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每天让孩子读英语但自己看电视,不管孩子读得怎么样,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个人愚见!

我虽然是一个爸爸,但这个问题我是可以用自己的做法来回答一下的。

家庭中的父母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样重要的,如果父母掉了链子,只把教育责任推给老师和学校,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孩子。

高中阶段还好,学生们自己知道学习了。但小学和初中前两年,家长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的,到了做作业的时间,哪怕不是全程陪着,开始和结束的时候也要跟一下,看看学习状态怎样、作业写出来的效果怎样。

在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父母像没事人一样看电视,特别是玩手机,潜移默化间影响了孩子,他们会觉得哦我妈妈看电视了,看得什么呢,我也想看。我在学校学习那么累了,他们也不关心我一下,只知道自己玩手机。

所以,哪怕我们自身的文化层次不高,但仪式感还是要有的,要参与到其中去,让孩子知道我关心你,你好好学习会得到我的表扬。而不是像题目中描述的,孩子在学英语,妈妈自己在看电视,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能学好才怪!

你说的这种情况,对孩子来说肯定是不好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老师却没有做出榜样。妈妈让孩子学习的同时,她却在那里看电视,那孩子心里自然也会非常的不平衡,那么她读英语的这个效果可想而知的!

其实我觉得妈妈这时候应该把电视关掉,哪怕他不懂英语,他也可以坐在孩子旁边做自己的工作,或者看看书,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这时候妈妈也做出了榜样,我相信孩子在读书的时候肯定会更加的认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每一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孩子读书妈妈看电视,这样的分工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合理的。

至于英语读的怎么样,其实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去读了,学习了,时间会是最好的答案。

反过来说,我们不能要求孩子读英语,妈妈也跟着读英语是吧。

其实如果妈妈在旁边监督孩子读英语的话,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样会让学习变得像任务,需要监督,很枯燥无味。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孩子更早的知道。

英语的学习,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和途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是不可能把英语学习好的。

加油吧,读英语的孩子!


先说结论:孩子学习语言的优势,是成年人望尘莫及的。生活里,如果你要孩子帮你记住某件事情,路线,他大概只用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搞定,并且完全不会有记忆压力。

这种天赋不是特例,而是几乎每个孩子,在固定的年龄段,都会体现出来。然而,到了英语学习上,家长就感觉孩子的天赋消失了,为什么呢?

孩子的兴趣体现在未知上,所以他们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时不时还在家里搞点破坏活动,家长很多时候都感觉头疼,用各种手段约束他们的行为,但这就是他们学习的方式,并且非常完美的把兴趣和信心结合在了一起,这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能力提升机会啊!如果把握住了这个时机,孩子的英语学习还是困难的事情吗?

本质来说,就是因为家长觉得自己不懂,不理解,或者没有学习英语的经验,所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用没有办法的办法,告诉孩子反复读,或者直接扔给孩子一个手机,让孩子直接和机器玩耍。但实话说,方法不对是小,错过了真正的成长机会才是大问题。

人学习的黄金时间,就那么几年,年龄小的时候学东西快,可以叫做天性,年龄大了再想着重新来过,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家长的优势其实不在于知识层面,而在于身份。是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是优势的存在,因为没有人比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生活习惯,让老师来教,老师哪有家长了解,多半只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亲子关系这一层始终是跨越不了的。

重点在于,家长要“投其所好”,不要总是“讲道理”,因为说实话,你讲了他也听不懂,因为“道理”是给成年人听的,孩子也没什么 社会 经验,多半你的东西,在他听起来像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所以家长要跳出这个圈子,而以“伴学”的方式进行。多找一些英语故事,视频之类的东西,与孩子一起学习观看,并且要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

因为有了提问,就会有答案,有了答案,孩子就更容易有自己的观点,理解的也更深刻。但同时家长在平时也要做好功课,自己也要提前看,而不是又把孩子扔在一边。在英语学习中,家长的陪伴的意义要大于学习本身。比如孩子会问你单词是什么意思,你要想着怎么把这个单词解释出来,怎么样孩子才会理解。

有的家长说,这太难了,我又不是英语专业的。但是别忘记,最了解孩子的不就是家长您吗?他的生活里有太多的例子,你只要做个引申就可以了。当看的越来越多,学习的也就越来越多,时间点到了以后,孩子就会发展出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不需要家长的参与了。

另外在购物平台上面,有很多立体书,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自己能力实在不足,可以找好的老师,帮助孩子缩短学习的流程。老师水平如何,就看会不会旁征博引,而不是机械的知识讲专业名词,还是那句话,那些东西孩子听不懂,如果孩子能听懂,并且能记住,就说明这是一个好老师。所以标准简单,但实际上考验的就是老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成年人,大都喜欢刷抖音,快手等,殊不知,孩子在学习时,你也还是玩手机,给孩子的心里造成一种心里不平衡,觉得你在强迫他学习,你却在玩,凭什么呢?他会抵触你的逼迫,时间长了容易厌学。所以最好的老师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当孩子在学习时,家长陪伴学校,陪伴学习是一起读书,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觉得爸妈都在学习,我也跟着一起学习,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爱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培训孩子的学习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受益。

让孩子去学英语,自己学去一边看电视,是教育孩子的大忌。

第一,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自己能够做到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是影响孩子最深的,甚至比学校里的老师影响还大。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你会发现,四五岁的孩子都会反问你。

如果你让孩子去学习,自己去 娱乐 消遣,孩子的价值观里就会产生矛盾,为什么我要去做一些枯燥的事情,而让我做这些事的人却去一边消遣。

第二,长期下去,孩子就会产生一个自适应的心态,那就是应付任务。反正妈妈也是在 娱乐 ,那我就把任务应付完也同样去 娱乐 ,学习的效率几乎没有。因为孩子 娱乐 玩耍是天性,学习是一个逆心理过程,即便我们大人工作学习也是在抵抗这种逆心里,我们大人尚且做不到控制自己,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呢?

第三,作为孩子的学习来说,在家庭中父母就是他的老师,如果一句话甩给他,让他自己去学习,本来小孩子的学习就是从不知道知道的过程,如果没有家长的指导,他们很难能真正学到什么知识。

这样的妈妈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妈妈,只知道让孩子学习,而自己去看电视玩儿手机,当孩子学习累了的时候,只知道催孩子学习,让孩子经受学习和做作业的折磨,而自己却在那享受看电视玩手机的乐趣。这样家庭的孩子孩子会给他好好学习吗?

孩子学习是得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的,如果在一个家庭,大家都在那看书学习,孩子即使想玩儿,但一看大家都在学习,他也不好意思去玩儿了,这是一种氛围的影响。所以为孩子营造学习的氛围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要。

孩子学习要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的事,他不是为父母学的,这样孩子的学习才有主动性。但学习是一件十分辛苦劳累的事情,孩子一般都很讨厌他,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讨厌学习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他能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自愿的去学习,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效果才会好。

最不好的行为就是给孩子准备很多的学习用具,比如学习机、电脑等,认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学习支持了,学好学不好那就是孩子的事了。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就催促他学习写作业,而自己却在一旁享受去了,也不讲孩子的一点感受,这样的孩子时间长了只会感到厌学。与父母的关系也会逐渐疏远。

许多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有一个高考状元,有人问及他的家长是如何教育他学习的事时,他就告诉人们,他每天回到家,都是父亲向他请教他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就这样他一边教父亲,一边自学,才有这样的成就。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可敬的父亲,他真的是在学习吗?他是在催促孩子学习,只不过他用的方法高超而已。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父母怎么样,孩子有样学样。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自制力,也没有上进心,如果父母一直玩手机,玩 游戏 ,孩子就会跟着玩。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受益一辈子 家长少操心还能多活几年。

这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妈妈,基本是培养不出来好孩子的,除非孩子非常自律,十个天才了,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那你就首先要成为一个别人家的家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