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录》笔记(25)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清】湛愚老人著

此事要绝学,要无为。学不绝,为不无,不得相应。人自有生来总被一切理路困累,若能破此障碍,自然通彻。不须急求知,求解。一求知解,即是悟后迷。

斯道至简至易,只在刻下一转移间便是。观自在,便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自若不在,便是有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佛,有所住是众生。

学与为,即心意识之窠窟也。今绝学无为,一无所用,如痴如呆,使心意识没处下手作崇,则此我即时显然超出,不必日久而后能见也。所以古德云:汝若要求道,无你用心处。原来用心则不是求道。真求道者,惟饥来吃饭困来睡而已矣。

绝学无为,乃大丈夫事,非寻常人所能测度。彼琐屑于理数之内者,终其身在功夫堆里,真可怜悯。斯道原来用功夫便不是,有杂想时便是用功夫于杂想,思量道理时便是用功夫于道理,保任此我时便是用功夫于此我。今都一齐推开,作一个无事闲人。要行便行,要坐便坐。

行善乃第一要紧进修之事。此理虽是固有现成之理,若非修善,再不能得。为善者日近于道,为恶者日远于大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