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英语系基本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4

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当时在《奏定大学堂章程》中设立了英国文学门,随后在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9年的学科改革中,北京大学分为14个系,其中包括了胡适任主任的英国文学系,他与辜鸿铭代表了新旧文化运动的两派。20世纪二十年代,该系汇聚了陈源、杨荫庆、温源宁、林语堂等众多知名学者,如温源宁和杨荫庆等曾担任过系主任。


1932年,英、法、德文系合并为西洋文学系,后改名为外国文学系,吸引了梁实秋、朱光潜等英语教学大家。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等高校合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在此期间也有所发展,包括燕卜孙、陈福田等教师。1946年,北京大学回归,朱光潜成为外语系主任,随后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外语系进一步整合,培养出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外语人才。


北京大学英语系的教育方针注重实用技能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课程设置包括英语精读、视听训练、口译笔译等,以及文化、文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深入学习。学生有机会选修辅修专业或攻读双学位。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英语系培养出的不仅是语言专家,更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教师队伍年轻且学历高,其中包括多名具有国际化背景的教师和频繁邀请的国际学者,现任主任为丁宏为,副主任包括李淑静、苏耕欣和毛亮,负责不同领域的教学工作。


扩展资料

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前身为成立于1862 年的京师同文馆,后者是专门为清政府培养外语人才的。1902年清政府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时,决定将同文馆并入大学堂。次年5月,大学堂又议定将同文馆改为译学馆,在北河沿购置房舍,于8月正式招生开学,分设英、俄、法、德、日五国语言文字专科,学制五年毕业。1999年6月22日,北京大学英语系同东方学系、西语系、和俄语系合并而成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下设东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法语系、德语系、西班牙语系、英语系、俄语系等八个系以及东方学研究院、世界文学中心三个研究机构。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