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骑士文学的P.S.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1. 介绍完我所知道的骑士文学后,再介绍一点我所知道的骑士风俗--骑士授予制度:青年武士在成为骑士之前,必须先经过见习期,一般是给上级领主当侍从,学习武艺、礼仪。礼仪基本是由领主夫人传授,所以“lady first”自然成为骑士第一信条。当见习骑士立下功勋,或在比武大会上夺得荣誉后(大多数是随便考一下),就可以封为骑士。受封时见习骑士跪在地上,领主或国王拔出佩剑,在受封者的左、右肩膀上各轻点一下,有的还要赏赐代表骑士身份的腰带、马刺等。在《罗德岛战记》动画结尾时佣兵王封史帕克的仪式就照此办理,只是没看见有赏赐。据说现在英国女王封爵也还是这个套路。骑士在某个宫廷受封后,就成为该宫廷的骑士,有义务为该宫廷服务,或者出外游历,参加比武、建立功勋,用自己的名声来增加宫廷的荣耀。身份更高一点的贵族的身份象征则是胸前吊着的项链一样的东西,所以在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中,在宣布两个叛徒的罪状后,先把这玩艺扯下来,然后再拉下去。
2. 西洋骑士文学的对称面是东洋武士文学,包括日本古代文学、战国文学,及诸多描写江户时代剑侠、忍者的作品,电影方面则有以黑泽明作品为代表的诸多佳作(我看完后终于明白香港古装片里不伦不类的人物造型从哪来)。其实日本动漫、游戏很多都与这些历史相关,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常会被搞得满头雾水,所以国内的相关网站已有不少,我相信我再怎么写,也超不过赤军长胜等人的水平,不如藏拙。
3. 以前在网上讨论西方有没有武侠作品的时候,曾有人举国内公映过的电影《唐璜》和《佐罗》,及D版的《王者之剑》、《终极奇兵》、《罗宾汉》(老版的)等为证,但是《唐璜》和原著差太多:唐璜虽然剑法高强,却总被女人玩弄;其它的我到现在也没看过文学原著(据说是存在的),所以就不说了。
4. 在《小侠隐记》和《洪流》中,都提到随着火器的发展,军事筑城术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名为“棱堡”的防御结构。但是这两部书都只有名词,没有解释,害我一个葫芦闷了好几年。后来到德国汉挪威,住在郊外一家小旅馆里,偶然看到一张古代汉挪威城(汉挪威王国国都)的地图,突然茅塞顿开,随即到汉挪威市政厅对着模型研究一番,终于搞懂:筑城如果筑成平直的四方型,在四个角上容易产生死角,一条边上的两个角也难于互相支援,并且矩形的周长较短,不利于防守兵力的展开,却有利于进攻方兵力的相对集中;而所谓“棱堡”,其实就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提出的造型--将四边型的角切掉,改为在角上修筑外凸的小五边型堡垒;如果城墙较长,则在城墙上分段修筑外凸的小五边型堡垒(好像分形数学上著名的Coach曲线)。这些堡垒不仅能够互相支援,或者传统点叫“互为犄角”,而且增加了城墙的实际周长,便于展开防守兵力,分散进攻兵力,拒敌于国门之外。相对的,东方如中国、韩国的“瓮城”,或者阳春一点的“霓虹门”,则有点“关门打狗”的味道。两相比较,一个外放,一个内敛,也很有意思。
5. 我感觉北欧神话和维京武士真的是被人遗忘了,相关的电影到现在也才看了一部《The 13th Warrior》(中译“终极奇兵”),不知哪位高人能指点一下还有没有其它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