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励勤和马琳,谁更厉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国乒不同阶段总会有不用的领军人物带领队伍扛起大旗所向披靡的征战在世界乒坛之上,从刘国梁孔令辉的“双子星”到如今马龙张继科的“科龙大战”,大家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乒健儿们拼搏在赛场上,为中国乒乓球队占领一座又一座山峰。

而“二王一马”这一时代可谓引领了一代球迷们关于乒乓球的最初记忆。如果说王皓稍微小一点,那么马龙和王励勤算得上是他们那一阶段相杀相克的绝对对手。马琳从1998年当上国家队主力开始就展开了他跟王励勤之间的竞争,马琳曾说他们两人大概从1996起,两个人就“扛”上了。“我和王励勤差不多时间进入国家一队,磨练了大概一两年,在国际赛场上得到一些锻炼后,一步步开始竞争起来。最开始是我们和刘国正一起竞争,到2004年的时候,王皓冲击上来,到现在,我们三个的混战也快10年了。”对于马琳这位对手,王励勤每每提及时同样感慨颇深,2005年和2007年世乒赛上,都是王励勤将马琳斩落马下,特别是在2007年男单决赛场上,王励勤更是在1:3落后情况下成功逆转取胜,但是有时候赢球并非就是好事,比如王励勤的胜利就给他之后的奥运征程埋下了不小的隐患,王励勤谈及这段时间的状态曾坦言,因为感觉自己赢了,所以就没再把刘指导以及教练提出的问题完全落实下去,接受采访时,王励勤表示马琳是他最大的对手,他们也是很好的兄弟。

只能说,此消彼长,各有千秋;

首先,共同点:都是一代乒乓名将,国家男队跨世纪时期的核心选手,更是取得世界冠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从而为国家赢得了无上的荣誉,蜚声体坛,名标海内;其二,不同点:性格迥异,王励勤内向,不善言辞,只知埋头苦练,在赛场的临机变化差,当时极大制约了他的成长,为此男队的蔡指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心将"大力"的缺憾不足加以调教纠正,而他也逐步正视了自身,使球艺日臻完善,厚积薄发,终于锻造成当时技术心理"双过硬"的"世界横板第一正手";而马琳则天生开朗,头脑灵活,19岁就取得世乒赛的男单亚军,还和张莹莹一起摘得混双金牌;20岁获世界杯单打冠军,少年成名;在横板林立的国内外赛场,加之多次修改规则,器材,使直板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他丝毫也不畏缩,凭着肯钻研,不自满,永执着的顽强意志力,赛场下苦心孤诣,挥汗如雨,赛场上斗志顽强,战术多变,在恩师吴敬平的呵护栽培下,"小马哥"的直板技术逐渐达到炉火纯青非常之高的境界,可以说"玩"到了极致,令对手"吃尽苦头","望而生畏";

其三,从技战术上看,王励勤是正手低抛发球,反手摆短过渡,为转入正手进攻创造绝佳的机会,其中远台对拉弧圈球的实力超强;马琳是正手的低抛高抛转与不转配合侧旋发球,反手推,切,挤,吸和快挑,横打招数颇多,推陈出新,正手爆冲转两条斜线和两条直线的连续性强力拉球,给其他选手尤其是外国运动员以极大的威胁,无愧一流高手;由此看出,"二王一马"时代无疑是一段不朽的乒乓传奇,马琳,王励勤和王皓这三位我国乒乓球的"骁将""龙争虎斗"相互抗衡,为亿万球迷奉献了无数场非常经典的比赛,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体坛最耀眼的明星和永恒的英雄!

以上仅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琳VS王励勤   我的底板是YEO,正手天极2, 是不是应该多看看马琳的技术动作呢! 马琳打球准备动作太多,跟个娘们一样 ,擦汗抹桌子转拍子……禁止拍砖。不过对于直板来说技术还是有很多我们学习的地方。   王励勤这场比赛用的备拍,应该会有影响……这就是 侧身一板过。

侧身一板过

侧身

侧切

推推推

精彩回合

精彩回合

   马琳的横打一般是主动发力的时候用,在对他反手位时还是以借力推挡为主。

  乒乓网 白开水

从打法来看,王励勤是克制马琳的,这是两人技术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王励勤超强的正手能够对马琳形成足够强的压制力,抑制马琳灵活多变特点的发挥。其次,王励勤身高臂长控制范围大,技术极为扎实,对马琳的刁钻球风免疫力较强,一旦进入正手进攻的节奏,马琳很难招架。

从交手记录来看,两人不分伯仲,据说是马琳领先略胜一局(数据不详,清楚的球友请告知)。 这两个人比赛思路相当简单,就是 马琳在极尽所能耍花招,王励勤力求化繁为简。 马琳赢球一般就是爆冲或者挑打,王励勤则是坚决地压左调右,用劈长来简化比赛,降低马琳的上手质量,伺机使出无敌正手。并且王励勤护台面积大,质量稍逊的爆冲大概率可以防住,所以两个人的比赛很多时候是体力的比拼:马琳在全力跑动,试图侧身使用正手。

这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情况,马琳在比赛较少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上可以赢王励勤,但在比赛较多体能消耗较大的世乒赛上三次负于王励勤。我们也可以看到职业生涯中王励勤拿了三个世乒赛冠军而没有世界杯冠军,马琳拿了四个世界杯冠军而没有世乒赛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马琳三次世锦赛男单亚军,两次都是败给了王励勤。 1999年19岁的马琳连续战胜萨姆索诺夫、金泽洙和瓦尔德内尔闯入决赛,最终决胜局以两分之差输给了鼎盛时期的刘国梁,在这之后马琳在2005年和2007年再次闯入决赛,却均输给了王励勤。其中2007年世乒赛马琳曾一度大比分3-1领先,第五局7-2领先,还是被王励勤绝地反击4-3逆转夺冠。

当然是马琳!权威杂志上一篇文章说过,马琳是一百年来最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在他的运动生涯中,经历了各种变革,25分改11分、小球改大球,球材料改变、无机胶水等等等等。可他总是很快就适应新的变革,始终处于超一流水平。他把直板水平打到了极致!二王一马时代是水平最高的时代,可都没有拿到大满贯,和那个时期乒乓球规则频繁变换有极大关系!

王励勤与马琳,是国乒2000年-2010年期间的领军人物。


王励勤,右手横板,两面反胶,正手弧圈球力量大,旋转强,称为“王大力”。

马琳,右手直板,两面反胶,直板横打运用熟练,正手杀伤力大,发球好,大赛经验丰富,有“拼命三郎”之称。


王励勤三次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创造了一段传奇。

职业生涯里夺冠无数,正手弧圈的巨大威力,是各国运动员较为畏惧的主要得分手段。

马琳,多次获得世界杯男单冠军,被戏称“世界杯先生”。2008北京奥运会,男单决赛击败王皓,夺得奥运金牌。


王励勤,马琳,王皓,在2000年后,并称“二王一马”。

如果说王励勤和马琳谁厉害,以战绩来看,王励勤略胜一筹。


2005世乒赛男单,马琳与王励勤会师决赛。

马琳开场气势很胜,发挥异常出色,在领先的大好局面下,遭到王励勤强力反击。王励勤发挥了横板两面拉的优势,两人远台对拉多板,王励勤的力量大,起到了关键作用。

王励勤逆转夺冠,马琳大好局面未能把握,赛后马琳感慨“世乒赛冠军不姓马”。

马琳在99年世乒赛男单决赛负于刘国梁,成就了刘国梁的大满贯,又负于王励勤,世乒赛始终是马琳的伤心之处。

马琳最辉煌的成绩,是2008北京奥运会。面对第二次进入奥运决赛的王皓,马琳头脑灵活,落点刁钻,发挥了直板的前三板优势。

在发球接发球,台内控制上,优于王皓。对打相持王皓略占上风,马琳主要是打落点和空挡,以巧取胜。

最终马琳奥运夺冠,职业生涯只差一个世乒赛的冠军。

在马龙张继科许昕迅速成长后,王励勤,马琳,王皓逐渐隐退,最终退役。国乒迎来了“科龙时期”,以及现在的龙蟒胖三人鼎盛的辉煌。

关于王励勤马琳王皓,我曾做过一个国乒最悲情三人的视频,喜欢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主页观看。

精彩乒乓球,关注: 体育 生活不分离

马琳和王励勤是天生的对手,一辈子的朋友。

从出道到退役两个人争斗了十几年,也共同代表国家队征战世界。

说谁更厉害,我觉得他们俩都是世界顶尖选手,没有谁更厉害一说,只是在技术上各有特点,马琳在前三板小球上更胜一筹,在下旋转上旋上也是世界顶尖。王励勤在正手综合实力上绝对的世界顶尖,正手的质量无出其右,就是一个字:牛。

两个人在世界比赛中相遇了很多次,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对决,可能最出名的就是2007年世乒赛,马琳3:1领先被王励勤翻盘。在世乒赛的战场上两人共交手三次,分别在2005年上海世乒赛决赛、2007年世乒赛决赛和2009年横滨世乒赛半决赛,最后都是王励勤获得的胜利,但在世界杯上两人也交手数次,但都是马琳获得胜利。在奥运会上马琳扳回一局,在08年奥运会上马琳战胜王励勤并最终获得冠军 。

这就是对手,高手如果无对手就会太寂寞。

马琳一,王皓二,王大力三,马前三板,百年之内难有此才者,王大力的的铜墙铁壁现马龙身上似,王是直板横打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弥补直板的不足。

马琳厉害 ,马琳拿了18个世界冠军,三个奥运会冠军,四个世界杯冠军,虽然王励勤拿了3次世乒赛冠军,但是相对于奥运会还是不行

马琳夺冠应该比王多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