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交易中的那些合同猫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7-24


二手车交易中的那些合同猫腻

二手车交易中的那些合同猫腻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置换购车比例不断上升,二手车交易量也随之增加。当前,二手车行业面临准入门槛低、信息不透明、标准不统一、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而二手车与新车相比,本身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进而引发诸多纠纷。

其中里程造假、隐瞒重大事故、伪造评估报告等消费欺诈问题备受关注。为车友们盘点盘点二手车交易中那些“猫腻”。

1、谨防文字游戏

初次买卖二手车的人由于对二手车交易流程以及相关的知识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容易进入盲区,如果签署的二手车买卖协议描述含糊不清,那么到时候出了事的只能自己吃哑巴亏。

如在办理有关手续时,发现车辆有盗抢记录或扣车记录或写着“按购车款及维修费退回总款数,以实际数及单据为准。”这里对“按购车款及维修费退回总款数,以实际数及单据为准”的说明,就是一个文字游戏,就极易在退款依据及退款实际数额方面让人产生误解。

2、明确相关事项

在签订二手车过户合同时,特别要注意合同上的字眼,诸如违约责任、相关手续费用的问题,另外对于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确定好的相关事项,需要在合同上以文字形式体现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提防可能出现在合同里面的隐含条款和免责条款。

例如有的交易双方可能会约定车辆虽然进行买卖,但暂不进行车辆过户,类似这样的约定就需要在二手车过户合同中写清楚,避免日后不必要的纠纷。

3、相关手续的变更

在二手车过户完成后,针对一些车辆的税费手续、保险等进行变更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车辆交易完成后,别忘记了进行包括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以及车辆保险等各项手续的变更,这不仅是保证交易双方合法权益的必要程序,也是保证车辆税费、保险等手续正常续缴的必要程序。

对于保险手续的变更,特别提醒一下,在《保险法》中有规定“如果因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的,保险公司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

如果被保险人、受让人未履行规定的通知义务,因转让导致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将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买方并未对车辆的保险手续进行变更,会给保险赔偿造成困难。

除了上述问题,签订二手车买卖合同时补充内容又该如何注意呢?

1、在二手车买卖合同中补充因经销商或个人隐瞒车辆行驶里程、车辆车身事故状况、车辆手续等的情况应承担的赔偿费用和赔偿方式。

2、在二手车交易中因“定金”纠纷问题最多。所以在卖车协议中应将定金以及相关责任的内容写进去,因为有时购车者并不会在看车之后就立即购买,这就会存在在支付预付款与提车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所以在二手车买卖合同中购车者应将在这期间车辆转卖的风险的赔偿费用有说明。并在定金协议中对于车辆里程表、手续、车辆钥匙、车主信息等进行确认登记,避免实际交易中的调包。

3、在二手车买卖合同中还应该补充过户前车辆违章应该由卖方处理。

4、车辆进行过户前大多数买方可能会先交部分车款,这就要求必须在合同中写明已交多少钱,车辆过户完成后再交剩余车款。

5、有些二手车经销商为了将手中的车快速出手,会在卖车的同时推出一些配套的服务。而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服务只是以卖车为目的的广告手段,在车辆卖出后,这些服务一般都很难实现。

所以在卖车协议中最好与经销商协商将这些配套的服务写进卖车协议中,防止卖车后这些服务没法实现,使购车者受损。

6、有时候二手车经销商会推出一些二手车评估的业务,实际上这项业务是对目前行业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充和服务的升级,但是目前开展业务的服务商并没有给予实际的承诺和保障,用户额外消费中并没有得到应得的增值部分。

所以购车者可以在二手车买卖合同中将车辆的评估费用作为低估或隐瞒车辆实际情况的赔偿费用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