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以十六字箴言修身养性,才是塑造德行的真法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一个人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学问,哪怕只是打工种田,又或者经商,从政,谋划自己的事业,都离不开修身养性的功夫,而修好自己的身心,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都能受益良多。

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成就的人,无不具备一定的修养,所以,我们更要在修养上面下足功夫。

凡是一个优秀的人,他们都是严于律己的,能够控制自己的惰性和错误的情感。

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更要懂得宽恕,以大度来容纳别人,如果凡事斤斤计较,反而不利于自己,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不过是为了利害关系,宽恕也是对人生极其重要的状态。

曾国藩在修身养性上,有一个“十六字箴言”,其中就概括了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全部核心。

这十六个字就是: 谨慎独处,端肃恭敬,追求仁义,真心诚意。

仔细考察古人在修身方面所下的功夫,其中成效明显的大约有四个方向:谨慎独处,就会心胸坦然;端肃恭敬,就会身体强健;追求仁义,人们就会心悦诚服;真心诚意,则神灵钦服。

这就是慎独的智慧,所谓慎独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性和欲念,甚至连微小的东西也不放过。

很多人在修养自己品行的时候,在人前能够做的像正人君子一样,但是人后却未必能修正错误心念,但是错误心念也会影响了自身。

而“慎独”,就是在背后哪怕很微小的地方都不放过,能保证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念头都是对的,遵循自然之理,一刻也不间断,这样用时时自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心里自然坦然。

外表整齐严肃,心里思虑镇定专一,实施端恭庄严,所以身体强健。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一副懈怠的神情和状态,给人的感觉都是懒懒散散的,没有一点精气神的样子。

这样的人不但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会因为自己的懈怠,也很难严谨和专一的去对待一些事情。

这样的人不但会误了自己的功业,还会陷入越来越懈怠的漩涡之中。

所谓仁义,就是内心的慈悲之心,这也是保养自己心性的根本,对待万物都有慈悲之心,敬畏之心,做到大公无私,不但能受到别人的爱戴,这样的感受也能让自己收获温和的内心状态。

对于善良的人来说,善良本身就是最好的福报。

因为他善良,所以内心平和,他心里面没有怨恨,所以他的人生感觉是幸福的。

北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富弼,就是这样一个处事温和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聪明伶俐,巧舌如簧,常常得罪人,后来也会因为这些事情深感不安,经过长时间的反省,他的性格变得宽厚谦和。

有一次在大街上,一个秀才,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借机侮辱他,问他:“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么办?”

富弼说:“我会装作没听见。”

秀才大哈哈大笑,就说:“原来你也不过如此。”

然后大笑着离去,富弼的仆人都埋怨着说:“真是难以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可以答上来,你怎么装作不知道呢。”

富弼说:“这样的书生都是轻狂之人,要与他辩论,必然言辞激烈,最后酿出祸患,也会让他口服心不服,何必呢。”

没过几天,秀才在街上遇见富弼,富弼主动打招呼,秀才却不理他,扭头就走了,还骂富弼是一只缩头乌龟。

有人告诉富弼,富弼却说,那个秀才只是骂同名同姓的人而已,不是骂自己,丝毫不理会秀才,后来秀才深感无趣,低头走了。

富弼常教育自己的子孙说:“忍,这一个字,是办好事情的窍门,家庭要想和睦一定要注意这个字,一个清正节俭的人,再加上一个忍字,做任何事情都能势如破竹,没有能难住他的,这样的人能容万物如果,不能忍,何异于青蛙,一碰就跳,一跳就叫,如何是好。”

真诚,是处世非常重要的一个法则,现在这样一个功利性的时代,没有人愿意相信真诚,很多人相信的都是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但是真诚却是和人相处,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

因为别人又不傻,当你和对方玩心眼的时候,时间久了,没有人会愿意和你长久的相处,所以真诚是保证自己和别人良心相处的一个前提。

一个能够用真诚塑造人生的人,才会有一个大的成就。

这就是曾国藩在修身方面所总结的十六字箴言,毛主席说:“曾国藩是达到儒家立德、立功、立业三不朽的至高境界之人。”

而这样的境界,也是让一个人能够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以曾国藩的智慧修身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