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爆胎原因及正确的处置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5

关于汽车爆胎原因及正确的处置方法

所谓爆胎,是指轮胎在极短的时间(一般少于0.1 s)因破裂突然失去气压的情况。在这瞬间车辆会失去控制,从而可能导致车辆失控等悲剧。在实际的用车过程中,真正体验过爆胎事故的车主并不多,当然,相信也不会有人愿意为了增加一次难忘的回忆而把自己当作试验品,这种代价太大了。防患始于未然,在平时的用车过程中要对轮胎勤加养护。如果不幸发生爆胎,您也大可不必惊慌,掌握必要的应对技巧,就可能转危为安。

高温导致爆胎

胎压过高是导致汽车爆胎的主要原因。轮胎温度升高时,橡胶容易发生软化,充气轮胎内部的气体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发生膨胀,此时容易发生爆胎。因此,在长时间行车时,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发现轮胎温度过高,应该有意识地停车,等轮胎充分散热后,再继续行驶。

疾驶导致爆胎

开快车并非发生爆胎的直接原因,但是车辆高速行驶却容易引起轮胎温度上升、轮胎气压增高等可能导致爆胎的间接情况发生,疾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爆胎,驾驶员的第一反应多是采取紧急制动减速,可是这样一来,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车轮抱死、转向失灵、轮胎断裂飞出等。

气压不符导致爆胎

轮胎充气压力是决定轮胎使用寿命和工作状态好坏的主要因素。气压过低时,胎体变形增大,造成内应力增加,并过度生热升温,加速橡胶老化和帘线疲劳,导致帘线折断、松散和帘布脱层;轮胎气压过高时,帘线过度拉伸,轮胎刚性增加,动载荷增大,易产生胎冠爆裂。因此,使用中必须严格按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前后轮标准气压进行充气。

超载导致爆胎

很多超载导致爆胎的事故完全是由于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引起的。许多驾驶员为了图一时便利,经常超负荷载人载物,致使车身受压下沉,在这种情况下,轮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每条汽车轮胎都有标准的设计载荷,超载后车身压迫轮胎,轮胎内部的结构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严重时会使轮胎受压迫变形,容易发生爆胎。

路况不佳导致爆胎

这个和我们鞋子磨损的道理是一样的。同一双鞋子,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走当然要比在平坦路面走磨损得快。而且在高速行驶时,轮胎很容易被路上的尖锐物体撞击而导致爆胎。

外伤导致爆胎

多数车主恐怕都有过驾车过程中车轮挤蹭马路牙子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不会引起车主的重视。实际上,根据轮胎的结构特点,与地面垂直的胎侧处橡胶最薄,而且部分轮胎的胎侧橡胶内没有金属线或者织物线来增加强度,经过挤蹭后很容易造成胎侧裂纹,导致爆胎。除此之外,轮胎被尖锐的东西扎破后会导致漏气,如果不及时处理,继续行驶也容易发生爆胎。

爆胎的处置方法

前轮爆胎的处置办法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前轮发生爆胎,驾驶员千万不要惊慌,需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双手紧握方向盘,尽可能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对汽车进行制动时,切记不要把制动踏板踩死,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有节奏地“点刹”,这样可以避免车轮抱死。尽量减速的同时,还要保证汽车沿直线行驶。如果汽车无法按原方向行驶,千万不要使用驻车制动减速,这样很可能造成车轮抱死加重,严重时会导致汽车原地打转或翻车。

后轮爆胎处置办法

一般来说,后轮爆胎后车辆会呈现一种不稳定状态,产生一股轻微的力量,使车辆倾向爆胎的那一侧,此时驾驶员应在控制好车辆行驶方向的同时收油减挡制动让车辆缓慢停下。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下,与前轮爆胎不一样的是,由于后轮不具有导向功能,而且一般车辆的后轮承载质量相对不高,因此,后轮爆胎并没有前轮爆胎那么危险,只需握稳方向盘缓慢减速停车即可。

汽车爆胎停稳后,驾驶员应在汽车后方50~100 m处放置警示标志,检查车辆无其他故障后可以更换备胎继续行驶。如果汽车损伤较大,人员应撤离到安全地点后,报警或拨打救援电话等待救援。

如何预防车辆爆胎

爆胎与疲劳驾车、超速行驶并列为中国道路交通的3大杀手。因此,仅仅掌握遇到爆胎时的处置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普及规避爆胎风险的技能,才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行前检查

首先,需要养成行前检查车辆的习惯,查看轮胎是否有亏气、鼓包、扎钉、割伤等情况发生。除此之外,还需确保车辆四周没有锐利的物品。

定期养护轮胎

定期养护轮胎也能起到消除隐患的作用。首先,要定期清除夹在花纹沟槽中的异物,以防造成轮胎损伤、鼓包、裂口或非正常磨损等问题,如果发现轮胎有损伤,应及时修补或更换,驱动轮轮胎一旦修补过应及时调整到从动轮使用,确保没有任何隐患。

其次,车主可以购买一个胎压计,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检查一下胎压,如发现胎压不足,应及时去4S店查找漏气的原因并修复,需要注意的是,若想测得准确胎压,请务必在冷车状态下进行测量。

再有便是定期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检查,如发现定位不良,要及时校正,否则会造成轮胎不规则磨损,影响轮胎寿命。

最后,轮胎要根据磨损情况及时更换,轿车轮胎在花纹深度1.6 mm处都有磨损极限值的标记,当磨损达到这个地方后,就应该及时更换新的轮胎。

胎压监控系统

现在很多车型都配备有胎压监控系统,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胎压进行实时监测,一旦轮胎漏气或气压较低便会立即报警,这个时候车主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靠边停车检查,必要时到4S店进行处理。对于没有配备胎压监控系统的车辆,也可以到正规的维修店进行加装,以保障行车安全。

养成良好驾驶习惯、控制车速

除了行前检查和定期养护轮胎,防止爆胎其实并没有什么独门秘籍,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才是正解。在长途、高速行驶中,应尽量避免急加速和紧急制动,因为这些举动会使胎内“容量”变小,加剧轮胎的磨损和增加瞬间压力,从而引发爆胎。此外,还应杜绝超载、超速。超载会增加轮胎的负担,超速也会导致轮胎的变形频率和轮胎的滑转率过高,使轮胎的磨损率成倍增加,加快了轮胎的机械损伤和热损伤,极易引发爆胎。因此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很重要。

有关爆胎的流言蜚语网络上流传着很多避免爆胎的方法,有说降低胎压可防爆胎,也有说充氮气可防爆胎,那么这些方法究竟靠不靠谱呢?

充氮气能防止爆胎

充氮气被很多人认为是防爆胎的一个“好”方法。因为氮气是惰性气体,分子自由行程比氧气大,在橡胶内的渗透率低。因此,轮胎气压下降速率大幅度降低。同时,氮气在温度变化时体积膨胀远比含有水分的空气低,从而降低了爆胎几率。但有实验表明,氮气的这些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为轮胎充氮气来预防爆胎的方法并不保险。

降低轮胎气压能防止爆胎

受到热胀冷缩原理的影响,很多人喜欢在夏季将胎压放低一些以防爆胎,这种看似很有道理的方法,其实会适得其反。因为轮胎在亏气状态下行驶,会使轮胎侧壁发生变形,时间长了,轮胎内部就会堆积大量热量,而热量最终会导致轮胎内部气压发生变化,从而引发爆胎。所以,降胎压不靠谱!

往高温车胎上洒水可以防止爆胎

高温天气行车,很多人会有往轮胎上洒水降温的习惯,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虽然高速、长途行驶一段时间后,轮胎会很烫,但如果此时往轮胎上泼冷水,巨大的温差很容易导致轮胎变形或产生裂纹,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高速行驶两个小时后,停车让轮胎自然降温。

“防爆轮胎”可以防爆

防爆轮胎又叫“低压续行轮胎”。与普通轮胎发生爆胎时会迅速漏气瘪掉不同,它在遇到爆胎、漏气后,由于受到厚厚胎壁的强有力支撑,不会在短时间内瘪掉,从而保证车辆行驶安全。但防爆轮胎漏气后只能以低于80 km/h的速度行驶约100 km左右,以保证车主能够将车开至最近的维修点进行处理。由此可见,安装有防爆轮胎的汽车,并不能避免爆胎,而是能够在发生爆胎时保持车身稳定,提升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