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店铺决定消费行为的5个关键节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5
作为一个商家来说,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购买者了,只有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就能顺着消费者的心理来促进他们消费,也对消费者的心理有一定的理解,大致分为5点。为了方便大家这5个关键节点是如何影响消费过程的,接下来,用外卖消费举个例子。
1)需求为动力:
工作日中午11点左右,准备点外卖,原因是因为我饿了,产生了吃饭的需求。
2)品类化思考:
在解决“今天吃什么”这个人生难题的时候,没办法准确的说出一个答案,而是要先通过一些标准和条件来缩小可选择的范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
在“还有PPT要做,吃饭时间紧张”这个限制条件下,“中午吃什么”这个问题转化成了“吃什么能够比较快而简单的解决饱腹问题”,“快餐”这个选择是最优的。吃什么的选择范围就圈定到快餐品类,但是这个品类还是很大的。
因为快餐还分中式快餐、西式快餐和创意简餐等等。由于个人喜好问题(品类细分、选择这里会在后续文章写到,这里粗略带过仅为流程梳理和解释,不影响整体),我直接框定了“西式快餐”这个品类。
3)品牌性选择:
因为没有时间(大多数消费者的状况,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意花),不能慢慢逛,耐心选,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麦当劳和肯德基(西式快餐的top品牌)。
4)价格做决策:
即使到了这个环节,我还是无法选择。因为一个细分品类里,头部品牌的产品从产品上来说其实差不多,更何况这是快餐。这个时候,我看到麦当劳今天免配送费,价格上有优势,所以我的中饭最后就是麦当劳。
5)认知起点去哪了?
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进食可以解决饥饿需求是人类共同的潜在认知(不说你也知道)。因为太过基础,所以在“认知”这个环节很容易被忽略,好比空气天天见却不被感知一般。
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不是吃饭喝水这种基础需求,你首先要考虑的还是用户认知的问题。有时候,用户不是对你的产品不买账,而是根本都不知道这类产品可以解决他的问题。比如,我在点外卖的时候默认了一个认知前提,那就是外卖比堂食效率高,快餐比正餐要省时间。
通过以上的这五点相信大家看完后对于消费者都有自己的想法,这种理解不同的人体现在不同的方面,但小编相信大家是有所收获的。
编辑:
  地址:www.yibangwl.com
  联系方式:1535581306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