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朝到清朝的皇帝及称谓,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高悬赏!!

例如
杨坚—隋文帝 建立隋朝

七年级毕业考试用的!!速求!高悬赏!!

第1个回答  2010-07-09
隋(581—618) 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文帝(杨坚) 开皇(20) 辛丑二 581 仁寿(4) 辛酉 601
炀帝(杨广) 大业(14) 乙丑 605 恭帝(杨侑) 义宁(2) 丁丑十一 617
唐(618—907)
高祖(李渊) 武德(9) 戊寅五 618
太宗(李世民) 贞观(23) 丁亥 627
高宗(李治) 永徽(6) 庚戌 650 显庆(6) 丙辰 656 龙朔(3) 辛酉三* 661 麒德(2) 甲子 664 乾封(3) 丙寅 666 总章(3) 戊辰三 668 咸亨(5) 庚午三 670 上元(3) 甲戌八 674 仪凤(4) 丙子十一 676 调露(2) 己卯六 679 永隆(2) 庚辰八 680 开耀(2) 辛巳九 681 永淳(2) 壬午二 682 弘道(1) 癸未十二 683
中宗(李显又名哲) 嗣圣(1) 甲申 684
睿宗(李旦) 文明(1) 甲申二 684
武后(武瞾) 光宅(1) 甲申九 684 垂拱(4) 乙酉 685 永昌(1) 己丑 689 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 载初**(1) 庚寅正 690 天授(3) 庚寅九 690 如意(1) 壬辰四 692 长寿(3) 壬辰九 692 延载(1) 甲午五 694 证圣(1) 乙未 695 天册万岁(2) 乙未九 695 万岁登封(1) 丙申腊 696 万岁通天(2) 丙申三 696 神功(1) 丁酉九 697 圣历(3) 戊戌 698 久视(1) 庚子五 700 大足(1) 辛丑 701 长安(4) 辛丑十 701
中宗(李显又名哲)复唐国号 神龙(3) 乙巳 705 景龙(4) 丁未九 707
睿宗(李旦) 景云(2) 庚戌七 710 太极(1) 壬子 712 延和(1) 壬子五 712
玄宗(李隆基) 先天(2) 壬子八 712 开元(29) 癸丑十二 713 天宝(15) 壬午 742
肃宗(李亨) 至德(3) 丙申七 756 乾元(3) 戊戌二 758 上元(2) 庚子闰四 760 —(1)*** 辛丑九 761
代宗(李豫) 宝应(2) 壬寅四 762 广德(2) 癸卯七 763 永泰(2) 乙巳 765 大历(14) 丙午十一 766
德宗(李适) 建中(4) 庚申 780 兴元(1) 甲子 784 贞元(21) 乙丑 785
顺宗(李诵) 永贞(1) 乙酉八 805
宪宗(李纯) 元和(15) 丙戌 806
穆宗(李恒) 长庆(4) 辛丑 821
敬宗(李湛) 宝历(3) 乙巳 825
文宗(李昂) 宝历 丙午十二 826 大(太)和(9) 丁未二 827 开成(5) 丙辰 836
武宗(李炎) 会昌(6) 辛酉 841
宣宗(李忱) 大中(14) 丁卯 847
懿宗(李漼) 大中 己卯八 859 咸通(15) 庚辰十一 860
僖宗(李儇) 咸通 癸巳七 873 乾符(6) 甲午十一 874 广明(2) 庚子 880 中和(5) 辛丑七 881 光启(4) 乙巳三 885 文德(1) 戊申二 888
昭宗(李晔) 龙纪(1) 己酉 889 大顺(2) 庚戌 890 景福(2) 壬子 892 乾宁(5) 甲寅 894 光化(4) 戊午八 898 天复(4) 辛酉四 901 天佑(4) 甲子闰四 904
哀帝(李拀) 天佑**** 甲子八 904 * 辛酉三月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久视元年十月复用夏正,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本表在这段期间内干支后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历,各年号的使用年数也是按照周历的计算方法。 ***此年九月以后去年号,但称元年。 ****哀帝即位未改元。
五代(907—960)

后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温、全忠) 开平(5) 丁卯四 907 乾化(5) 辛未五 911 龙德(3) 辛巳五 921
末帝(朱瑱) 乾化 癸酉二 913 贞明(7) 乙亥十一 915
后唐(921—936)
庄宗(李存勖) 同光(4) 癸未四 923
明宗(李亶) 天成(5) 丙戌四 926 长兴(4) 庚寅二 930
闵帝(李从厚) 应顺(1) 甲午 934
末帝(李从珂) 清泰(3) 甲午四 934
后晋(936—947)
高祖(石敬塘) 天福(9) 丙申十一 936
出帝(石重贵) 天福* 壬寅六 942 开运(4) 甲辰七 944
* 出帝即位未改元。
后汉(947—950)
高祖(刘暠,本名知远) 天福* 丁未二 947
隐帝(刘承佑)** 乾佑 戊申二 948 乾佑(3) 戊申 948
* 后汉高祖即位,仍用后晋高祖年号,称天福十二年。 ** 隐帝即位未改元。
后周(951—960)
太祖(郭威) 广顺(3) 辛亥 951 显德(7) 甲寅一 954
世宗(柴荣) 显德* 甲寅一 954
恭帝(柴宗训) 显德 己未六 959 * 世宗、恭帝都未改元。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
太祖(赵匡胤) 建隆(4) 庚申 960 乾德(6) 癸亥十一 963 开宝(9) 戊辰十一 968
太宗(赵炅,本名匡义,又名光义) 太平兴国(9) 丙子十二 976 雍熙(4) 甲申十一 984 端拱(2) 戊子 988 淳化(5) 庚寅 990 至道(3) 乙未 995
真宗(赵恒) 咸平(6) 戊戌 998 景德(4) 甲辰 1004 大中祥符(9) 戊申 1008 天禧(5) 丁巳 1017 乾兴(1) 壬戌 1022
仁宗(赵祯) 天圣(10) 癸亥 1023 明道(2) 壬申十一 1032 景佑(5) 甲戌 1034 宝元(3) 戊寅十一 1038 康定(2) 庚辰二 1040 庆历(8) 辛巳十一 1041 皇佑(6) 己丑三 1049 至和(3) 甲午 1054 嘉佑(8) 丙申九 1056
英宗(赵曙) 治平(4) 甲辰 1064
神宗(赵顼) 熙宁(10) 戊申 1068 元丰(8) 戊午 1078
哲宗(赵煦) 元佑(9) 丙寅 1086 绍圣(5) 甲戌四 1094 元符(3) 戊寅六 1098
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1) 辛巳 1101 崇宁(5) 壬午 1102 大观(4) 丁亥 1107 政和(8) 辛卯 1111 重和(2) 戊戌十一 1118 宣和(7) 己亥二 1119
钦宗(赵桓) 靖康(2) 丙午 1126
南宋(1127—1279)
高宗(赵构) 建炎(4) 丁未五 1127 绍兴(32) 辛亥 1131
孝宗(赵昚) 隆兴(2) 癸未 1163 乾道(9) 乙酉 1165 淳熙(16) 甲午 1174
光宗(赵敦) 绍熙(5) 庚戌 1190
宁宗(赵扩) 庆元(6) 乙卯 1195 嘉泰(4) 辛酉 1201 开禧(3) 乙丑 1205 嘉定(17) 戊辰 1208
理宗(赵昀) 宝庆(3) 乙酉 1225 绍定(6) 戊子 1228 端平(3) 甲午 1234 嘉熙(4) 丁酉 1237 淳佑(12) 辛丑 1241 宝佑(6) 癸丑 1253 开庆(1) 己未 1259 景定(5) 庚申 1260 度宗(赵禥) 咸淳(10) 乙丑 1265 恭帝(赵显) 德佑(2) 乙亥 1275 端宗(赵昰) 景炎(3) 丙子五 1276 帝昺(赵昺) 祥兴(2) 戊寅五 1278
[编辑本段]辽
[耶律氏](907—1125) 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太祖(耶律阿保机) —(10) 丁卯 907 神册(7) 丙子十二 916 天赞(5) 壬午二 922 天显(13) 丙戌二 926 太宗(耶律德光) 天显* 丁亥十一 927 会同(10) 戊戌十一 938 大同(1) 丁未二 947 世宗(耶律阮) 天禄(5) 丁未九 947 穆宗(耶律璟) 应历(19) 辛亥九 951 景宗(耶律贤) 保宁(11) 己巳二 969 (5) 己卯十一 979 圣宗(耶律隆绪) 乾亨 壬午九 982 统和(30) 癸未六 983 开泰(10) 壬子十一 1012 太平(11) 辛酉十一 1021 兴宗(耶律宗真) 景福(2) 辛未六 1031 重熙(24) 壬申十一 1032 道宗(耶律洪基) 清宁(10) 乙未八 1055 咸雍(10) 乙巳 1065 大(太)康(10) 乙卯 1075 大安(10) 乙丑 1085 寿昌(隆)(7) 乙亥 1095 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统(10) 辛巳二 1101 天庆(10) 辛卯 1111 保大(5) 辛丑 1121 *太宗即位未改元
[编辑本段]金
[完颜氏](1115—1234) 太祖(完颜旻,本名阿骨打) 收国(2) 乙未 1115 天辅(7) 丁酉 1117 太宗(完颜晟) 天会(15) 癸卯九 1123 熙宗(完颜亶) 天会* 乙卯一 1135 天眷(3) 戊午 1138 皇统(9) 辛酉 1141 海陵王(完颜亮) 天德(5) 己巳十二 1149 贞元(4) 癸酉三 1153 正隆(6) 丙子二 1156 世宗(完颜雍) 大定(29) 辛巳十 1161 章宗(完颜璟) 明昌(7) 庚戌 1190 承安(5) 丙辰十一 1196 泰和(8) 辛酉 1201 卫绍王(完颜永济) 大安(3) 己巳 1209 崇庆(2) 壬申 1212 至宁(1) 癸酉五 1213 宣宗(完颜珣) 贞佑(5) 癸酉九 1213 兴定(6) 丁丑九 1217 元光(2) 壬午八 1222 哀宗(完颜守绪) 正大(9) 甲申 1224 开兴(1) 壬辰一 1232 天兴(3) 壬辰四 1232 * 熙宗即位未改元。
[编辑本段]元
[孛儿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 —(22) 丙寅 1206 拖雷(监国) —(1) 戊子 1228 太宗(~窝阔台) —(13) 己丑 1229 乃马真后(称制) —(5) 壬寅 1242 定宗(~贵由) —(3) 丙午七 1246 海迷失后(称制) —(3) 己酉三 1249 宪宗(~蒙哥) —(9) 辛亥六 1251 世祖(~忽必烈) 中统(5) 庚申五 1260 至元(31) 甲子八 1264 成宗(~铁穆耳) 元贞(3) 乙未 1295 大德(11) 丁酉二 1297 武宗(~海山) 至大(4) 戊申 1308 仁宗(~爱力育黎拔力八达) 皇庆(2) 壬子 1312 延佑(7) 甲寅 1314 英宗(~硕德八剌) 至治(3) 辛酉 1321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泰定(5) 甲子 1324 致和(1) 戊辰二 1328 天顺帝(~阿速吉八) 天顺(1) 戊辰九 1328 文宗(~图帖睦尔) 天历(3) 戊辰九 1328 明宗(~和世喇)* 己巳 1329 至顺(4) 庚午五 1330 宁宗(~懿璘质班) 至顺 壬申十 1332 顺帝(~妥懽帖睦尔) 至顺 癸酉六 1333 元统(3) 癸酉十 1333 (后)至元(6) 乙亥十一 1335 至正(28) 辛巳 1341 * 明宗于己巳(1329)正月即位,以文宗为皇太子。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复位。
[编辑本段]明
(1368—1644) 太祖(朱元璋) 洪武(31) 戊申 1368 惠帝(朱允炆) 建文(4)* 己卯 1399 成祖(朱棣) 永乐(22) 癸未 1403 仁宗(朱高炽) 洪熙(1) 乙巳 1425 宣宗(朱瞻基) 宣德(10) 丙午 1426 英宗(朱祁镇) 正统(14) 丙辰 1436 代宗(朱祁钰)(景帝) 景泰(8) 庚午 1450 英宗(朱祁镇) 天顺(8) 丁丑一 1457 宪宗(朱见深) 成化(23) 乙酉 1465 孝宗(朱佑樘) 弘治(18) 戊申 1488 武宗(朱厚燳) 正德(16) 丙寅 1506 世宗(朱厚熜) 嘉靖(45) 壬午 1522 穆宗(朱载垕) 隆庆(6) 丁卯 1567 神宗(朱翊钧) 万历(48) 癸酉 1573 光宗(朱常洛) 泰昌(1) 庚申八 1620 熹宗(朱由校) 天启(7) 辛酉 1621 思宗(朱由检) 崇祯(17) 戊辰 1628 *建文4年时成祖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35年。

[爱新觉罗氏](1616—1911) 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太祖(~努尔哈赤) 天命(11) 丙辰 1916 太宗(~皇太极) 天聪(10) 丁卯 1627 崇德(8) 丙子四 1636 世宗(~福临) 顺治(18) 甲申 1644 圣宗(~玄烨) 康熙(61) 壬寅 1662 世宗(~胤禛) 雍正(13) 癸卯 1723 高宗(~弘历) 乾隆(60) 丙辰 1736 仁宗(~颙琰) 嘉庆(25) 丙辰 1796 宣宗(~旻宁) 道光(30) 辛巳 1821 文宗(~奕詝) 咸丰(11) 辛亥 1851 穆宗(~载淳) 同治(13) 壬戌 1862 德宗(~载湉) 光绪(34) 乙亥 1875 ~溥仪 宣统(3) 己酉 1909
第2个回答  2010-06-26
隋朝:
开国 杨坚 统一全中国结束了长达286年之久的南北朝时代
大隋高祖文皇帝 隋文帝 杨坚 年号:开皇、仁寿(581-605)
大隋世祖明皇帝 隋炀帝 杨广 年号:大业(604-617)
大隋世宗成皇帝 隋成帝 杨昭 【隋恭帝追崇】
大隋世宗恭皇帝 隋恭帝 杨侑 年号:义宁(617-618)
闭国 皇泰帝杨侗618—619年在位2年
唐朝:
开国 高祖李渊618—626年在位9年
李世民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太宗 在位626——649(23年)
李治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高宗 在位649——683(34年)
李显 (又名李哲)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中宗 在位683——684(1年)705——710(5年)
李旦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第四代 在位684——690(6年)710——712(2年)
武曌 则天顺圣皇后 第三代 在位690——705(15年)
李重茂 少帝 在位710(十天)
李隆基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玄宗 712——756(44年)
李亨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肃宗 756——762(6年)
李豫 睿文孝武皇帝 代宗 762——779(17年)
李适 神武圣文皇帝 德宗 779——805(26年)
李诵 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顺宗 805(1年)
李纯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宪宗 805——820(15年)
李恒 睿圣文惠孝皇帝 穆宗 820——824(4年)
李湛 睿武昭愍孝皇帝 敬宗 824——826(2年)
李昂 元圣昭献孝皇帝 文宗 826——840(14年)
李炎 至道昭肃孝皇帝 武宗 840——846(6年)
李怡 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宣宗 846——859(13年)
李漼 昭圣恭惠孝皇帝 懿宗 859——873(14年)
李儇 惠圣恭定孝皇帝 僖宗 873——888(15年)
李晔 圣穆景文孝皇帝 昭宗 888——904(16年)
闭国 哀帝李柷 昭宣光烈孝皇帝 904—907年在位4年
南唐:
李煜 一个干错了行的诗人皇帝937-978南唐最后一位皇帝

北宋:
开国 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统一全中国结束了73年的五代十国时代
闭国 钦宗赵桓1125—1127年在位2年
南宋:
开国 高宗赵构1127—1162年在位36年
闭国 末帝赵昺1278—1279年在位2年
元:
开国 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206—1227年在位22年
闭国 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33—1368年在位36年
明:
开国 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31年
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又谥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
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献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朱佑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朱厚熜 世宗 肃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朱载垕 穆宗 庄皇帝 隆庆(1567年——1572年)
朱翊钧 神宗 显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
朱常洛 光宗 贞皇帝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闭国 思宗朱由检1627—1644年在位17年
清:
开国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1627年在位11年
闭国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1908—1912年2月11日在位3年

声明:接了前楼的部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26
隋炀帝 清朝是努尔哈赤和顺治帝还有乾隆帝
第4个回答  2010-06-26
隋朝:
开国 杨坚 统一全中国结束了长达286年之久的南北朝时代
闭国 皇泰帝杨侗618—619年在位2年
唐朝:
开国 高祖李渊618—626年在位9年
闭国 哀帝李柷904—907年在位4年

北宋:
开国 宋州节度使赵匡胤统一全中国结束了73年的五代十国时代
闭国 钦宗赵桓1125—1127年在位2年
南宋:
开国 高宗赵构1127—1162年在位36年
闭国 末帝赵昺1278—1279年在位2年
元:
开国 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206—1227年在位22年
闭国 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33—1368年在位36年
明:
开国 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31年
闭国 思宗朱由检1627—1644年在位17年
清:
开国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1627年在位11年
闭国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1908—1912年2月11日在位3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