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干燥、嗓子痒痛,冬季“暖气病”如何应对?

如题所述

当窗外寒风呼啸,雪花飞扬,而室内温暖如春,甚至可以“穿着短袖吃西瓜”,谁都会陷在这种温暖的幸福和惬意里,不愿出门了。然而,暖气房中,燥热的空气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干燥空气会引发嗓子痒痛等症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冬季“暖气病”。

首先,暖气对患有心脑血栓疾病的人,是非常有利的,这里类人在寒冷的冬天很容易发病,暖气本身不会让人患病,所为的暖气病,是指环境中细菌滋生导致患病,比如皮肤干燥,上火,等。预防暖气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室内温度不宜过高。

冬季供暖期间要控制好室内外温差和空气湿度。室内温度控制在在18至22度是比较适宜的。如果温度过高,建议使用加湿器以保持一定的湿度,或者多擦地,地上放个热毛巾,也可多放几盆合适的室内绿植,让室内湿度保持在50%左右。

二、注意通风换气。

房间内如果所有的暖气片都打开的情况,可以给一些不常去人的位置窗户留一条一指宽的缝隙,中午环境温度起来的时候适当开窗换气。

加湿器尽量在睡觉前打开,因为加湿器常开也会引起肺部不适,其次就是不要老呆在暖气房间内,多呼吸新鲜空气。

三、保持好室内卫生。

温暖的环境更容易成为滋生细菌的温床,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的卫生,除了每日的通风之外,打扫卫生时要认真对待每个角落,类似衣柜、墙角等地方更要仔细清理。

四、加上体育锻炼。

不要因为太冷而不想外出,外出也不要包裹得太严实。好的免疫力才是最好的防弹药,我们一定要养成每日锻炼的习惯,哪怕是饭后下楼走一走也是有效的。

希望以上介绍的“暖气病”的防护措施可以帮助到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28
寒冬已至,我国北方各地陆续开始供暖,室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不过,供暖给人们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咽干、嗓子痛、皮肤干、头晕、胸闷……种种症状被人们统称为“暖气病”。
到底什么是“暖气病”?我们该如何预防“暖气病”呢?
什么是“暖气病”?
“暖气病”不是医学上的病种,而是被“热”出来、“干”出来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进入冬季后,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提升,室内温度升高的同时,空气更加干燥,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出现鼻咽部干燥、烦躁不安、头晕眼花、疲劳无力等症状。另外,冬季取暖时通常门窗关闭,空气难以流通,干燥、闷热的环境为细菌的滋生、传播提供了机会。
因此,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也容易出现发病小高峰。这些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暖气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会蒸发掉约 1000 毫升的水分。其中,经皮肤蒸发 600~700 毫升,经过呼吸道蒸发约 300~400 毫升。供暖季开始后,室内空气干燥,蒸发的水分更多。人体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中,就容易导致各种症状,加重人体的疾病。
“暖气病”危害,你了解吗
1
呼吸系统疾病
室内外温差过大,加之温暖、干燥的环境让人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下降,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皮肤干燥发痒、火气大等,还会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流感、哮喘、腮腺炎等各种呼吸道疾病。
2
心脑血管疾病
室内温度过高和干燥,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论是白天生活或夜间睡眠都容易出汗,耗津伤液,使血管内血液黏稠,血流减慢,造成心脑血管严重缺血,甚至导致血栓形成,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缺血性中风)。
3
泌尿系统疾病
正常人每天排尿量在 1500~2000 毫升,这些尿液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的作用。如长时间待在暖气房里,随着水分流失,尿量也会减少,泌尿系感染和尿路结石的患病风险则随之增加。
4
皮肤瘙痒
冬季人体本来就容易缺水,天气寒冷、干燥,空气湿度下降,会使得皮肤表面的水分减少,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变得干燥,皮肤的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皲裂、脱屑、瘙痒、皱纹加重、皮肤敏感发红等现象。
5
眼睛干燥症
冬季户外风大物燥,室内室外的环境变化会影响泪液的循环,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办公室一族来说,容易造成干眼症。同时,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远离误区,预防“暖气病”
1
暖气片不是越热越好,也不是越多越暖和
冬季供暖后,若室内温度过高,会令人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头昏脑涨等,久而久之,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引发疾病。同时,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出门的时候人体难以适应,容易伤风感冒。应将室温保持在适合的温度区间,这样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预防感冒,也能在取暖季进行养生保健。
暖气片越多也并不能使室内温度越高。私自多加暖气片,有时反而会影响室内温度。因为居民家采暖多为单户循环,多加暖气循环量减少,热水流速减慢,可能会造成前几组暖气温度高,后几组暖气温度低。而且,还会造成垂直供暖失调,直接影响室内温度。
2
冬季室内通风不仅仅是敞开窗户就可以了
很多人习惯早晨上班前开窗和晚上回来开窗,据研究测试,城市里两个空气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此时是最不宜开窗的时间。而两个相对的空气清洁时段是上午 10 时和下午 3 时前后,建议大家在此时间段多开窗。
冬天睡觉时,很多人总喜欢关门闭窗,以免受寒着凉。实际上,冬季睡觉时应将窗户尽量开条缝,但要避免对流风,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当然,生病或遇到大风、大雨时不宜开窗。
遇到雾霾非常严重的时间,需减少开窗时间。最好在有纱窗的情况下,窗户开小一点,并使用加湿器、湿化喷雾,或在暖气上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气湿度,让灰尘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很多人认为有了空气净化器就不需要开窗通风,其实不然。长时间在封闭空间使用空气净化器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当空气质量好转,就没必要长时间开启空气净化器,应以自然通风为最优选择。
3
不能只给房间“补水”加湿,身体也需要“补水”
冬天室内开着暖气或空调,很多人会开加湿器来缓解干燥。加湿器最好使用纯净水,而且最好每天换水、每周清洗。加湿器里不要放精油、消毒剂等东西,否则可能会刺激咽部黏膜。加湿器可搭配湿度计使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 40%~60%左右。也可以给地面洒点水。每天可洒水 3~5 次,可以用湿拖把拖地,也可用喷壶洒在地面。但如果家里是木地板,最好不要洒水,防止弄坏地板。
除了要给房间“补水”,身体也需要水分滋润。别等渴了才喝水,通常当你口干舌燥时,水分丢失量就已经占体重的 2%~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喝水 1700 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 1500 毫升。建议采用匀速、小量、间断的补水方法,小口喝、缓慢咽,每次以 100~150 毫升为宜。在喝水的同时也要补充电解质。
在干燥的暖气房内,皮肤水分流失也会加速,可能会出现皮肤弹性差以及干纹细纹的情况。此时,护肤工作也不能省略,尤其要注意补水。洗漱完及时护肤洗漱后 3 分钟内,皮肤处于湿润状态,此时涂抹身体乳、护肤品,是滋润皮肤比较好的时机。
4
吃冷饮不能过量,也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可以适量喝一些冷饮,但不要过量。过量食用冷饮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导致胃痛、腹泻等问题。冰的冷饮也可能对口腔和咽喉造成刺激,导致口干、喉咙痛等问题。
在饮食上,供暖季还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要以清淡为主,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水分的蔬果。此外,由于室内温度较高,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5
千万别“贪暖”,要以“动”治“冻”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开启蜗居模式,不愿意进行健身锻炼,因为出门锻炼真的需要勇气。但冬天运动可增强抵抗力,并且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受寒冷刺激,会使血液中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千万别“贪暖”,要以“动”治“冻”,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可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老年人和儿童最容易得“暖气病”,这部分人更不能“猫冬”。比如,老年人可以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或晒晒太阳;孩子可以到户外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跳跃、打球、做幼儿体操、步行、慢跑、骑童车等,这些运动可有效地增强孩子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暖气驱赶严寒,成了冬日里的“小太阳”,却也会“烘”出一些疾病。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您,“取暖”要有度,控制好室内外温差和空气湿度,注意开窗通风和饮食健康,多运动多锻炼。如此,方能预防“暖气病”来袭。
第2个回答  2022-04-20
供暖后,由于室内温度增高,通风换气次数减少,这给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致使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猛增,从而导致出现“暖气病”。如何防范因为开暖气可能造成的不适呢,下面跟随金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呼吸道疾病
进入冬季,气温不断下降,人室内活动时间增多,开窗通风换气的次数和时间减少,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冬季空气干燥,尤其是供暖后,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皮肤干燥发痒、火气大等,还会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流感、哮喘、腮腺炎等各种呼吸道疾病。
预防建议:冬季气候寒冷,无论成人或孩子,都要做好保暖。有暖气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另外,冬季也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体弱的老人或儿童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预防。生活上,要保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均衡饮食。
皮肤瘙痒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空气湿度下降,会使得皮肤表面的水分减少,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变得干燥,皮肤的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出现皲裂、脱屑、瘙痒、皱纹加重,皮肤敏感发红等现象。此外,洗澡也应慎选沐浴露,因为强碱性的沐浴露将皮肤上具有保护作用的油脂洗掉,导致皮肤蓄水功能下降,水分流失加剧,引发干燥瘙痒。
预防建议:要预防皮肤干燥,面部清洁时宜选择温和保湿效果强的无泡沫型洗面奶。清洁时还要注意水温,秋冬好用20℃左右的温水洗脸,过热的水温会带走皮肤上的天然油脂,令皮肤变得干燥。洗澡时可选择天然温和的沐浴露或不用,避免使用清洁力度太强的产品。洗完澡之后,可涂抹滋润型身体乳,保持身体肌肤水润感。
泌尿系统疾病
来了暖气后屋内太干,体内水分丢失多,如果又经常忘了喝水,要小心,尿量会越来越少。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过少,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预防建议:冬季预防泌尿系统疾病重要的是每天都要补充足够水分,避免尿液矿物质结石增加,建议每天的水分摄取至少要达1500毫升,且避免食用太多肉类、内脏等高普林食材,喝汤尽量选择蔬菜熬煮的汤,避免喝经过肉类熬煮的火锅汤;若过去曾患过泌尿道结石的患者,复发机率高,应特别留意。
心脑血管病
室内温度过高会消耗人体水分,导致体内体液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还易导致肺循环不畅,导致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
预防建议: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做好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每天通风,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更要适当开窗通风。佳时间段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之间,开窗通风半小时左右。
眼睛干燥症
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另外,眼结膜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预防建议:预防眼睛干燥可以用热水的蒸汽熏蒸眼睛,也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刺激泪腺分泌。要改变用眼习惯,定时休息,建议用眼30分钟后休息几分钟,不要长时间看电脑、电视或手机,时不时眨眼来缓解眼部干涩。
第3个回答  2021-11-22
在家的时候多喝一些水,可以使用一些加湿的东西,这样可以让空气更加的好,身体更加的好。
第4个回答  2021-11-22
多休息,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喝一点药,这样就可以应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