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冠心病,冠心病患者运动、饮食注意事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3
【孙宏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为什么说散步是冠心病患者最好的运动?

美国著名的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轻快的步行如同其他形式的运动一样,是治疗情绪紧张理想的『解毒剂』,并能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准」。在众多运动中,散步是冠心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最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 散步可以缓解神经与肌肉的紧张,达到松弛镇静的功效。散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增加对心脏本身的氧气和血液供应,松弛血管的平滑肌,使血压明显下降,故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 冠心病患者容易合并焦虑忧郁情绪,对于此类人群,散步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改善兴奋和抑制过程,易使人感到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但是冠心病患者也需注意不可在饭后立即散步,进食后体内血液会处于高凝血性,容易形成血栓,饭后散步易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建议饭后休息1小时再散步。  

冠心病患者洗澡时需要注意什么?

洗澡相当于一次较强的体力劳动,加上浴室内热蒸气较多、相对缺氧,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另外洗澡时皮肤血管过分扩张,积存了较多的血液,容易引起脑缺血,进一步甚至可导致晕厥。如果感到心悸、胸闷,应立即停止洗浴,注意保暖,及时到通风地点,适量饮水,保证一定的血容量。如果家属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应立即送至医院就诊。 此外,冠心病患者洗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温控制在40℃以内,最好与体温接近,不宜进行过热的桑拿浴、蒸气浴。 洗浴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洗浴时大量出汗,血容量骤减,可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中风危险。 不要在过饱或者过度饥饿时洗澡。饥饿时洗澡加重了体能消耗,而饱餐本身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另一方面饱食后胃膨胀、横膈上移,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可诱发心绞痛发作。
【孙宏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为什么说散步是冠心病患者最好的运动?

美国著名的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剂」,「轻快的步行如同其他形式的运动一样,是治疗情绪紧张理想的『解毒剂』,并能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准」。在众多运动中,散步是冠心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最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 散步可以缓解神经与肌肉的紧张,达到松弛镇静的功效。散步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增加对心脏本身的氧气和血液供应,松弛血管的平滑肌,使血压明显下降,故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 冠心病患者容易合并焦虑忧郁情绪,对于此类人群,散步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改善兴奋和抑制过程,易使人感到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但是冠心病患者也需注意不可在饭后立即散步,进食后体内血液会处于高凝血性,容易形成血栓,饭后散步易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建议饭后休息1小时再散步。  

冠心病患者洗澡时需要注意什么?

洗澡相当于一次较强的体力劳动,加上浴室内热蒸气较多、相对缺氧,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另外洗澡时皮肤血管过分扩张,积存了较多的血液,容易引起脑缺血,进一步甚至可导致晕厥。如果感到心悸、胸闷,应立即停止洗浴,注意保暖,及时到通风地点,适量饮水,保证一定的血容量。如果家属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应立即送至医院就诊。 此外,冠心病患者洗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温控制在40℃以内,最好与体温接近,不宜进行过热的桑拿浴、蒸气浴。 洗浴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洗浴时大量出汗,血容量骤减,可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中风危险。 不要在过饱或者过度饥饿时洗澡。饥饿时洗澡加重了体能消耗,而饱餐本身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另一方面饱食后胃膨胀、横膈上移,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可诱发心绞痛发作。

冠心病患者排便应该注意什么?

不少人有晨起就去排便的习惯,清晨刚刚起床的时候,是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最为活跃的时刻,最易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起床后动作不要过于激烈,从平卧到坐起,再到站立,都应该「慢半拍」。此时去排便,也要慢慢蹲下去,慢慢站起来,徐徐图之,切忌用力。 如果发生便秘,排便时用力不当,将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使得心脏负荷急剧增加,当心肌供氧不足时,可诱发心绞痛,甚至引起心肌梗塞或猝死。 因此,有便秘问题的冠心病患者最好先从调整饮食结构入手,多喝水,使肠腔内保持足够的水分以软化大便,进食高纤维、高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润滑肠道和通便的食物如蜂蜜、核桃仁等。 可以考虑在马桶周围安装扶手,便于老人起坐。

冠心病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吗?

冠心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特别是心肌梗塞患者在发病早期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卧床休息对其康复有一定益处。因为安静休息时,基础代谢降低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卧床休息心脏负荷减少,促进心肌供氧和耗氧达到平衡,可避免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安静时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可防止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但卧床休息也并非在床上丝毫不动,在病后2周左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在床上活动,以后过渡到床下活动。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床边、室内、室外逐步增加活动范围及活动量。 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不建议长期卧床休息,长期卧床将使患者的活动能力逐渐丧失,引起肌肉的废用性萎缩。且长期卧床会使血黏度增高,加之下肢活动减少,容易导致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一步导致肺栓塞形成。 患者长期卧床还可以导致胃肠道蠕动减少,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长期卧床还会影响呼吸功能,使肺通气功能降低,导致坠积性肺炎和局限性肺塌陷。此外,长期卧床还易导致褥疮感染。

冠心病患者是否能外出旅行?

旅行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大有好处。冠心病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出门旅行。但旅游前,应到医院做一次心脏全面检查,做心功能状况评估,经医生确认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时方可进行旅游。 旅游地点也应选择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旅游区,不宜选择日照过于强烈或过于潮湿、炎热的景点。旅途中避免过度疲劳,每日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休息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排程不宜紧张,路途最好不要太远,活动强度不宜过大。旅行过程中避免情绪过于紧张或激动。 冠心病患者外出旅行时除了随身携带自己常用药之外,还要带上氟呱酸、茶苯海明等急救药,外出时急性胃肠炎及晕车常易发生,如不及时纠正,极易诱发心绞痛。一旦发病,在口服药物情况下如仍不得缓解应立即就诊,切勿带病旅游。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饮食习惯的好坏与冠心病存在很大的关联性,遵循合理的饮食原则很有必要。 第一,饮食要清淡,避免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含胆固醇的食物多为动物性食物,可用豆制品替代,这样既减少了胆固醇的摄入量,又提供了优质的植物蛋白。 第二,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粗粮之中,其中,豆类比米类的膳食纤维含量高。但是,老年人肠胃功能减退,粗粮吃多了不易消化,过多的膳食纤维还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第三,减少钠盐摄入量。由于高血压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控制血压在预防冠心病方面有特殊的意义。 第四,戒菸限酒。 第五,不要吃得过饱。饱餐后,消化道对供血的需求增加,心脏的排血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的负荷也增加,所以,冠心病患者吃饭七八成饱即可。

适当饮酒是否能预防冠心病?

啤酒作为液体面包,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胺基酸,受到大家的喜爱,合理饮用能促进胃酸的分泌,增进胃肠对营养的吸收。研究发现,适度饮用啤酒者与滴酒不沾者相比,其心脏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反而降低。 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并不推荐饮酒作为预防冠心病的措施,因为饮酒对心血管系统利少弊多。一般烈性酒其酒精浓度较高,长期或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和肝脏的负担,可直接损伤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加重或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增加猝死发生率。而且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促进儿茶酚胺的释放,使交感神经兴奋, *** 冠状动脉上的α-肾腺上素能受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 美国心脏病学会建议的适量饮酒剂量为每天大约15克,大致相当于6%酒精浓度的啤酒250毫升。在这个适量饮酒的前提下,饮酒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气候寒冷的天气或冬末春初时节,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就相应增加。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气候变化,秋冬季交替或者春夏季交替的时候,温度湿度的反差很大,这时人的交感神经都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这会使心脏运动加快,易诱发冠心病。因此,告诫所有冠心病患者,在气候变化较大的时节,一定注意保养。 首先要注意预防感冒,感冒会导致炎症因子活跃,影响血液黏稠度和血管收缩,使得血液运行不畅通,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脏病。 其次,不要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脑疾病。 本文摘自《和心脏专家谈心:你所不知道的心脏大小事》/孙宏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大都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