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多伊尔《牛津法国大革命史》大革命及其史学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5
法国大革命的初期,思想和行动的舞台分为三个鲜明的派别:反革命右翼,如约翰·伯克,他们认为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摧毁了旧秩序,启蒙的启蒙却点燃了恐怖的烽火;极端右翼代表如巴吕埃尔和科尚,他们指控启蒙是无神论与暴力的阴霾。相反,左翼如泰纳虽批评恐怖,却聚焦于平等与进步,米什莱和勃朗认为恐怖并非人民的初衷,而是环境的产物,奥拉尔和共和主义者则将其视为自卫的工具。

维希政权时期,加克索特的视角转向君主制,他看到了革命中的暴力内核。随着革命政府的落幕,奥拉尔对罗伯斯庇尔延长恐怖的决定持有异议,他推崇丹东,认为共和二年并非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尚·饶勒斯在1901年出版的《大革命社会主义史》中,揭示了大革命对社会主义的影响更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解读视角。

进入20世纪,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胜利并未改变饶勒斯的观点,马蒂耶受奥拉尔和饶勒斯影响,创立研究协会,与奥拉尔的丹东评价形成鲜明对比。马蒂耶认为恐怖在革命初期是必要的,它巩固了革命的胜利。他的作品《法国大革命》以热月9日为分水岭,将历史划分为复辟之前与之后的两个阶段。

随着马蒂耶的离世,左派史学家开始深入探究经济与社会层面,勒费弗尔的《八九年》揭示了大革命的根源。勒费弗尔认为恐怖是革命对贵族反抗的回应手段,而维希政权的中断则影响了研究的进展。解放后,欧内斯特·拉布鲁斯和阿贝尔·索布尔的研究进一步聚焦于经济背景,拓宽了理解的维度。

大革命被广泛解读为资产阶级的胜利,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还有其他多元解读。弗朗索瓦·米涅和阿道夫·梯也尔的自由主义革命论调,以及后来的英语世界如托马斯·卡莱尔和查尔斯·狄更斯对大革命的看法,都呈现出不同侧面。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则从长远视角剖析,认为大革命对自由民主的破坏影响深远。修正主义历史学在冷战时期兴起,质疑传统解读,弗朗索瓦·孚雷和德尼·里歇的理论挑战了旧有的革命观念。

修正派学者如莎玛和塔尔蒙,他们的作品如《公民:法国大革命编年史》和《启蒙运动中的暴政源于恐怖时期》揭示了革命暴力的本质和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关联。虽然莎玛的作品在英语世界广受欢迎,但在法国并未被广泛译介。修正派学者推动了社会史研究的新视角,如汉普森的《意志与环境》标志着这一转变的开始。后修正派研究深入挖掘公共舆论、君主制的去神圣化等议题,他们的解释在法国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传统。

专业史学家的研究重心从人物传记转向历史事件的剖析,如哈德曼的《路易十六》和乔丹的《国王受审》提供翔实信息,而戈特沙尔克的《拉法耶特》则是重要人物研究的代表。不同派别的分析著作丰富多样,如惠尔的《激进派》、帕尔默和诺曼·汉普森对山岳派的探讨,以及关于拿破仑的诸多传记。大革命的起源、旧制度末期及革命前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制宪议会、立法议会和国民公会的文献丰富。无论是专业工具书还是详尽的手册,都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综上所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研究如一幅多元复杂的画卷,不同学者从各自视角揭示了革命的复杂性,而这些观点的碰撞和融合,为后人提供了深入理解这一历史巨变的丰富资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