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生而为人,为何成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刻,不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而是对未来正充满期待与不安之时。

01

初读《悟空传》,是在高中,当时痴迷于星爷经典“大话西游”,曾一度为至尊宝面对现实的无奈深深纠结,何为爱,如何去爱,何为命,如何反抗,叩问良久。于是疯狂搜集关于西游的杂篇,希望诘取一二,聊以自悟,忽而看到《悟空传》,仅作者序言,便难以释怀。

书的作者笔名为今何在,说其生平,不说丰富,却终日与文学为伴,思考沉淀成文字,便有了今日的《悟空传》。有人说,这是一部大话的仿制品,其实不然,大话将感情和追求的矛盾演绎到极致,让人几欲落泪却又无泪可出,只能在深深的无奈之下掩面沉思,《悟空传》则不同,同样是矛盾的集合体,只是后者关于梦想,就像作者在序言“在路上”中的总结:有未来是件很开心的事。我愿意和大家一起去见证这个未来,见证我们走过的路。成败,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去追求理想时你就会明白,你很可能不会成功。最关键就在于,当你深知这一点时,你还要不要去追求。

作者没有给出答案,也无法给出答案。

起初书中的情节看起来天花乱坠,作者似乎有意颠覆传统西游中师徒四人的形象,将三藏塑成油嘴滑舌的和尚,把徒弟三人刻画的有些深沉。它的情节区别于传统西游的“打怪升级”,与其说是西游,更像是四个向命运抗争的故事无意之中走在了交汇点,然后作者顺着四个方向向前挖掘了五百年,而成书。

这是一个赌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关于梦想,爱情,命运,道。

02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先说三藏,三藏本是如来座下金蝉子,于灵山论道时,悟得天下生命的命运并非全由神灵掌管,自有桀骜可抗天命。便如书中所讲:地府勾尽生死簿,千万生灵轮回不受神仙控制,成了妖,既是妖,便要斩尽杀绝。如此以千年修为与如来赌下一约,独自一人到下世追寻自己的道,其所悟之道关乎大乘,是圆满,解救众生,并非虚空。所以抗衡,也不愿妥协心中执念。

初到下世之时,他叫江流儿,遇到了白龙,一个痴情于他,却又不敢言明的龙女子,情愫暗生,后来他变成三藏,参禅悟道之间,一股不向天命屈服的凌意撼动了西天的雷音寺。他追寻的,是这个龙女子远不可触碰的,甘愿化身坐骑,呆在他身边,如此陪伴便好。

十世轮回,一千年等待一个结果,魂飞魄散如何,这个世界有你不能到达的地方,有你不应到达的地方,有你一辈子也不会去到达的地方,你的世界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大,界限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可你却以为你可以去任何地方。

03

五百年沧海桑田,第一个赌注便是孙悟空,五百年,学了一身本事,勾尽生死薄,成了妖族领袖,引来了天庭无尽的屠杀。等到那一刹那,黑暗的天空突然被一道巨大的闪电划开,孙悟空一跃而起,将金箍棒直指向苍穹,"来吧"!那一刻被电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万年后仍凝固在传说之中。胜了又怎样,花果山毁了,再无一朵花,所有妖族在一片废墟之下苟且偷生。

孙悟空做了齐天大圣,因为他绝望了,作为妖他找不到出路,两次天界与妖界的大战死了千万妖精却什么都没有改变,他失去了希望,不想再当妖,要成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神。天庭桃园中遇到了紫霞,他给紫霞讲花果山的故事,后来紫霞只看到了了无生气的废墟,杨戬告诉紫霞悟空的真面目,却更加引来紫霞的怜爱,都是不甘心屈服于命运的人,不论杨戬、还是紫霞。悟空大闹天宫,捅破了天,砸碎了凌霄宝殿,横扫万千神灵,最后生擒投进了炼丹炉。三昧真火,万千雷罚,都不能湮灭一个不愿低头的灵魂,所谓不死身,就是一缕不灭的信念。

原来一生一世那么短暂,原来当你发现所爱的,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因为生命随时都会终止,命运是大海,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要尽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时候会到来,卷走一切希望与梦想。

紫霞的一句话,夺走了猴子最后的信念,两个通透的眸子渐渐暗淡了下去,不死的心也会绝望。

又是一个500年,江流儿变成了三藏,悟空戴上了金箍。三藏被六耳猕猴打死,悟空为了保存师傅的躯体不毁下地府,闯龙宫,六耳猕猴杀地府,毁龙宫,将500年前猴子做的事都做了一遍。六耳猕猴大闹天宫,猴子被如来欺骗,打死了六耳猕猴,一个是曾经要天下再无我战不胜之物的悟空,另一个是无法反抗天界掌握命运 ,而向命运屈服的齐天大圣。

当前世记忆纷纷涌入,猴子自杀了,是的,他宁愿死,也不肯输。
这世上真的有神灵不能掌握的命运。

04

书中对天蓬和悟净的描写满是悲剧。没有抗天的桀骜,在命运面前,却不服输。500年前猴子大闹天宫,天蓬因为扶起了所爱之人,被贬凡间成为一头猪,天蓬说:我虽然是只猪,但我,不,任,你,们,宰! 500年后,六耳猕猴大闹天宫,一头猪守着心爱的阿月淹没在捅破了天流入的火焰中……

因为500年前大闹天宫打破了琉璃盏,卷帘被贬入凡间,当用500年找到了最后一枚碎片,却无人在意500年忠心的服从,即使力量甚微,仍要勇敢一抗……

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田地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

这个赌约应该有了结果,佛不是虚空,是圆满, 江流儿死了,猴子否定了过去,紫霞、天蓬、阿月投入火海、沙僧碎了琉璃盏、小白龙再也见不到江流儿。按如来的法门,确实欲望尽毁,一片虚空。然而所有人都不想虚空,他们都在死前拼尽全力,求得圆满。所以,如来输了。

就如那句话:你要记住你是一个猴子,因此你不用学做神仙,你的本性比所有神明都高贵。

05

同作者序言,以此歌词作为结束:
  
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
如果坠落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
如果迷乱是苦,该开始还是结束
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

叩问,生命当如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