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申请发明专利

现在申请专利一般实用新型比较多,而且申请比较容易,但发明专利就比较复杂,不知道产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申请发明专利?程序是怎么样的?

第1个回答  2020-04-24
申请发明专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需要具备新颖性所谓新颖性,是指该发明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也就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二、需要具备创造性所谓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三、最后,还要具备实用性所谓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换言之,现实中造不出来,或者对生活明显无益、脱离社会需求的发明就不能算作具备实用性。
第2个回答  2018-12-29
申请的专利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只要具备这些条件,然后提交的申请资料也没有问题,那么就可以顺利通过审核。到时候国家知识产权局会授予申请人专利权。
第3个回答  2019-07-02
不属于专利授权客体
1、按《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2、根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下列客体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北方知识产权网
第4个回答  2010-07-07
我国《专利法》规定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所以,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是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实质性条件。
第5个回答  2018-03-02

你好,专利申请的前提是,手上握有具有可专利性的技术,这项技术不属于大家所公知的现有技术,也从来没有人就你这项技术之前申请过。

专利申请需要满足:
(1)、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2)、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实用性:是指该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第二十二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发明专利申请流程)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第二十三条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第二十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以上内容全部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