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分析新时期文学中女性性别意识觉醒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3-11
当代女性文学当中关于女性意识的觉醒
摘要: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的女性文学发展一直以来都有着清晰地脉络。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女性意识的苏醒,当代女性文学走过了初步觉醒——全面反思——充分解放的过程。本文由婚姻与恋爱观念以及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两个对女性生活影响最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女性意识;爱与性;婚姻;
一、浅谈当代女性文学现状
女性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创作形式,早在在近代就开始萌芽,而在我国发展经过近百年的时间,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女性文学逐步由萌芽状态向成熟状态发展,这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当代女性文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而女性意识也随之不断发展演进并经历了初步觉醒——全面反思——充分解放的过程。
第一阶段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人性复苏的同时女性意识得以初步凸显。虽然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是以社会历史的角度思考,是初步想要超越却难以超越男性话语的“木兰式”的尴尬,但已经开好了女性要求人格独立的先河,实属难能可贵。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有: 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我在哪儿错过你》、戴厚英的《人啊,人》、张洁的《方舟》等等。
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至八九十年代之交,这一期间女性文学作品风格各异,数量质量俱佳,女性作家开始进行全面反思,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有了各自的特点,也流露出超越男性话语
重磅推荐:百度阅读APP,免费看书神器!
1/8
霸权的女性意识,并且全面描写个人的独特经验和生命思考,写作面的加宽,作品深度的加强这是女性意识强化的最好表现。迟子建、铁凝、王安忆、方方、池莉等女作家在城市生活、婚恋观、人性善恶、独特性体验等方面全面探索女性独特的心理,既内敛又张扬、既现代又传统、既内敛又张扬且夺人眼球。
第三阶段是90年代之后,女性文学的发展更加全面多样。总的来说是对男权文化的全面颠覆、拆解和对女性意识的全面坦露。受西方理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的写作更加得心应手和自由娴熟,她们抛下一切束缚羁绊,虽表面上看似洒脱,实际却惨烈而让人心惊。这一时期女性开始抛弃宏大叙事和走出男性霸权语境,有的书写准自传性质的女性小说:新一代女作家“私人写作”,例如林白、陈染、海男等。有的用更成熟的视角审视女性境遇:资深女作家们集体向男权发难,例如王安忆、铁凝、方方、张洁、池莉、徐小斌、蒋子丹等。但是不管是哪种主题,这一时期的女作家已经自觉、自然的在作品中表露出强烈而不受束缚的女性自我意识
(一)从爱与性的视角来看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觉醒 当前的中国,是刚刚从一个谈“性”色变的时代走来,从文革以后,中国的作家们在创作的同时不得不先做一种突破思想禁区的工作,在文学的天地里为性与爱争得一席之地。在这一时期以后的文学创作中女性文学尤为凸显爱与性的话题,她们所描绘的爱情和整个社会群体的思想情感无不深深地打下了性与爱的烙印。
而最初打破性爱禁锢思想这种局面的是当代某些女性作家的诗
2/8
歌和小说。“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舒婷的《神女峰》传达出一种突破千年爱欲禁锢思想的包围,表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爱情观,千年和一晚的时间对比表现出抒情主人公对爱情追求的极度冲动和无比的激情。伊蕾《独身女人的卧室》组诗,充分体现女性由被动变为主动,隐忍变为激情显现,退让变为前进的女主人公形象,每一首诗均以“你不来与我同居”结尾,说出了出了独身女人对性、爱与自由的渴望。而在王安忆的“三恋”小说中,更加显现出男女情爱关系发生发展模式。作者在简化了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同时,把男女主人公放在相对自足的环境里来考察他们单凭肉体的力量或精神的力量到底能走多远,同时,在此过程中会呈现出丰富的人生百态。
全面把握女性意识的两个层面,应首先从女性立场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人类在性与情感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在传宗接代的过程中衍生,而且要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男女之间的性与爱是连结着爱情与家庭的纽带,这不是亲情、友情可以取代的。王安忆的“三恋”小说,不同于八十年代以前的作家们的文学作品,从而使男女之间的性与爱的关系脱离了政治、社会因素的制约而归属于自然人。由此,王安忆的“三恋”小说问世之后,性与爱的话题开始在社会中逐渐展现,性与爱的描写逐渐成为女性文学创作的主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迎来了一个开放的春天,各种关于性与爱的女性文学作品相继出现,女性文学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形成合拍。
3/8
于是我选取了婚姻与恋爱观念以及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两个对女性生活影响最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更多内容请参考http://wk.baidu.com/view/fcc7c18208a1284ac850435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