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效应下的产业转移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4
中国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纵贯北京到深圳的京深高铁年底将全线通车。

  “这意味着珠三角、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几大经济带将形成一个"蜘蛛网"似的经济网络,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8月6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广东省社科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高级经济师叶嘉国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随着京深高铁等一大批时速250公里以上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中国几个主要的经济带有望迎来“高铁时代”。

  9小时的高铁纵贯线

  京深高铁全长2439公里,从南到北途经深圳、广州、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北京等主要城市。

  这条中国最长的南北高铁纵贯线,由京深北段与先期开通运营的武广、广深高铁相连而成,预计今年年底全线通车。届时,从深圳到北京只需9小时左右,比既有京深老线运行时间缩短15个小时。

  郑州铁路局总工程师赵超峰介绍,这条线的设计时速350公里,将来运营速度可能还要降10%,每小时300-310公里。运行开通后,石家庄到郑州的行车时间将由目前的3至5个小时缩短到1个多小时;石家庄到武汉的行车时间,将由目前的6至9个小时缩短到3个多小时。

  京深北段方面,8月4日起,郑州到安阳段已开始达速试验。

  铁道部表示,除郑州到安阳段外,整个京深高铁北段,北京经石家庄、郑州到武汉1000多公里的高速铁路,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带电联调联试。

  武汉铁路局科委办公室主任付石林介绍,郑州至武汉段高铁已经经历过试车,一切顺利的话,这一段在9月份具备先期开通的条件。

  助力中部崛起

  “这条高铁线意义重大。”陈耀说,京深高铁承接着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几个经济带,两头是经济发达的北京和珠三角,9小时的路程将对沿线城市甚至沿线城市圈的商贸、物流、旅游业等各行业产生极大影响。

  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明确了“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支持武汉、郑州、长沙等地区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稳步推进省直管县改革试点”。

  陈耀分析,中部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当高,内部市场很大,政策的扶持加上高铁线路的贯通都将促进几大省的经济发展。

  高铁联通的背后,是南北产业的转移。

  一位郑州市本土专家告诉记者,“现在的郑州就像若干年前的珠三角,大批务工人员集结,交通也更加便利,高铁的贯通会让更多产业转移过来。”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做出总结,京深高铁对河南省对外开放型的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高附加值的产业影响较大。另外,对于人流、客流量大的行业也有利,比如纺织服装业、鞋帽加工等等,“河南能够借此吸引外商投资和外来产业的转移。”

  “最重要的还是对高端行业的影响。”陈耀认为,高科技行业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在京深高铁开通后流动性会更强。他指出,深圳是一个创新型的城市,高新的科技如果能带到中部城市,那么中部崛起就又有了更好的资源配置。

  “这恐怕是一线城市体会不到的大变革。”上述未具名专家说,因为高铁效应,市内通道还和市外通道的建设都在加速。她说,郑州的高铁就是伴随着城市地铁一起开通的,颇有点“城市交通革命”的味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