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知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30
 淮海战役国民党军序列
主要将领
总司令:刘峙
副总司令:杜聿明、孙震、刘汝明、冯治安、韩德勤、李延年
参谋长:李树正
副参谋长:章毓金
前进指挥部(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孙元良、赵家骧
参谋长:舒适存
副参谋长:文强、刘伯中、吴宝云
第二兵团
(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适存、谭辅烈、王长海、高吉人
参谋长:李汉萍
副参谋长:董熙
下辖:
第五军(熊笑三)
第45师(郭吉谦、崔贤文)
第46师(黄宗颜、陈辅汗、郭方萍)
第200师(周朗)
第七十军(高吉人、邓军林)
第32师(龚时英)
第96师(邓军林、刘志道)
第139师(唐化南)
第七十二军(余锦源)
第34师(陈渔浦)
第122师(熊顺义)
第233师(李芝、徐华)
第七十四军(邱维达)
第51师(王梦庚)
第57师(冯寄异)
第58师(王奎昌)
第十二军(舒荣)
第112师(余一凡)
第238师(徐有成)
第一百一十六军(谭心)
第287师(李芝)
第288师(陈元良)
独立旅(新44师)(王屏南、耿文哲)
骑兵旅(陈陶、张荣甲)
备注
一、黄宗颜原为暂编14师师长,拨归邱清泉指挥,邱将其与第46师合并,取消暂编师番号,将黄调为第五军副军长。
二、第七十军第96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编为快速纵队,师长邓军林兼任纵队司令,周志道为副司令。
三、第181师米文和部是刘汝明系统曹福林第五十五军建制,临时归邱清泉指挥,在马牧集牛王崮附近被歼。
四、济南战役开始时,第七十四军奉命空运济南增援,1948年9月19日济南机场被解放军炮火控制,仅运去第57师7个连,运去部分在济南战役中被歼灭。
五、第122师原为第十六兵团第四十一军建制,第十六兵团单独突围被歼灭后,收容残部编成第122师。
六、第十二军第238师驻灵璧地区整训,在解放军攻占灵璧时被歼灭。
七、第一百一十六军是在包围圈内编成,实际上是一个空番号,余锦源计划以第七十二、第一百一十六军编成一个新兵团,第一百一十六军人员均由第七十二军抽调,未编好即被歼灭。
第六兵团
(增援黄维的部队)
司令:李延年
参谋长:梁栋新
下辖:
第三十九军(王伯勋)
第103师(曾元三)
第147师(张家宝)
第五十四军(阙汉骞)
第8师(周文韬、施有仁)
第198师(张纯)
第291师(廖定藩)
第九十六军(于兆龙)
第141师(甫绍武)
第282
第2个回答  2020-11-30
迷萌乐
迷萌乐
09月12日 · 历史领域创作者
众所周知,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著名的战役之一。那么,关于这场战役的主要指挥员是谁的问题,过去一般都认为,淮海战役是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指挥下进行的,而淮海战役的总前委机构总共有五个人,排名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政,其中邓小平是前委书记,刘伯承、陈毅、等人是常委。

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是谁?是粟裕将军指挥了淮海战役吗?
然而,在淮海战役开战之前,有一个重要的人事调动,就是把陈毅从华野调到了中野。其实,中野原本就有刘伯承和邓小平,按道理来讲,中野的领导力量并不薄弱,而当时华野差不多有40万大军,而中野只有15万人,并且华野的部队和装备都远远大于中野,为什么没有加强华野的领导力量,反而还要把陈毅调到中野呢?

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是谁?是粟裕将军指挥了淮海战役吗?
这样的话,总前委的五位委员中,就有三位常委在中野了,其成员结构好像不大合理。关于谁来指挥淮海战役,中央在用人上,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了,心目中的统帅是粟裕,但又不好实行,论资格,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的官职和资历,都远远在粟裕之上,如果强行任命,双方都不好处理,怎么办呢?

事实上,粟裕也是两次拒绝了华野司令员和政委的职务,所以中央最后成立了一个淮海战役总前委这样一个机构,以便于统一协调行动,实际上,就是把陈毅调到总前委这个所谓的最高领导机构去,让粟裕独掌华野这个绝对主力大部队,以便粟裕不受羁绊,大显军事才能,这也就出现了陈毅人在中野,但是他还兼任着华野司令员和政委的奇特现象。

淮海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是谁?是粟裕将军指挥了淮海战役吗?
然而,在这个时候,华野真正的指挥权,其实是在代理司令员和代理政委粟裕手里,这样的人事安排,足以显示了毛泽东的大智慧。在淮海战役中,中央发给淮海总前委的每一封电报,同时也都发给了华野粟裕那儿。要知道,淮海总前委和华野粟裕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是中央给淮海总前委指示,然后再由前委传达命令给华野粟裕,从这个角度来看,淮海总前委这个机构,实际上并没有指挥华野,而是中央直接指挥华野。另外,中央给华野粟裕的电报,毛主席还特别指示“不用事事请示,可以自行决断”,这等于是给了粟裕先斩后奏的权利,这在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这也充分显示了中央对粟裕的高度信任,以及对他指挥能力的肯定。
第3个回答  2020-11-30
毛主席是淮海战役全局的总指挥没有错,总前委也有指挥,但军事上的实际指挥是刘伯承,粟裕,淮海战役的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围歼黄百韬兵团是华野提前两天(比原计划)发动的,总前委在战役发起后才成立,对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的部署展开,战役的发起并无实质的指挥,只有毛主席是全局的指挥者,这是无疑的!

第二阶段是围歼黄维兵团,刘邓中原野战军围住黄兵团是主要的,但吃掉黄维兵团则由于挺近大别山的行动,重装备损失,人员损失是十分严重的,解决战斗是困难的,好在廖运周假借突围的战场起义,从黄兵团带了不少武器,加上华野陈士渠带三个纵队,在刘帅和总前委发起对黄维兵团的总攻令下,消灭了黄维兵团。

第三阶段是华野粟裕准确判断杜聿明集团从徐州的撤退方向调集11个纵队追击围住,总前委和军委都没有准确做出杜聿明集团的逃跑方向路线,因此,前线指挥的粟裕是发挥主要作用的,一是判断杜聿明撤退路线方向正确,而是追击有力


。因此,也是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是立头功的!淮海战役的指挥只有毛主席是全局的战略指挥者,总前委发挥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阶段性的。粟裕的指挥相对影响最大,指挥了两个阶段的战役,影响协助了第二阶段的战役。这是历史的真相。军迷们一直都在争论。总前委书记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也没错!是不是指挥了三个阶段值得商榷。当事人粟裕在回忆录里回避淮海战役的指挥问题也是有其考虑的……
第4个回答  2020-11-30
谁是淮海战役的指挥者

毛主席是淮海战役全局的总指挥没有错,总前委也有指挥,但军事上的实际指挥是刘伯承,粟裕,淮海战役的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围歼黄百韬兵团是华野提前两天(比原计划)发动的,总前委在战役发起后才成立,对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的部署展开,战役的发起并无实质的指挥,只有毛主席是全局的指挥者,这是无疑的!

第二阶段是围歼黄维兵团,刘邓中原野战军围住黄兵团是主要的,但吃掉黄维兵团则由于挺近大别山的行动,重装备损失,人员损失是十分严重的,解决战斗是困难的,好在廖运周假借突围的战场起义,从黄兵团带了不少武器,加上华野陈士渠带三个纵队,在刘帅和总前委发起对黄维兵团的总攻令下,消灭了黄维兵团。

第三阶段是华野粟裕准确判断杜聿明集团从徐州的撤退方向调集11个纵队追击围住,总前委和军委都没有准确做出杜聿明集团的逃跑方向路线,因此,前线指挥的粟裕是发挥主要作用的,一是判断杜聿明撤退路线方向正确,而是追击有力

。因此,也是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是立头功的!淮海战役的指挥只有毛主席是全局的战略指挥者,总前委发挥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阶段性的。粟裕的指挥相对影响最大,指挥了两个阶段的战役,影响协助了第二阶段的战役。这是历史的真相。军迷们一直都在争论。总前委书记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也没错!是不是指挥了三个阶段值得商榷。当事人粟裕在回忆录里回避淮海战役的指挥问题也是有其考虑的
第5个回答  2020-11-30
在伟大的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歼敌55.5万余敌,敌损失128位将军,其中敌司令和军长死伤十几个,那么,与之对阵的解放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又是哪一级的呢?



出人意外的是,只是两位团级干部——中原野战军一纵2旅4团的团长晋士林和政委郑鲁。

1948年11月,中野一纵歼灭敌181师后,没来得及补充和休整,就接到总前委命令:在两天内赶到蒙城、板桥、唐集,凭涡河、淝河组织防御,正面狙击黄维兵团,争取3天时间,掩护野战军主力集结和展开。

十大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
京东
¥ 60.80
去购买

16日中午,一纵主力进到蒙城、板桥地区。2旅为一线防御;1旅为二线防御。



18日黄昏,敌黄维十二兵团先头第18军赶到了蒙城,一部在炮火支援下向设伏在徐家、候家的一纵2旅8团阵地发起进攻,连攻4次,均未能得逞。强攻不成,其118师便从右翼迁回,三个营涉过涡河,向黄家、陈家攻击。

黄家、陈家原为2旅侦察连和特务连防守。负责指挥的旅部某股长侦察地形未回,连队尚未进入阵地,该地仅有8团一个侦察排,抵抗不住敌3个营的猛攻,陈家、黄家即被敌人攻破。

2旅旅长戴润生当即下令4团组织反击,夺回陈家、黄家阵地。

毛泽东与红色卫队(套装上下册)
京东
¥ 83.30
去购买



4团团长为晋士林,政委为郑鲁。他们以3营由村的东北方,2营由村的正北方发动攻击。但是,敌军早有准备,修筑好了工事。4团几次冲击受挫,形势极其不利。

接着,3营长被敌炮弹击中负重伤,不能指挥战斗。团长晋士林急红了眼,立即带上通信员、司号员去进村指挥作战。谁知,他们刚到突破口,就遭到敌人强大袭击,晋士林中弹牺牲。

官兵没了团长,失去了统一指挥。这时,一作战参谋主动站了出来,担起了指挥之责。



在他的指挥下,官兵与敌军逐院逐层进行争夺,终于攻下了村子北半部,并封锁了村内的主要通道,俘敌400余人。

敌18军为国军王牌,竟在4团一参谋指挥下被击败,400多人当了俘虏!敌将不甘失败,马上就开始反扑。

大炮的炮弹一起向黄家阵地倾泻。4团湮没在炮火之中,阵地上烈火滚滚,伤亡越来越大。战士们没一个人退缩。拂晓时分,团政委郑鲁进村,统一指挥作战。敌18军也派兵增援,加紧进攻。黎明前的黑暗被猛烈的火光冲淡,全村如同白昼一般。4团在极其不利的危情下坚持战斗。最后,政委郑鲁也光荣牺牲。黄家被敌军突破。

这是中野与黄维较量的第一个回合,打了两天两夜,黄家被夷为了平地,解放军在攻守中牺牲了两个团级将领。不料,他们竟是解放军在整个淮海战役牺牲的最高将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