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蝶窦脑垂体手术的手术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一)经筛蝶窦途径手术
1.体位 采取头部向上倾斜25°,卧位,颈部稍微弯曲。
2.切口 自眉弓内端起沿眶内侧向下尽量靠近鼻根部,从而可避开泪囊窝,向下延伸为鼻侧切口,在切口的上部为了避开滑车神经,可使切口的上端向上延伸1cm()。切开皮肤一直切至骨质。
3.在骨膜下剥离至眶内缘,剥到额筛缝处可以见到前筛动脉穿出,将此动脉分离、切断、结扎并用电刀灼之。此平面即相当于筛窦的顶部()。
4.继续向深部剥离,直至见到后筛动脉为止,将此动脉保留作为标志,但注意切勿损伤它。
5.为了避免插入牵开器时造成泪囊的损伤,需将泪囊松解游离后提出泪囊窝,随后把自动牵引器安放固定()。
6.将筛窦纸板切除,向前到筛前动脉,向后到筛后动脉。眶缘可用电钻磨去或用圆凿凿除。鼻额管不应打开,尤其是肢端肥大症的病人,否则会造成软组织堵塞于鼻额管。
7.由泪囊窝的后壁打开进入筛窦,清理开放筛窦气房,直达筛窦后组最大的气房,这就完成了鼻外筛窦切除术。
8.通过开放后组筛窦打开蝶窦前壁,首先进入右侧蝶窦,随后将蝶窦的间隔也打开,将两侧蝶窦融合,充分扩大手术的进路。同时咬去犁骨的喙突,直到垂体窝的前下壁充分暴露在视野下为止。
(二)经鼻中隔途径手术(Cushing's法)
1.经鼻内鼻中隔途径手术
⑴自右侧鼻腔的鼻中隔而作一常规的粘膜下鼻中隔切除术,向深部直达犁骨。
⑵用锋利的咬骨钳咬除犁骨的喙突,使蝶窦前壁暴露。
⑶用圆凿凿开蝶窦前壁,并以咬骨钳咬去蝶窦间隔,充分扩大手术进路和暴露垂体窝前下壁,即蝶窦的后上壁。
2.经上唇下鼻中隔途径手术
⑴于上唇唇齿沟处作一切口越过唇系带至双侧尖牙为止()。
⑵切开粘膜,剥离至犁状孔,切开梨状孔的粘膜,使梨状孔和鼻底充分暴露()。
⑶在鼻中隔两侧于粘膜下剥离,并将鼻中隔软骨切除。同时,用咬骨钳或骨凿将犁骨的喙突去除。
⑷用一较大的两叶撑开器插入两侧鼻中隔粘软骨膜之间,即可暴露蝶窦前壁。
⑸用骨凿或电钻将蝶窦的前壁打开并充分暴露蝶窦腔,去除蝶窦间隔,使手术视野宽畅,看清蝶窦的后上壁即为垂体窝的前下壁。有时可见肿瘤已穿破骨壁而突向蝶窦腔内()。
(三)打开垂体窝的前下壁并切除肿瘤
需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1.用电钻小心地磨去垂体窝前下方的骨质,但注意勿损伤硬脑膜。只将蝶窦的顶后壁的骨质磨去并向两侧磨到坚实性骨质为止。注意不要向两侧过度开放。以避免损伤海绵窦,向顶部也不要太高,避免影响到视交叉。向下至蝶窦底壁,但底壁不需要打开,为了手术结束时支撑充填的肌肉组织。
2.暴露硬脑膜,通过硬脑膜可看清海绵窦,在切开硬脑膜时不要损伤它。偶尔有的病人可见到在窦腔的外侧壁上方有颈动脉的暴露,切勿损伤它,以免损伤后造成致命性大出血的危险。有时,大的肿瘤侵蚀骨壁后突向蝶窦腔内,此时可见到脑膜搏动,应予识别。
3.打开硬脑膜,以用透热切割器(电凝固)使两层脑膜封闭,然后打开硬脑膜。此时,便可暴露脑垂体或者肿瘤组织。如果肿瘤较大,垂体就不容易看得见()。
4.切除肿瘤,尽量看清肿瘤的根蒂以后,自根蒂部分将肿瘤切除,必要时可连同部分的垂体组织一并切除。对一些较小的肿瘤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切除。手术时可用绝缘的双极电凝器逐渐分离切除。这样可保症术野的清晰可见。
5.用一块肌肉组织堵塞进垂体窝内,一则可以止血,再则可以预防脑脊液漏。
6.以明胶海绵和碘仿纱条充填蝶窦。如经鼻外筛窦途径者,需将整个右鼻受阻筛窦堵塞好。如经鼻中隔途径手术者,蝶窦内堵塞明胶海绵后两侧鼻腔同时用指套和纱条堵塞压迫,使两侧鼻中隔粘软骨膜贴紧。
7.鼻外筛窦途径的手术病人,鼻侧切口缝合以后,加压包扎。但不宜过紧,防止碘仿纱条突入眼眶。上唇下鼻中隔途径手术的病人,缝合唇龈沟切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