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孙权劝学的部分在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1、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没有《孙权劝学》这一部分。

2、《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资治通鉴》中的一篇记叙文。此文是司马光根据《三国志·吕蒙传》这一史料整理改写而成。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本文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

3、《江表传》是由西晋人虞溥所著的一本图书,出于《三国志》。《江表传》是以写孙权势力为主。原书已佚,现在所能见的大抵以裴松之注所引为主,其中引用《江表传》的部分记录有:

《三国志·孙坚传》六条。前五条为孙坚疑无疑。最后一条玉玺事,或在孙皓传,但以其意推断,当为孙坚得玉玺之注,则仍在孙坚传。

《三国志·周瑜传》七条。周瑜事五,黄盖事二。

《三国志·鲁肃传》一条。周瑜事一。

《三国志·吕蒙传》两条。皆为吕蒙事等。


扩展资料:

《孙权劝学》的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白传神,以“话”塑人。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

2、侧面烘托,展示变化。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3、言简意赅,表现有力。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

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释义: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罗贯中著长篇小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表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权劝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