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方言对传播中国文化有什么积极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7

“方言是落后的,我对乡音的认同度和使用频率不高。”

“方言逐渐被普通话同化,家乡的小孩都不会说方言了,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情。”

“方言的词汇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新事物,被取代是必然的。”

“说普通话是中国认同,说方言是家乡认同,方言在文化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习惯上,我们把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为七大区域——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今天回村,在村里的一个犄角旮旯里突然发现了多年前的标语:“学普通话,做文明人”。我是个人文地理本科生,仔细回味这句话——难道说普通话成了文明人的必要条件了吗?

我首先声明,我否认“普通话入侵方言”这类说法,这件事情没有对错,地方语言会被强势语言引导改变,这非常正常。

听一个在南方朋友说(本人是北方人),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如果小孩满嘴土话,是要被教导主任叫去批评的。


我是一个北方人,只要是在学校,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会用普通话交流。如今我三十五岁,我和爱人在家里也是说普通话的。

所以,每当带孩子回老家或者孩子姥姥家,孩子基本上是听不懂老人的土话是什么意思。

我现在有意说一些土话给孩子听,可能是我的人文专业知识影响吧,一想到凝结了一个地区古老文化遗存的方言就要在我的下一代——10后这代人中消失,我的心痛。

国家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我们都能想得到:中国地大物博,十里不同音,有些地方的方言十分难懂(比如温州话,还做过抗战时期的沟通方言,自带加密效果,就算被截获,不是温州人也绝对听不懂。)

推广一种全国普遍使用的普通话,便于各地之间交流,也有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

但语言不只是为了沟通,方言是我们与家乡的一种血脉联系。学普通话是国家认同,学方言是家乡认同,这两者并不冲突。但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就说那么多话,方言和普通话总是此消彼长的。普通话说得多了,方言慢慢地被遗忘了。


我渴望能有一个折中的办法,能保留住方言的差异性。在这个地球村的年代,我们的世界已经够趋同了——每个地方有差不多的小吃街,差不多的楼房,差不多打扮的姑娘和小伙……

推普并没有错,保护方言更没错,只是没人去做,也不让去推而已,还会说方言的朋友还是需要多一份坚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