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而非MBA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有人说,MBA学了很多烧水的方法、技术和经验。结果到了企业呢,连水壶都找不到。这说起来真有点贻笑大方。

这虽然是一句笑谈,但也诱发了我们更深的思考——管理者而非MBA。

(1)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对MBA进行了深度的反思,MBA教育能给什么不能给什么?

他告诉我们成为合格的管理者该怎样修炼呢?

明茨伯格的管理思想包含了三个维度:

1-属于管理学中强调经验、实证和归纳的英美学派。(而非强调理性推理和演绎的大陆学派)

2-强调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进步主义倾向。(而非强调管理层权力、崇拜CEO和管理层的超人能力和保守倾向)

3-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良性结合的实践学派(反对执意效仿自然科学、试图在大学里把管理学建成一个有着与自然科学一样的学术尊严的专业学科的学院派。)

他提出管理也是一种技艺,加在科学、艺术的基础之上,构成他的管理三元论。

明茨伯格形象的分别将科学、艺术和技巧比喻为土地(理智的)空气(精神的)和海洋(感觉的。)

(2)

管理教育的框架涵盖5种,需要在管理实践中结合使用的视角。

管理自我~反思心模(鼓励真正的自己)

管理组织~分析心模(设定职能框架融合)

管理情境~练达心模(向内看,把分析和反思纳入情景)

管理关系~合作心模(让含蓄的社会的非正式的,明确的,理智的,正式的都联合起来。实现从个人层次到公司内部公司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融合。)

管理变革~行动心模(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他人。在宏观微观和个人方面都需要进行变革。)

(3)

效率并不意味着效用,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或者说某一工作所获的成果与完成这一工作所花时间和人力的比值。效用一般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用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满足的一个度量。

我们都能体会到,出色的洞见产生就像沙里淘金一样,搜寻者必须在许多的泥和石头中寻寻觅觅,直到尽快出现。

(4)

在互联网快速巨变的AI时代,迅速而戏剧性的变革是人们如今热切期盼的东西,中国向西方学习管理的过程,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整体过程一样,也呈现一个从器具层面到制度层面,再从制度层面到思想层面的递进过程。

器具层面包括各种分析性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制度层面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等具体的管理制度。思想层面则包括价值观、信念和预设,集中体现在领导力、企业文化和社会资本等内容中。以明茨伯格为代表的过程学派很大程度上属于思想层面。

(5)

在这个时时变革的时代,我们都无法抗拒变革的随时发生。真正的变革必须自我的内在连接。觉察个人和组织,社会等变化的关系。真正的变革是否搭乘着特洛伊木马悄然袭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