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困顿的时候,何不学学黄公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一位北京的老中医,专治癌症几十年。我问他:接触了这么多癌症患者,发现癌症的病因是什么?

他说:大部分因为生闷气不发泄出来而得病,再就是因果。万物有灵魂,善待他人与一切众生。这也就是佛的思想。然而许多学佛的人只念经,思想不改变则不管用,该生病还是生病!所以我们需要放下一切,放下所有的尘世,自然 健康 !

这个改变思想,放下自然健康的话,可以放到六七百年前,活了86岁的著名画家 黄公望 身上。

1.

黄公望的人生,以50岁为分水龄,50岁以前热衷功名,读遍四书五经,考科举,由于元朝科学制度的变革,到了45岁,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书吏。

官还没做几天,他的上司张闾,因 贪污 舞弊掠夺田产逼死了九条人命,朝廷抓了张闾,顺便把黄公望也抓了。

等黄公望出狱时,已经过了五十岁。 唐朝 的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元朝人的寿命与 唐朝 人相差无多,能活到70岁以上的一样很稀少。所以,五十岁的黄公望,出狱后,等他它的除了死亡,似乎也就只剩下死亡了。

可死亡从来不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人未老,心已死,心死了,时间也就不属于你,跟着死了。

所以,世上有一种长寿,就是在众人都觉得无望的时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不泯然于众,只遵从内心真实的感受,欣然向前。

储时健75岁种橙子,几年后橙子遍山坡。而黄公望, 50岁,约等于现时75岁吧,与他过去的生活决裂,放下过往,拒绝了做官朋友对他的邀请,将人生开启了另一种模式。

他自名“大痴”,要潜心学画画。

这看起来比种橙子不切实际多了,有多少人少年学画,老来依然一画难看?但黄公望却决定一件事,便毅然决然去做,就算当时的著名画家 赵孟頫 的外甥,也是画家的王蒙都对他说太晚了,他也不管不顾,闷头在山水间出发了。

他每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盯着对面的山看,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眼都不眨。

王蒙不解,跟在他身后去看。每次都看到他坐在大石头上纹丝不动,风刮过,鸟飞过,人走过,都丝毫不能影响他,就像坐化了一般。

王蒙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你每天坐在大石头上,干什么呢?

黄公望说:我在看山看水啊,观察莺飞草长,江流潺潺,渔人晚归。

王蒙应该是点了下头的,他说:那你继续看吧!

说过这话不久,他便得以师从赵孟頫学画,赵孟頫于书画诗文诸艺都有极高的修养,尤其提倡以 书法 用笔作画和作画“贵有古意”,对黄公望的画风产生了巨大影响。

2.

得到老师指点的黄公望,作画不辍,画风成熟且不断创新。

那些观山看水的岁月,让他获得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万千丘壑都储于心。停下来之后,面对着那些纸张,他画意喷礴,神识全在眼前的高山大河,小桥人家上,世事纷扰都是和他不相关的。

这也促进了他写实山水画风的形成,他的画作大多是本人见过的真山实水。游吴地 华山 ,他画了《天池图》,寓居松江玄真道院时,他画了《芝兰室图》。所见美景都被他倾注到了笔端,流泻到了纸上。

到62 岁时,他画名大振,真正的大器晚成。 《柳市桃源》、《春林列岫》、《江深高阁》、《雪山旅思》等20幅作品,清雅秀润,笔法精妙,是他山水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然而,黄公望虽然四处游历,寻山问水,触景会心,笔端生机勃勃,画作意趣盎然,栩栩如生,他却依然觉得没有画好,缺乏他的老师赵孟頫所要求的古意。

于是从71岁起,他作《仿古二十幅》,仿作 李思训 、 李昭道 、杨升、项容等20幅作品,历时四年时间,至75岁方成。这其间艰辛,都表现在耐心的临摹与潜心的创新上。

他自题说:“……晋唐两宋名人遗笔,虽有巨细精粗之不同,而妙思精心,各成极致。余见之不忍释手,迨忘寝食,间有临摹必再始已,此学问之吃紧也。……非景物不足以发胸襟,非遗笔不足以成规范,是二者,未始不相须也。……”

用景致抒发胸怀,不忘吸收前人的精华。黄公望的仿古画模仿前人,又加入了他自己的见解与笔法,二者相辅相成,终令他的画作超越了古人。

这是他画作的第二个高峰。

半年后,他的朋友危素远途来访,见到这些画后爱不释手,黄公望于是全部赠送给了他。

从五十岁学画,到七十几达到画作的第二个高峰,黄公望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关心、倾注的美好事物上,付出了极大的耐心,与足够的用心。在观景与画画过程中,他的生理与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协调,这也是他长寿的原因。

危素对画的喜爱,更让他的内心无比欣悦,这种欣悦带来的健康功效,堪比现今老人吃了无数的 保健品 。

3.

黄公望画作的最高峰,自然是名垂后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 富春山居图 》。

明末 年间,有一副画传到了著名的 收藏家 吴洪裕手上,他把这副画看得比命还重,常常一个人关起门来欣赏。去世前,跟家里人说了句:

这幅画我得带走,你们把它烧了吧。

家人看着吴洪裕死前最后一口气就是咽不下,只好当他的面开始烧画,侄子吴静庵赶到,扔出另一幅画,偷梁换柱,将这画从火盆里夺出。

画虽然被救下来了,却在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起首数尺已焚毁。幸存下来的,也是火痕斑斑了。

这副惊险中得生的画,就是《富春山居图》。

从此,《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图首启承之挺拔大山,成了孤独的剩山;后八分之七蜿蜒山陵的江水、松林、趣乐、闲逸、宁静、樵夫、垂钓者,史称《 无用师卷 》。如今,《剩山图》为浙江 博物馆 所藏,《无用师卷》则在台北 故宫 。

残存的真迹,令人有些意兴阑珊,却也莫名激动。这画,终不至被痴画之人毁灭,留存了下来。

创作《富春山居图》时,黄公望已80岁高龄。创作原由,在于一次从松江至浙江富阳,黄公望偕师弟无用同行。见富春江面,江面如练、渔歌唱晚。爱景如命的黄公望被惊呆,决意住下来描绘它。吴用只好独自云游去了。

为了画好这幅画,每天天一亮,黄公望就戴着竹笠,穿着芒鞋出门,沿江走数十里,风雨无阻。

他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 写生 ,这一画,就是忙忙碌碌的四年。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用了四年,和河流真正的对话。对话中,可以说 富春江读懂了黄公望,黄公望也读懂了富春江。

周围的人不理解这个耄耋老人,都说:快死的年纪了。每天还活得匆匆忙忙,何必呢?

而对于黄公望来说,遇到好景就停下来画,心随念走,身随缘走,死并是一件着急的事,他每天快要忙死了,忙着做自己该做的事。每天总是有画不完的画,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景。

就算接近人生的终点又如何,我高兴,我开心,这就够了,内心的感受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前半卷《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4.

四年之后,黄公望84岁,《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当黄公望将《富春山居图》画完,他长舒一口气,重重将笔扔入江中,长吁这一生,我完成了。

这个用四年时间孕育出的孩子,为长卷,山峰起伏,林峦蜿蜒,平岗连绵,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辽远,雄秀苍莽,简洁清润。

不仅有苏东坡想看的“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更有屈原想看到的沧浪之水,可以濯吾缨。河流喜悦的声音,河流哭泣的声音,都在画中流泻。黄公望自己科考时的得意,46岁时坐牢的痛苦也在画中杂鞣。

他将一生的心路与选择都融进了这幅画里,不仅画的是景,更是画的人生。

画中,黄公望把人藏在山水之中,画里有8个人,一般的人只能找到5个。在黄公望看来,人在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别人看到,领悟与回顾,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后世的画家对此图评价极高。 董其昌 说:

“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说出了这画对人精神上的影响。

邹之麟 认为:“知者论子久(黄公望)画,书中之右军(王羲之)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将这幅画提到了王羲之《兰亭序》的高度。

这幅画更把赵孟頫所创造的新法推向了一个高峰,自出一格。元画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经此得以完成。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



后半卷《富春山居图· 无用师卷 》全卷

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5.

画《富春山居图》的这些年,由于他搬过住所,他的师弟无用到处找他,公元1353年,无用师弟终于来到了黄公望的居所。

当看到巧夺天工的《富春山居图》时,无用师弟热泪纵横。

而喜极而泣的黄公望则不发一言,悄然在画卷题上无用的名字,举手将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图》,赠予无用师弟。

四年的呕心沥血,黄公望毫不在意,与其获取浮名,不如一场君子之交。

黄公望画完 富春山居图 的头一年,曾至吴兴访王蒙,那时候王蒙刚刚把为郡曹刘彦敬所作的《 竹趣图 》画完,王蒙求黄公望教正,黄公望认为可添一远山和樵径,王蒙接受了他的建议,添笔之后,顿觉画面幽深峻峭,别增大自然之趣。

想当初,黄公望决意学画之时,王蒙曾直指黄公望学画太晚了,其后却又被他的专注精神感动,告知了当时的名画家赵孟頫,让他得以师从大家学画。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黄公望的成就远超王蒙,以至于南宋山水画之变,始于赵孟頫,成于黄公望,黄公望因此成为百代之师。

继 赵孟頫 之后,他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

不仅获得当世和后世敬仰,黄公望更在这些“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画里,找到了整个世界,也让他的人生得以圆满,直至高龄寿终,长笑而逝。至今依然可以想到,黄公望离世时,脸上一定无比安详,面带微笑。

他的一生毫无遗憾地走了!

6.

黄公望30 多年的 绘画 历程,提笔四顾天地窄,万念皆空全是画。 不仅做到了对过往功名的放下,生活也更充实,胸襟更开阔。著有《写山水诀》,并将其心得体会,悉心教授弟子。

由于黄公望61岁加入全真教,明人刘凤《续吴先贤赞》记:“为黄冠(道士),往来吴越间……教授弟子,无问所业,谈儒、墨、黄、老……”

儒与道,入世与出世,看似截然相反,背道而驰,其实是中国传统士人思想中不可分割的一体,对立而统一。得意之时入世,失意之时出世,精神总有寄托的场所。

正因为有这样巧妙的精神调剂理论的存在,黄公望的人生在50岁看似无望的年月里有了寄托,也让他得以高寿,活出了另一种惊天地的风貌。

而画画,就是他精神调剂的出口。这一“烟云供养”的生活方式,也让他有限的生命最大限度延长。

作画时,由于内视自己,意识集中于一点,万念皆空,因而心平气和,头脑清醒。又由于大脑皮层很稳定,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机体 健康 。 是一种很好的养性养生过程。

养生也讲究步行。 黄公望在他观景画画的人生里,每日里竹芒轻杖,背着画卷带着干粮一路在山水间前行,山林寂静,流水无痕都成了他人生的注脚,直至白发满头的暮年。

另一条流传很广的长寿智慧是:

不生气,就不生病。心情好,可“杀癌。

90%的疾病都和心情不好相关,情绪低落会使自然杀伤 癌细胞 的威力下降20%以上。所以心态对于养生相当重要。

而黄公望从放下 官场 ,归隐林泉,决心画画,没有怠惰和怀疑,决定了就行动,是真的心态良好,洒脱,也是真的旷达,人生从此海阔天空。

就拿他将画赠予危素与吴用师弟来讲,他像是一个种花的人,种下、施肥、然后用数年之久等待花开,花开一瞬,他却将花摘下,举手赠予他人。

享受追求的过程,却从不在意结果的得失。

而现代的许多人,不仅在得失之间焦虑彷徨,一旦追求的东西短期内得不到,便没有耐心继续付出与等待,生命也在惆怅与失意中反反复复,疾病也自然相当亲睐这样的人。

很多的时候我们生病了,怪空气,怪饮食,却有没有怪过我们自己的思想?

古人说:“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空是一药”。四药并用的境界,高寿的黄公望做到了。

有人扯蛋:古代能被人记住的画家 诗人 ,多半都是长寿的,要不然,他们没有时间来写出画出那么多的传世名作。但蛋,可以从两方面来扯,想想,如果不是他们的内心有着丰盛的向往,能够放下过往的桎梏,不断出发,哪里又能够活到那样高龄。

86岁,黄公望走到人生的终点。回头望,50岁, 黄公望 的人生盛宴才仅仅是刚刚开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