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很重视头发的修饰。早在新石器时代有类似现在“童花头”的发式,并且梳理得非常整齐,不知在五千多年前,究竟用什么工具或方法才能作这样的修剪。《妆台记》(唐代宇文氏及著)中描述周文王的发髻很高,并在髻上加放珠翠翘花等装饰物。周朝的统治阶级制定了整套的贵族礼仪服饰和头饰来确定等级,不同的等级其发式及头饰的配戴是不同的,但是还允许使用假发。男女都是先用发带把头发固定住,盘成男女不同式样的发髻,女的发型比较多,男子只有一种,类似秦俑的发型,然后插进发簪。女子在头发上插一些装饰品,男子必须戴帽子或者头巾。 秦汉时期,士大夫以上阶层的男子要先包上头巾,再戴冠。秦汉以后,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男子不再戴冠,而是戴由头巾变化的帽子。束发形式几千年一直未变。
古时女孩子用头绳等装饰固定头发,并不流行用现在这样的又宽又长的花哨发带束做头饰。
现在的搭配汉服的女性发带起源于大约2008年前后,盛行于大约2013年以后。来源可能是韩国影视剧或者古风服饰的影响。有着些微宽度的发带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的,只是它的宽度远不及现在所谓“汉服”常配的那种发带,佩戴方法也不同,更重要的是佩戴者是小女孩。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中对白卯奴有这样一段描写:头绾三角儿,三条红罗头须,三只短金钗,浑身上下,尽穿缟素衣服。清平山堂话本中收入的主要是宋元时期的作品,所谓红罗头须在宋代的画里也有所反映。下图《冬日婴戏图》中的女孩子头上扎的就是。图中还可以看到带子上还缀有珠子,因此也被称为珠头巾。高承的《事物纪原》中对头须的来历作了一番说明:头须,《二仪实录》曰燧人时为髻,但以发相缠,而无物系缚,至女娲之女,以羊毛为绳,向后系之,后世易之以丝及彩绢,名头须,绳之遗状也。不过这个来源追溯到了神话时代,有所夸张了,但是说头须是用丝绢做成来扎头发的带子则是无误的,同时也证明了发绳、发带的起源是比较早的。这样扎头发的方法到了明代仍能见到,《明史》中记载了“女子在室者(即还没出嫁的),作三小髻,金钗,珠头巾,窄袖褙子”这样的规定。
追溯发带起源,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回溯古希腊、古罗马时的发冠。大约在公元前475年,古希腊人戴上用鲜花枝叶配以金、银、宝石做成的头冠,成群结队于酒神的庆典里纵情狂欢,于竞技场的胜利者当中高唱凯歌;完美的肌体、亚麻色的卷发、再饰上玲珑逸丽的发冠,这是一个人神共美的享乐天堂。有说发带是发冠与帽檐的“mix”版本,如果照这样的推断,那么步入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时尚女性,尝试“舍弃”帽子而直接起用缎带、蕾丝等柔软面料束扎发髻、再插上花饰、羽毛的流行,很可能就是发带最早的摩登样式。提到摩登与Glamour年代,那上世纪30年代星光璀璨的好莱坞,才貌倾城的一众黑白片女星,比如妩媚的华裔女星Anna May Wong、艳治诱惑的Louis Brooks、神秘的冰雪女神嘉宝等都是演绎宽发带的一代美人。 60年代宽发带装扮方法:将头发全部置于一侧,用橡皮筋固定。把发带绑在刘海与鬓角后面,再将脑后的头发用发腊抓出蓬松感。最后用卷发器将下面的长发卷出大卷(编成蓬松的麻花辫也很美丽而且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