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用暖宝宝贴肉取暖致手臂大面积烫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7

近日,福州进入“冻人”模式,御寒“神器”纷纷上线,包括电暖器、暖手宝、热水袋、暖宝宝等。但是,当暖宝宝、热水袋等使用不当时,可能变成“烫人神器”。25岁的福州女孩倩倩(化名),就因为使用暖宝宝不当,手臂被大面积烫伤。医生提醒,使用取暖物品之前,应该对该物品的温度范围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若不慎被烫伤,应立即就医。

暖宝宝贴肉取暖烫伤手臂

近日,天气越发寒冷,一贴即热的暖宝宝成了倩倩必备的“御寒神器”。她将暖宝宝直接贴在皮肤上,但没一会就感到左手上传来刺痛,揭开暖宝宝一看,手臂已经被烫出了小水泡。她赶紧前往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陈淑娇医师紧急为她做了烫伤处理。

记者在网上购物平台看到,暖宝宝的销售量非常大,有的网店竟达近百万片。陈医师表示,暖宝宝因为使用方便很受市民欢迎,但暖宝宝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其最高发热温度能达到65摄氏度左右。若把暖宝宝直接使用在皮肤上,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低温烫伤,使用时最好每隔1小时检查一下皮肤,若发现有红斑或其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要了解取暖物品温度范围

陈医师表示,长时间接触暖宝宝等“御寒神器”就如同“慢火炖肉”,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低温烫伤”。

她说,低温烫伤创面疼痛感不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往往也不大,虽然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溃烂,长时间难以愈合的情况。

“每年都有被取暖设备烫伤的案例。”陈医师建议市民使用取暖物品之前,应该对该物品的温度范围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若不慎被烫伤,应用冷水冲洗,尽量使用剪刀剪开衣物,避免弄破水泡,再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棉布覆盖伤口并固定,保持伤口清洁,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