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波周期到底靠不靠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人生就是一场康波,周期论虽然不一定百分百正确,但必有其一定道理。

康波周期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15年是衰退期;接着20年是大量再投资期,并在此期间新技术不断采用,经济快速发展,迎来繁荣期;后10年是过度建设期,过度建设的结果是5~10年的混乱期,从而导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现。

国内对康波周期最为推崇的莫过于周天王,人称“周期之王”。他与绝大多数的分析师不同,笃信周期与宿命,这也为他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他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四周期嵌套策略分析框架。

2007年,周金涛判断2008年将发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一次冲击,成功预测次贷危机,周金涛从此声名大噪。

2013年他提出房地产周期拐点,2015年之后,成功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动荡,在2015年11月预言中国经济将于2016年一季度触底。

他的一生也像一场宿命传奇,外界曾猜测,“也许是泄露了太多天机”,2016年,周金涛身故,年仅44岁。

2017年12月27日,周金涛辞世一周年之际,其生前著作《涛动周期论》发布,对于喜爱市场周期研究的朋友来说,是一部不可错过的投资宝典。

一个人的一生中所能够获得的机会,理论上来讲只有三次,如果每一个机会都没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个机会,你就能够至少是个中产阶级。

这句话的意思是:个人财富的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时间所给的机会,只看你能不能抓住。

按照经济学的经典分类,经济周期大致有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3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朱格拉周期。2个朱格拉周期构成一个库兹涅茨周期,3个库兹涅茨周期构成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在一个人60岁的人生中,其中30年参与经济生活,30年中康波给予你的财富机会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所以,人生就是一次康波,包括三次房地产周期,九次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和十八次库存周期。

我们在做人生财富规划的时候,一定知道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的大系统中运行,社会大系统给你时间机会,你就有时间机会。这个大系统没给你机会,你在这方面再努力也是没用。

周金涛在生前做出预测: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周期的万劫不复之年,60年当中的最差阶段,所以一定要控制2018、2019年的风险。第一做好保值,第二保证流动性。

保值和流动性是未来五年最核心问题。

1/.康波周期是一个50-60年的长期理论,对于短期投资来说并不适合,比如股票、证券等。

2/.康波周期仅勾勒出大的周期趋势,但在局部时间、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趋势会出现尖刺变形。

3/.经济周期、市场周期的走势是客观的,每个人出生时间、周围环境不同。认清当下经济形势,适应自身情况,不可一概而论。

4/.如今既是全球化市场,又存在大量局部经济体,相互影响,单个康波周期可能被外来因素打破,尤其一些中小国家。

5/.作为一个技术分析理论,康波周期更像一个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观察市场经济的一个角度,但并非唯一角度。

康波周期是否有效,当然有效,在当下情况下,分析中美欧等经济体时,还是十分有参考意义。

人类文明史可追溯的有几万年,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大大缩短了经济周期,使得社会发展加速前进。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唯有不断适应当前新技术形式,才能准确把握未来趋势。

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在避免前人错误的同时犯下新的错误,这是无法避免的市场悖论。如何看待未来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注意哪些突破性的新技术出现。在市场形势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规律依然有效。但当新技术不断成熟,形成颠覆式趋势时,就要重新考量原有的市场理论。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压着同样的韵脚。—马克.吐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