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0-06-26
注荼迦尊者:十六罗汉之最后一名。
第2个回答 2010-06-27
五百几果阿罗汉都是小乘
自私自利
死水不藏龙
佛也不管了以后不讲声闻乘
只讲菩萨乘一佛乘
第3个回答 2010-07-01
五百罗汉第肆佰玖拾捌尊
注荼迦尊者,住持轴山中,十六罗汉中之看门罗汉。《法住记》,将尊者列于十六罗汉之第十六位,西藏所传者,则列尊者于第十一位。
尊者本为舍卫城婆罗门之子,半讬迦(十六罗汉第十位)之弟。禀性鲁钝,凡学习之教法,通过即忘,故时人称之为“愚路”。其后,佛陀教示简短之“拂尘除垢”一语,令其其拂拭诸比丘之鞋履时反复念诵,逐渐除业障,某日忽然开悟而证得阿罗汉果。证悟后,具大神通,能示现各种形象,尝现大神力为六群比丘说法。至后世,一般咸信他与其一千六百阿罗汉眷属共住于持轴山,护持正法,饶益有情。他到人家化缘,常用拳头拍门以惊动屋内人出来布施。后来,佛祖赐他一根锡杖,教他化缘时在人家门前摇动,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施,这锡杖后来成为和尚的禅杖。
贯休大师所画之尊者,侧坐于古树窝中。左手提起,手指稍屈,右手执扇放右腿上。眉骨突出,额头隆起。苏东坡赞曰:“以口说法,法不可说。以手云人,手去法灭,生灭之中,自然真常,是故我法,不离色声。
注荼迦,又作周利盘特,周离般他伽、拘利盘特、租查巴纳塔嘎等。意为“小路”、“小路边生”、“蛇奴”等。此尊可与第77尊周利盘特尊者、第322尊周陀婆尊者同尊,可互参。
注荼半托迦尊者还有很多的神通和恩德,其中一部分如下述。据说众生无论处于任何的境况,只要尊者出场,他者可以获得尊者的佑护而安然无恙。例如众生处在色欲之火、敌恨之火和愚痴之火中;处在希看伤害他人的思想意念中;处在背运的时候;处在深受烦恼和痛苦折磨的时候;处在思想波动烦乱的时候;处在以异道抵触佛法的时候;以及产生误见的时候。注荼半托迦尊者还能帮助众生控制自己的感官,比如可以将痛源移开,要吧摆脱意外的伤害。
注荼半托迦尊者的生平
注荼半托迦出生在古印度室罗伐悉底城一个婆罗门家庭。这家的妻子生有很多孩子,但只有一个孩子活了下来。当婆罗门的妻子又一次怀孕时,她决定再次服从一个老妇人给她的劝告。在上一次。婆罗门妻子生孩子的时候,她服从了老妇人的指导,孩子才活下来了。那孩子就是后来的半托迦尊者。这次生产时,婆罗门的妻子仍按老妇人说的,给刚出生的孩子包上白布,嘴里放上融化的奶油;由一位少女将孩子抱到行人稠密的十字路口,经过僧人和婆罗门眼前进要跪拜在地。又对抱孩子的少女说,假如在太阳落山的时候,这婴儿还活着,就把他带回家来;假如孩子死了,就把他丢弃。
没想到那位抱孩子的少女非常懒,她没有走到人稠密的十字路口,而是来到了一条小路,那条路上既看不见僧人也看不见婆罗门。就在此时,时时刻刻都在广济众生,为救济众生而创造机缘的释迦牟尼佛专程来到这条路上。少女看见了僧人,就按主人以前吩咐的话给佛陀行了礼。释迦牟民佛祝福这个孩子说:“愿这个孩子长寿!愿这个孩子完成父母修法的意愿。”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这个孩子仍然活着,于是,少女就把他抱回家往。后来给孩子命名为注荼半托迦。
孩子长大后,却显得非常迟钝。当有人给他教“悉达摩”的发意时,就是学不会。给他教“悉达”时奉承忘了“摩”;教“摩”时,忘前边的“悉边”。他的老师对注荼半托迦的父母说,他宁愿往教很多其他的婆罗门人家的孩子,也不愿把时间花在这一个学生身上。
此后,注荼半托迦的父母把两个孩子送到一位吠陀教遇那里。在那儿,老师又教他念“奥玛普”几个字母,但也学不会,教师非常恼火,对他的父母说:“你的那一个儿子半托迦,学什么都非常快。但这个孩子学什么都学不进往,你还是另请高明吧!”由于注荼半托智力迟钝,又由于他是少女抱到小路上活下来的,所以注荼半托迦又称“拉群巴”(小路)。
有一天,两个孩子的父亲病危在床,他对儿子半托迦说,不要为他的死难过,要好好照顾弟弟。说过错后就往世了。
后来,哥哥半托迦断尽尘缘成了僧人,弟弟的生计就艰难起来。
一天,圣者半托迦和其他的人结伴到室罗伐悉底城往朝拜释迦牟尼佛。一大群人赶往看看半托迦一行。注荼半托迦心想:“假如这些人前往的话,我也随他们往吧。”于是也就进进人群中,恰好被哥哥半托迦看见,半托迦问注荼半托迦道:“你现在以什么为生呢?”
注荼半托迦回答:“无以为生,生活异常艰难。”
半托迦又问:“你想出家为僧吗?”
“像我这样的愚笨之人,还能出家为僧?”注荼半托迦惊奇地问。
因兄弟如此发问,半托迦就想法找亲弟弟注荼半托迦是否具有出家为僧的善缘的可能性。最后,他觉得弟弟表示要奉习佛法的良好愿看是否能行故里通还要取决于他这个做哥哥的,于是对注荼半托迦说:“习学佛法不分高低种姓、贵贱和智力高下,最重要的是遵循佛陀原教义,并付诸实践。假如你真心诚意地想成为僧人,那么你就能做到。”
注荼半托迦回答说:“那太好了,我真是想出家为僧。”于是,应注荼半托迦的请求,半托迦导引弟弟进了空门,又教给他如何尊奉空门戒律。到了一定的年龄,注荼半托迦成了一名比丘。
此后,半托迦教给注荼半托迦如下一段经文:
不做身之恶业、语之恶业和意之恶业;
通晓万物皆幻变之理、寻求解脱;
时刻警觉,不使意念失控;
不要沾染导致你苦难的因缘。
可是过往了三个月,固然半托迦努力帮助他记忆,但如同强按牛头不吃草,注荼半托迦还是没有学会这段经文。
夏日静修后的一天,半托迦带着他的弟子中最愚笨的一位,也就是弟弟注荼半托迦,来到六群比丘处,带到一个叫邬难陀的位人眼前。邬难陀让他回到启蒙导师那儿往,并让他背诵经文。听了邬难陀的话,注荼半托迦走到哥哥半托迦这力,将哥哥作为导师。半托迦以为,以他自己作导师是出于注荼半托迦的主意。转念一想,他知道提出这种要求是注荼半托迦受人指使的。他心里思谋是否应该用善言相劝的方未能或者用斥骂和责难。这样,半托迦拧着弟弟的脖子,把他拖到(礻氏)陀林的外边,说:“你是如此愚笨,这样怎么可能成为个僧人,走吧!”
注荼半托迦伤心地想道:“现在我既不是一个僧人,也不是一个婆罗门子!”于是坐在那儿哭了起来。
其时,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知道该是他出面的时候了。于是,佛陀走到注荼半托迦跟前说:“注荼半托迦,你为什么哭呢?”
“我的修法导师责骂了我。”注荼半托迦回答。
释迦牟尼佛对他说:“得到圣贤的责骂双得到凡人的赞扬要好得多。”如此解说之后,佛陀告诉注荼半托迦,要他往找自己的主随从阿难陀,让阿难陀教化他。
可是,事实也证实阿难陀同样难以完成这个任务。他对释迦牟尼佛说:“上师,我侍奉您,遵循您的教法,并为众人导示佛法之路,但我教化不了注荼半托迦。”
此后,佛陀自己向注荼半托迦说法,教给他两条戒语:“从尘世解脱,从污浊不纯之中解脱!”但注荼半托迦甚至连这两条戒语都记不住。
释迦牟尼知道,注荼半托迦之所以如此愚笨,是由于前世所作恶业的报应,所以应该首先除掉这些业果,习学佛法才能奏效。释迦牟尼佛问注荼半托迦道:“注荼半托迦,你能洗一下众比丘穿脏的鞋吗?”
第4个回答 2010-06-30
即半托迦尊者,半托迦尊者手托经书,结跏趺坐于岩石上。祥云问有着印度僧装的尊者携眷属前往上方三十三天传播佛法,那里有天神送给尊者的礼物——被称作“花蕊”的美丽岩宫。上界有大孔雀佛母和萨迦五祖之第二祖索南孜摩。
据佛经记载,半托迦住在三十三天,据说这个居处是三十三天神送给他的。又有文献说他住在持双山(梵语音译逾健罗山,为大金山第一重山,是出现日月的山顶,有一双岩石如车轭,故名,又称持轭山或持轴山)。根据释尊的旨意,他和900名那迦希尊者阿罗汉一起居住,共同护持佛法。他的形象标志是左手持经书,右手作说法印。
半托迦尊者的标志,左手所持经书和右手说法手印意思是实现释迦牟尼化蝗教法,唤起慈悲心,向众生传播佛法。
据说看到、触摸到或者知道经书内容的信徒都能够获得基于各种学科知识之上的自信力;还可以获得透悟佛法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照亮愚痴造成的黑暗;还可以帮助信徒消除因偏主佛法所做的恶业;还能为信徒提供修习佛法的机会;提供信奉和实践大乘教法的机缘。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信徒还可以从尊者左手所持的经书获取其他的恩泽。
对于那些看见、触摸到或者观想尊者右手说法手印的信徒,要吧增长智慧;有缘听佛讲述三皈依之奥义;赋于正见,荡涤所有误见;有看见佛的机缘;在学法过程中有上师指引。信徒还可以获得如下的卓识:他们可以望远意识到瞬息万变的外物实质上是空无的、无益的,由此而生厌离之心。同时心中涌起下世早绝尘缘出家为僧的愿望,而且这个愿望可以毫无阻碍地兑现。所有希望将自己的一生献于佛法的学习、实践和观修“三宝”的人,只要崇拜半托迦尊者,向尊者祈祷,就会实现他们的愿望。
半托迦尊者出生于古印度室罗伐悉底城一婆罗门家庭。婆罗门夫妇先前的孩子刚一出生都死去了。当婆罗门的妻子再次怀孕的时候,一想到腹中的婴儿大概和她以前生的几个孩子一样要面临厄运,她心中就充满了痛楚。一位老妇人看到她悲作的样子就问她为什么啼哭,婆罗妻子向老妇人叙述了她悲痛的缘由。老妇人听了以后告诉她说,当孩子即将出生时,派人去叫她,说她有办法救这个孩子的性命。
当婆罗门妻子要生孩子的时候,她观、马上派人去请那位老妇人。来了以后,老妇为了驱除引起孩子病患的邪祟,把孩子用白布包好,在嘴里放上酥油,让一位年轻的女仆抱着他到一处人马繁尽可杂的十字路口去。并告诉女仆,路上碰见僧人要表示敬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如果这个孩子还活着,就把他抱回家来;如果孩子死了,就把他丢弃掉。
于是,这个女仆把婴儿抱到一处马繁杂的十字路口。向过往的僧人和婆罗门表示了敬意,他们依次为这个孩子祝福,祝愿他日后长寿,了却他父母的心愿。然后,女仆又把婴孩抱到靠近释迦牟尼所居丛林旁的一条路上。恰在此时,佛陀走了过来,女仆便向他表示了敬意,佛陀释迦牟尼也为孩子祝福:“祝愿这个孩子长寿,但愿他实现父母的意愿!”
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婴儿还活着,女仆就把他抱回家去。孩子的父母见孩子平安无事,心里非常高兴。
孩子长大以后,接受传统的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成为一名教授上百名婆罗六弟子的教师和学者。
此后的一天,半托迦正在靠近陀林的一棵树下教授婆罗门弟子,释迦牟尼佛的两个弟子舍利子和目犍连正好从库萨拉返回室罗伐悉底。当地的很多人都前看望他们。半托迦问那些人干什么去,回答说要去拜访佛陀的“二胜”弟子。半托迦说:
“这两个人放弃她们高贵的种姓,成了乔达摩(释迦牟尼别名)的弟子,去拜访他们,有这个必要吗?”
他的弟子中有一位已皈依了佛法。他对半托迦说:
“先生,您不能那么说。‘二胜’是两位大圣者,如果您得到他们的教法指导,一定会即刻心生信仰。”
半托迦想了想学生所说话,觉得还是有必要去探个虚实,就决定在课后找个时间去一趟。正好他的弟子都出外寻找合适的木材作祭祀仪式中的供品,给了他一个机会,半托迦就起身去拜访舍利子和目犍连。当他走近丛林门口时,看见门口走过一位比丘。半托迦请比丘为他讲述佛陀释迦牟尼的教法。比丘答应了,为他讲授了业力之法。因时间紧迫,半托迦对比丘说:
“现在没有时间再谈了,我还有事要做,况且我也不能打扰您,所以不得不和您告别,抽时间还会来的。”
在另一次课余间歇时间,半托迦又来到丛林,碰到了上次为他讲授十二缘起支和如何从轮回之苦中解脱的那位比丘。半托迦心生信仰,向比丘表达了希望出家为僧的愿望。又补充说,像他这样有名望的人,到时候最好秘密地出家为僧。于是,比丘将他带到一个隐秘的处所,进地了出家仪式。
在半托迦成为比丘以后,他必须选择比丘完成的两门课程之一。一是学习佛法,一是在断除尘念之后修习佛法。半托迦同时去完成这两种课程。白天,他学习佛陀的教法,获得了基于智慧的自信力;夜晚,他实践教法,及是地获得了阿罗汉位。半托迦说:
“我已经获得了圣者位,现在我必须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向他表示敬意。”
此后,半托迦和他的弟子前往室罗伐悉底,向佛陀表示了忠诚和信仰。
为了报答释迦牟尼佛,半托迦尊者用最适合个人的方式使很多人皈依了佛法,使自己的弟子也皈依了佛法,并将他们剃度出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