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法理学冯玉军课后习题答案

请问谁有这个答案?可以发给我吗?是每节视频后面的课后习题,不是期末考试的!

第1个回答  2016-04-18
法理学导论(一)

1
腹诽罪出现在我国什么时代?
A、秦始皇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乾隆时期
D、民国时期
正确答案: B
2
以下哪个不是法理学中主要涉及的内容?
A、法律的基本概念
B、法律的价值和追求
C、修身养性,培养法律思维
D、为部门法提供原则
正确答案: D
3
法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法
B、法的现象
C、逻辑推理
D、与法相关的问题
正确答案: C
4
在我国,国务院有权制定
A、法律
B、部门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正确答案: D
5
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宪法
B、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C、证券法
D、法院调解书
正确答案: D
6
法学又称法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自然现象
C、法律现象
D、综合现象
正确答案: C
7
法理学在法学中处于基础课程地位。
正确答案:√
8
《唐律疏议》规定了管辖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9
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称为规范性调整。
正确答案:√
10
法律体系是对法律制度进行本质分类的概念。
正确答案:×

法理学导论(二)

1
“獬豸”指的是?
A、法典名称
B、古代城市名称
C、神兽名称
D、古代官职名称
正确答案: C
2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里“禹刑”指的是什么刑罚?
A、车裂
B、凌迟
C、斩刑
D、分尸
正确答案: C
3
“神判”在我国古代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A、决定谁是罪犯
B、决定谁来担任某个官职
C、用来占卜
D、用来确定立法
正确答案: A
4
皋陶是什么时代的人物?
A、夏朝
B、尧舜时期
C、隋朝
D、北魏
正确答案: B
5
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法学上被称为
A、法学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制度
D、法系
正确答案: D
6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条件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阶级斗争激化
C、社会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正确答案: D
7
我们通常讲的“法学”中的“学”,指的的东方意义上的“学”。
正确答案:×
8
皋陶在我国古代的任务是判决诉讼。
正确答案:√
9
独角兽是中国法律的一个化身。
正确答案:√
10
神判是一种公平的审判方式。
正确答案:×

法理学导论(三)

1
首次将法律铸在鼎上的人是
A、夏桀
B、商纣
C、子产
D、商鞅
正确答案: C
2
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在于
A、反映意志不同
B、思想基础不同
C、目的作用不同
D、制订和实施的方式不同
正确答案: B
3
首个将法律铸在刑鼎之上的国家是?
A、秦国
B、陈国
C、梁国
D、郑国
正确答案: D
4
“城门立木”讲的是谁的故事?
A、韩非子
B、商鞅
C、孔子
D、墨子
正确答案: B
5
“密如凝脂,繁似秋荼”是形容那个朝代的法律的?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唐朝
正确答案: A
6
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B、阶级斗争激化
C、摧毁旧法体系
D、人民参加立法
正确答案: A
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互相补充的。
正确答案:√
8
“城门立木”是立法史上的重要事件。
正确答案:√
9
商鞅变法不鼓励战争,主张休养生息。
正确答案:×
10
子产是郑国的宰相,将法律铸刑鼎之上。
正确答案:√
剩下的你可以追问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8-06
很遗憾,帮不了你~
第3个回答  2019-08-17
复制对应考试题的题目,然后粘贴到 手电校园,公z号,系统会自动返回答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