思,但是其他孩子们呢?那些因为某一方面不够强,而被标为2星3星级别的球员呢?我并不是说这些孩子们需要被邀请到所有的顶尖训练营(说实话,没人能)。但是如果我们现在的系统让这些孩子无法参加任何一个训练营,那我觉得就很有问题了。我认为这些热爱篮球的孩子们,是因为别人的看法和评价而阻止了他们去追求这份热爱篮球的机会。现如今的情形是,这些孩子在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前,就已经被限制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所以我的想法是这个“不容小觑球员训练营”,一个由Rakuten(日本乐天)赞助的训练营,让所有那些没有学校签约的,评分得分一般的高二,高三球员们参加。一个让那些没有被看作是顶尖球员,但是喜爱篮球并且想要提高球技的高中生们参加的训练营。提供一个能够让那些球探能看到这些球员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这些孩子身上那些所谓的弱点,也许能够成为他们的秘密武器。

更重要的是?

这是为那些不愿意让别人来撰写自己故事的球员准备的训练营。

我还逐渐注意到了一些事情。

那就是当你获得了一些成功之后,人们就觉得“被低估”这种感觉就会离你远去,当你达到了某种终极目标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是永远离你而去了。

但是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这种感觉在你脑海中,永远不会消失。

说实话,在我脑海中,这种感觉甚至根本没有减少过,比如在这些时刻中:

2010年,在我想要让那5支不选我的球队后悔他们决定的时候,

2011年,在我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远远高于作为交易筹码价值的时候,

2012年,在我努力从脚踝的伤痛和输球中恢复的时候,

2013年,在我想要证明自己值得那个人们觉得我并不值得的新合同的时候,

2014年,在我想要证明,“库里的打法不适合季后赛”的想法是错误的时候,

2015年,在我想要证明,“库里的打法不适合决赛”的想法也是错误的时候,

2016年,在我们想要打破公牛队的72胜记录的时候,

2017年,在我想要搞清楚勇士是如何在前一年3-1的时候被逆转的时候,

2018年,在我试着对抗一系列伤病,还有那只强得不能再强的火箭队,以及其他所有挑战我们的东西的时候,

甚至是2019年,对,甚至是今年,当人们试图埋葬我们现在这种历史级别的势头时,我拼命想要跳出这座“坟墓”。

在这种种时刻中,我从未失去过那“被低估”的感觉。

我心中的这根刺永远不会消失。

总之,这只会慢慢地变成我身体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17年中,关于我自己,我领悟到的其中一个最大的经验是:被低估的感觉或许只是世界强加给你的感受,但如果你知道如何去抵御它呢?

这就变成你强加给世界感受。

我越深入思考,我就越发意识到这就是——这是最重要的——今时今日我们发声的理由。这也是我建立“被低估之旅”的理由。因为我已经拥有一个训练营了……而且这非常棒。但你猜猜,谁不会得到邀请?

我。

而且,我还要告诉你——我已经在这个家伙身上发现了特别的东西。

可别忽略他。

这小子是个杀手。

感谢您的阅读
英文原版,请点击 这里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