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的标志涵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作品以 “中国力量、继往开来”作为创意构想的原点,将庄重大气的数字12造型、辽宁拼音缩写LN造型、灵动优美的中华龙鸟造型以及动感有力的运动人形巧妙同构,图形简洁富张力,调性活泼具动感,色彩鲜明。
会徽标志中央的运动人形与抽象龙鸟形的结合,既聚焦于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昂首迈向胜利的幸福一刻,又定格于全民健身、民众挥舞彩带激情欢呼的热烈瞬间,更重要的是,将国人拼搏进取的精神面貌,及昂扬向上、积极创新、继往开来的品格完美呈现;代表着当代中国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十二运会会徽整体设计动感流畅,表现手法独树一帜。体块相生,凸显着中国力量的智慧;曲直相间,凝聚着继往开来的精神,明快的色彩烘托出时代感:红色代表的激情、黄色代表的朝气与蓝色代表的祥和相映成趣,将精彩全运、和谐全运的理念充分表达,突出时代气息和激情饱满的运动精神,灵感源自于国旗颜色的红色将体量感强,黄色腾飞的龙鸟似彩带,似河流,飞扬流淌;蓝色强调了和谐、创新、沿海大省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三位一体的色彩组合,不仅预示着国家美好的未来,更将运动精神、人文精神、时代精神完美呈现。
巧妙地融合本届全运特点、大胆创新成为本次设计的突破点。将时代性、时尚性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与运动精神、运动符号、文化符号、地区特色相融合,恰似万花筒般将中华盛事、体育盛会、民众盛典、文明胜景作出时尚化表达。凸显本次全运会的时代性主题和风貌,突出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发展。高扬创新进取、继往开来的中华之魂,新世纪、新活力、新梦想、新激情的时代语境呼之欲出。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宁宁”的创意灵感来源于具有“渤海明珠”美誉的斑海豹。斑海豹来自于渤海辽东湾。那里是斑海豹在我国主要的繁衍、栖息地;那里有成立于1997年的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那里有民间与政府联动、共同保护斑海豹栖息地的默契与信任;那里是怀抱辽东湾的东北唯一沿海省份、富有海洋文化底蕴的辽宁。
斑海豹(俗称海狗)属于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是唯一能在我国海域进行繁殖的海洋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水生动物价值。“宁宁”的名字取自“辽宁、安宁”。民间流传着“海狗把门”的传说。寓意守候一方平安与富庶。承办地辽宁,作为沿海大省,海岸线长度占全国的12%,是未来的东北亚航运中心;作为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接合部,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沿海经济的强势崛起为辽宁经济腾飞注入了澎湃动力。人们在欢呼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高起点、高水平的同时,保护环境与开发建设的和谐并举,正日益成为辽宁人共同关注的话题。斑海豹“宁宁”个性活泼、自信、友善、富有亲和力。圆圆的眼睛明亮而又朝气勃发;海蓝色源自大海,具有包容性和生命力;“宁宁”高举火炬,张开怀抱,发出热情洋溢的邀约,那是胸怀博大的辽宁人精神风貌的写照。饱含着辽宁人民对全运会的美好憧憬,对全国运动健儿的良好祝愿以及对来自于五湖四海宾朋的热诚欢迎。
第十二届全运会吉祥物征集活动从2011年5月26日开始,引起了社会的热切关注,各界人士竞相递交作品,共收到1070个作品,参与者来自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并有港澳台同胞的积极参与。辽宁省作为本届全运会的承办地,应征最为踊跃,共有781件作品。
2012年1月20日,鲁迅美术学院专家团队向组委会提交19件作品,其中6件是他们首先要向组委会推荐的作品。这些作品连同复评评选出的入围作品通过专家遴选、又经商标图形检索无雷同后,产生了8件吉祥物备选作品,这8件作品在报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审查、遴选后,产生了第十二届全运会吉祥物候选作品斑海豹“宁宁”,并上报国家体育总局审批。2012年3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复吉祥物设计方案斑海豹“宁宁”。
“宁宁”个性活泼、自信、友善、富有亲和力。圆圆的眼睛明亮而又朝气勃发;海蓝色源自大海,具有包容性和生命力;欢快乐观的性情,执着进取的热情,开拓创新的激情,勇于担当的豪情构成了辽宁人质朴美好的品格。
吉祥物设计团队主创人员、鲁迅美术学院赵璐博士说,选择斑海豹体现了辽宁各界重视海洋与保护环境和谐并重的社会共识。她说:“愿它陪伴大家享受全运会,伴随大家心灵的成长,意识到人类的强大源于对周围动植物和大自然的爱与包容。” 2013年3月25日,“十二运”志愿者标识发布仪式在沈阳奥体中心网球馆举行。
从2012年10月20日,“十二运”全国组委会启动志愿者标识、主题口号征集活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近5000件作品(其中标识作品450余件,口号作品4500余件),鲁迅美术学院平面设计青年志愿者创作团队创作的“志愿全运 心手相印”入选“十二运”志愿者标识;“志愿,让身影成为风景”等10件口号作品入选首批“十二运”志愿者宣传口号。 为提升此次选拔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活动特邀第十二届全运会开闭幕式仪式导演陈为丹、辽宁芭蕾舞团副团长吕萌、辽沈地区资深礼仪专家等组成评审组,评审严格按照选拔标准,通过形体展示、自我介绍、随机问答等环节,对选手进行面试。
陈为丹介绍,自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以来,累计报名者1000余人,经甄选共有338名选手进入初试。选拔活动现场,初试选手则必须通过信息确认、现场量体等环节方可进入面试。对于选手的选拔标准,陈为丹这样告诉记者:“此次选拔活动不同于选美大赛,评审组更关注选手在生活中积淀的特质,对选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我们的选手不仅要具备形象佳、身材棒、气质好和镜头感强等外在条件,还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等内在条件。”
评审组成员、辽宁芭蕾舞团副团长吕萌介绍,这次选拔活动实际仅是一次初试,这些“突围”选手若想取得“直通全运”的资格,日后还要完成好评审组为她们“量身定制”的功课。“将来,开闭幕式礼仪引导员这支第十二届全运会最靓丽的志愿者队伍,将成为‘运动生活观’的推广者、引领者、和践行者,在社会实践中演绎别样的精彩。” “V爱驿站”是第十二届全运会沈阳赛区城市志愿者服务站,简称V站。V站主要设置在沈城的重要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旅游景点、文化活动场所以及网络空间等区域,分为固定V站、合作V站、移动V站、网络V站四类模式。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V站由机构志愿者单位和志愿者团队单位共同管理,机构志愿者单位将全面负责V站的日常维护、项目管理和工作运行,志愿者团队单位负责建立一支具有相应能力素质、相对稳定的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志愿者的选拔、培训、上岗等有关管理协调工作,依托V站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十二运沈阳赛区城市志愿者将围绕V站广泛开展各项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确保城市有序运行,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十二运沈阳赛区志愿者形象大使、二炮文工团青年歌唱家金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V站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作为志愿者形象大使,要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的团队,更要把沈阳市志愿者积极向上、热情服务的精神传达出去。
万象城V站的志愿者杨媛媛是东北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她为记者详细介绍了V站里的各项服务设施,包括饮水机、书报架、急救药品、雨伞、手机加油站以及公交、地铁线路指引等等,她说:“成为一名V站志愿者她很荣幸,希望能够尽自己之力带动周围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为社会服务,为全运加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