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至宋代的团练使(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4
唐代至宋代,团练使这一军事角色经历了从初创到变迁的历程,其地位与职能随时代发展而演进。

在唐代初期,团练使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岱岳观碑》的记载表明,兖州已经有了团练使属官,如“兖州团练使押牙”和“都虞候”,这标志着团练使的存在早于历史记载中的乾元元年(758年)。然而,团练使的具体设置细节在早期历史中鲜有详述,其初置时间、任命对象和权限范围等问题引发诸多争议。我们所知的是,团练使的设立与团结兵的出现密切相关,其主要职责在于组建和训练团结兵。

进入中、晚唐,团练使的职权范围大幅扩展,与节度使和防御使并列,成为地方军事的重要角色。节度使持有朝廷全权委派的旌节,权力最大;防御使则负责战时体制下的军事行动,以官健为主力;团练使则偏向于日常治安,团结兵是其主要军事力量。两者有时会一同担任,如758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等职务集于一身。

到了唐末五代,朝廷开始将团练使等职务作为禁军将领的兼职,实任与遥领(兼领)形式并存。实任团练使如后梁密州刺史张实,实际就任团练使;而遥领则由皇子、宰相等担任,如后晋景延广遥领果州团练使。这种现象在五代十国时期尤为普遍。

北宋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原有的地方军政长官如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权力逐渐被新官僚体系瓜分。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等官职分担了他们的行政、财政、军事等职责,地方军政体系的重构导致实任长官逐渐减少,至仁宗朝,实任节度使已不多见,实际权力与知州相当。

尽管如此,武臣在地方官场的角色并未完全消失,沿边州的知州常常由武臣担任。团练使作为唐代至宋代军事体系的一部分,其历史地位虽有所削弱,但其对地方治理的影响和演变仍然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