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接受平凡却不甘平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疫情下的北京突然从快节奏中停了下来,这一停也有更多时间思考些徒增烦恼的问题。奇葩说第6季的终极辩题“终其一生只是个平凡的人,你会后悔么?”

其实这个辩题更像是在说,你能接受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么?或者说这平平无奇的一生是否值得一过?

不知道你对平凡的定义是什么,有的人说平凡意味着无趣,没有闪光点,没有值得和别人说起的事情。总之,“平凡"这个字眼在我们的印象里多数是带有贬义的。这大概是“平凡”这辈子受的最大的委屈了吧。

01

平凡本就是生命的底色。

作为女生我期待轰轰烈烈的爱情。可当我跨进大学校门,并没有邂逅偶像剧中白衣飘飘的帅气学长,也没有遇见一见钟情的鲜肉学弟。校园偶像剧一直在上演,可惜主角都不是自己。后来,我遇到一个人,牵起他的手,开始期待几十年在一起的柴米油盐相濡以沫。

《无名之辈》上映的时候朋友圈被刷爆了,这部电影看名字就知道写的都是小人物,但谁没有个当英雄的梦呢。章宇饰演的眼镜是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小子,但他从小就幻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他带着大头来城里抢劫,一波猛如虎的操作却只抢到了一堆没用的手机模型。他以为自己的“事业”轰动全城上了新闻,结果是,的确上了新闻,不过不是轰动而是主持人和成千上万的观众在线嘲讽他的“蠢”,他不平凡的“悍匪梦”在被警察按倒在地的一刻,也跟着碎了一地。

还有陈建斌老师饰演的一心想当协警的保安马先勇,光是公务员转正考试他就考了好几年,最后考上了因为太高兴喝醉酒出了车祸葬送了妻子的生命。重新当上协警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其实他也不过是一个想当警察的平凡中年大叔罢了。

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是最与众不同的天才,但随着天才长大才发现,只不过是错觉罢了。

02

我们对于不平凡的执念太深了,或者说我们害怕平凡。害怕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完美。

“初中的尖子班,三分之一出国,三分之一在北京定居,其余在二线。只有我一个人留在山西临汾侯马这个8线县城。32岁的我听到这首歌时真的想哭,曾经的大圣,今天的大剩。”这是网易云《孙大剩》下面的一条热评。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大学成绩优异,热爱软件行业。毕业进了一家还不错的互联网公司,比起我这样的学渣我想他大概不会有什么烦恼吧。可是我们两个聊天的时候他说他经常很焦虑。他周围的同事大多都拥有好几年的工作经验,要么是名校毕业,要么是研究生学历,总之他显得非常弱小。他常常加班到很晚,工作做起来也没有那么顺手,于是他想为什么他的效率总是比别人低了那么多,为什么自己比别人差了那么多。

大多数人的成长都算是顺风顺水,不是最棒,但也还算优秀。毕业之后进入公司,突然发现周围的人不但有经验还有自己的闪光点,而自己在这样一群人里就显得格格不入。在感叹大家太优秀的同时,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面试的时候我经常被问到“为什么你会来北京啊”,我一般会说“我还年轻,我觉得北京机会更多,我想来闯一闯”。言下之意就是“我这么年轻我可不想过一眼就望到头的生活,毕了业留在老家随便找份轻松的工作那太普通了,我接受不了。”

害怕自己平凡的背后是无尽的焦虑和迷茫,是丧失在人群中的存在感,所以承认自己的普通真的很难。

03

当我们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凡时,才会向更好的自己出发。

平安的长大,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遇见一个合适的人结婚生娃,照顾好父母,这是我理解的平凡,看似容易其实很难。不求上进,浑浑噩噩,无聊的人生不是平凡而是平庸,这大概是我们对于平凡最深的误解。

我在公司里遇到过一个非常棒的领导,我羡慕她的优秀,因为对比才显得我是多么的笨拙,我焦虑又懊恼。但当我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时,我除了羡慕她,我更想努力成为她这样的人,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人。

你看到的世界越大,就越发现一点点不平凡其实丢在偌大的世界里,根本找不见影子。慢慢的你会发现平凡才是常态。只有接受自己的平凡才能向不平凡的自己努力,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打磨自己,充实自己。我们很难过上完美的生活,但却可以在追寻完美的路上接受哪个不太完美的自己。

疫情下不知道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是,活着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所以平凡又哪有那么难以接受呢。       

我是【六一学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