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万年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3

1. 文言文万年教子

原文: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ǎn)也。”

注释:1、万年:陈万年,汉朝人。2、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3、戒:同“诫”,教训。4、乃公:你的父亲。5、大要:主要的意思。6、谄:奉承拍马。

译文:

陈万年,汉宣帝时任御史大夫。他好结交权势,对皇后的家人更是卑躬屈膝。他的儿子陈咸却跟老子完全不一样,疾恶如仇,不畏权势,经常上书讥讽皇帝的近臣。陈万年觉得儿子这样必将得罪于人,一次,生病休息时,将儿子叫到床前训话,讲到半夜,言犹未尽。陈咸竟睡着了。突然头磕到屏风上,“砰”的一声,把陈万年吓了一大跳。陈万年大怒,要拿杖来打他,并严厉责问道:“我今天这样诚信教你,你倒睡起觉来,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为什么这样?”陈咸说:“我都听见了,总的意思不过是叫我拍马屁套好人家。”陈万年默然无语,挥手让陈咸离开。

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

头碰到了屏风。

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

去,不听我讲,为什么?”

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

要承奉拍马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

去,不听我讲,为什么?”) 地方可以看出

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方可以看出

2. 文言文除了纪传体还有什么体

编年体, 国别体,断代史,纪事本末,通史

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比如《国语》即是。

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例如《 三国志 》《 史记 》等都是纪传体。

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编年史——就是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录,所发生的事件。宋代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3. 杜如晦 京兆万年人也文言文翻译

杜如晦,祖籍陕西万年。

武德初年,担任秦王府兵曹参军,不久就被提升为陕州总管长史。当时秦王府中人才济济,外迂的人也非常多,对此,李世民表示忧虑。

记室房玄龄说:“王府中的幕僚离开得多,这并不值得惋惜。可是杜如晦非常能干,有见识,是辅佐帝王的良才。

如果您只做一个守住领地的藩王,那么用不着他,可是如果您要统领四海,那么非此人不可。”太宗从此便对杜如晦以礼相待,视为心腹,经常让他参与密谋。

当时,权力之争激烈,战事很多,每次杜如晦都能为太宗出谋划策,提出良好的建议,令人十分佩服。后来,他被封为天策府从事中郎,兼任文学馆学士。

在平定太子的叛乱中,杜如晦和房玄龄功劳最大,杜如晦被提升为太子右庶子。不久又迁任兵部尚书,封为蔡国公,食邑一千三百户。

贞观二年,他担任检校侍中。贞观三年,拜为尚书右仆射,兼任吏部选事。

他和房玄龄共同掌管朝廷的政务,有关修筑宫殿的规模、典章制度等事情,都由二人商议决定,二人的政绩深得人们的称道,说起当时的良相,人们就会以“房谋杜断”加以赞许。

4. 用“除、带、白、藉、期、明年等造文言文句子”

文言文造句:除授闲职藉藉无名,不称吾意。

古人云: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不如带剑云游,日浮一大白,明年或可称意舒心哉!除:1、《汉书·李广苏建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课本作《苏武传》)2、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都督诸路军马。”3、《战国策·燕策》:“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课本作《荆轲刺秦王》)4、张溥《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5、袁枚《祭妹文》:“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

带:1、清姚鼐《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然。”2、《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3、《楚辞·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4、《世说新语·德行》:“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5、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6、《世说新语·言语》:“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晋陵郡。”

白:1、《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5、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虞初新志》:“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

7、《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白起,小竖子耳。”8、高启《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9、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是女子也,不能白事。”10、唐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11、《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12、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13、《红楼梦》:“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14、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15、《红楼梦》:“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

藉:1、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藉贫孱者。”2、《吕氏春秋》:“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

3、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4、《晏子春秋》:“藉长幼贫氓之数。”

5、宋司马光《赤壁之战》:“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6、宋苏轼《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期:1、《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2、《世说新语·方正》:“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明魏禧《大铁椎传》:“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4、《吕氏春秋·察今》:“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5、《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6、方苞《狱中杂记》:“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7、《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8、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惟待死期耳。”9、清全祖望《梅花岭记》:“临期成此大节。”

10、清龚自珍《病梅馆记》:“五年为期。”11、《聊斋志异·促织》:“死期至矣。”

明年:1、《左传·僖公十六年》:“明年齐有乱。”2、唐元稹《序》:“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

3、《儿女英雄传》第2回:“明年八月乡试,玉格务必教他去观观场。” 4、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6、《汉书·李广苏建传》:“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5. 古文中除都有什么意思

“除”字在古文字的意思如下:

1、用作动词,意思是:清除,去掉。

出处:三国·诸葛亮《出师表》:“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释义: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

2、用作动词,意思是:免掉旧官职,任命新官职。

出处:元末明初·《三国演义.第一回》:「除洛阳北都尉。」

释义:被免掉阳北都尉官职。

3、用作动词,意思是:更易、更换。

【组词】:「除岁」、「爆竹一声除旧岁」。

4、用作动词,意思是:整治、修治。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欲除以为上林苑。」

释义:想要修整称为专供统治者狩猎玩乐的林园。

5、用作动词,意思是:用一数把另一数分成若干等分。

【组词】:「六除以二等于三。」

6、用作名词,意思是:台阶。

出处:唐.杜甫《南邻》诗:「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释义: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

7、用作名词,意思是:数学上的运算方法之一。即除法。

【组词】:「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方法。」

8、用作连词,表示不计算在内。

【组词】:「除非」、「除了教书外,晚上他还在大学进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