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踩过的坑还会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我们头脑里面明明知道:投资要做长期,不要炒短期;要保持理性,不要追涨杀跌;要客观分析、不听小道预测消息;控制仓位、不要抄底......

然而尽管知道这样那样的道理,还是做不好投资,踩过的坑,还是会踩!

为什么,无论是生活还是投资中,人们即使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还是很难通过学习和反思改变自己。

从行为心理学上讲,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人们在信息反馈阶段,出现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导致我们即使看到结果,也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致使重蹈覆辙。

01、盈利,功劳是自己的,亏损,问题是别人的

网上有个段子:三个人坐电梯从1楼到10楼。一个人原地跑步,一个在做俯卧撑,一个用头撞墙。他们都到了10楼。

有人问,你们是怎么到十楼的?

一个说,我是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俯卧撑上来的;一个说,我是用头撞墙上来的。

他们把自己能上10楼的原因,归结于自身的努力

其实这个电梯,就是国内的经济增长,他们只要坐上电梯,啥事不干,也能到10楼

这个段子的隐喻是,很多成功并不是因为某个个体有多么的出众,而是因为整个时代在带着你跑,而你只是恰好站在了正确的位置上。

行为心理学上,把这种认知叫做自我归因

归因就是追溯事情结果的原因,人们倾向于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外部原因。

在个人投资上,自我归因偏差会导致,人们看不到盈利和亏损的本质问题,将盈利归因于自身的投资能力,其实可能只是短期运气而已,而将亏损归因于外界环境,其实亏损的真实原因可能在于,买得太贵了,或者收集的信息有问题。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从投资标的本质上出发,很可能下次还会重蹈覆辙。

02、后见之明--“我早就知道”

先见之明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提前预知结果的能力!

而,后见之明,指的是当结果出现后,人们误以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的一种幻觉。

例如,你身边或许有这样的朋友,某一天他在朋友圈,晒出对某一只股票行情的预测,并附上截图中的时间,他确实提前猜对了,这难道不是先见之明吗?

未必是

他可能预测了多只股票的行情,猜了多次,只不过这一次他对了,他只把这次结果拿出来而已,其它猜错的他也没放在心上,也可能忘记了那些猜错的股票,就像买福利彩票一样,人们会记住某一次中大奖的号码,但是那些没中奖的号码,容易被淡忘。

这次新冠疫情出现之后,网上也出现了各种预言,有说3年前预言的、还有说10年前、40年前就预言了新冠病毒的。

奇怪的是,没出现之前,也没见人说这些预言,一旦新冠已经出现之后,就曝出各种神预言,这其实也是典型的“后见之明”。

后见之明,会给我们的认知上,带来一种“我早就知道的”错觉,影响我们的判断,在投资中,这种后见之明,使我们判断风险的时候,过度乐观,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03、只看自己喜欢看的消息

我一个亲戚在惠州买了房子,买了之后,心里是忐忑的,因为是一笔大的投资,不知道未来上涨空间怎样;这期间如果在抖音上刷到有人说惠州的房子不好,则心里很痛苦,担心做了错误的决定,而看到售楼处,热火朝天,大家抢着买的氛围,心里又明朗起来。

人的天性喜欢快乐、不喜欢痛苦,所以会导致我们只看好的消息,而选择性的屏蔽坏消息。

投资也是一样,很多人一旦看中了某只股票、基金,会从潜意识中只关注好消息,而屏蔽坏消息;因为好消息提供正面反馈,而坏消息输出负面反馈。

但是我们站在局外可以看清,不管我们是否关注它,好、坏信息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认知失调”会让我们忽略对立的声音。

通常人们总是关注自己想要的信息,但这并不代表是对的,可能越错越远。

在信息反馈阶段,因为存在上述认知偏差,导致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因而重蹈覆辙,踩过的坑下次还继续踩。

指数基金投资进阶

关注:路漫笔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