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实质性腹泻中医治疗宜通调水道为大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5
# 健康 2022#

肝实质性疾病泄泻中医治疗

肝性(肝实质疾病)腹泻宜护肝疏肝健脾肾行水气。肝实质性疾病腹泄中医治疗,在肝炎、肝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肝硬化、肝肿瘤、肝性腹水等基础上,应在利水、祛湿施法上,宜通调水道为大法。

临床泄泻多系脾大肠传导失司,湿邪内阻,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完谷不化甚泻出如水。

肝源性腹泻与普通腹泻不同,是伴以黄疸、肝肿大、腹水、肠呜、胀满、浮肿,及腹痛、肝部疼痛、厌油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因素引起的溏泻脂泻油光腹泻。

肝源性腹泻特点:便粘稀不爽,伴急排或便出不爽为主,且肝性腹泻是指排除原发性肠病和感染因素的慢性腹泻。

现代医学认为肝脏功能异常,其转化代谢解毒、升清降浊功能下降,引起脾胃肠道症状。病理多为肠道菌群失调,肠系膜组织水肿失性,电解质平衡失调,以肝性毒素因素为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脾胃肠道激发症。

本文围绕以黄疸、肝肿大、腹水、胀满、浮肿,腹痛等因素肝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型辨证论治。或本文也可理解为除去抑郁恼怒、情绪紧张的肝气肝郁泄泻外的所有肝性腹泻。

中医认为肝性腹泻病理:肝传脾气化失司水湿瘀内停所致的湿瘀盛而泄下。肝性疾病引起的腹泻保健 养生 ,可选用茯苓、山药、薏米、葛根配伍碎粉冲开水服用或煎粥服用。

慢性肝病患者首先多表现脾胃亏虚,中气不足等症状。肝性腹泻中医调理法则:以清热利水湿、理气健脾燥湿、疏肝温健脾阳、温补肾气、及消食化积导滞、在危重时收涩固本止利为大法。

分型

1.肝寒湿困脾型。

“湿盛则濡泄”,见寒冷肢体困重、腹胀、腹泻、泻下粪质稀薄或如水样。

治宜理气散寒化湿为主,

处方:木香、砂仁、干姜、香附子、苍术加减。

2.肝郁滞逆型。

腹痛,肠鸣,泄泻,肝郁气闭、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减,胸闷胁胀,

应宜抑肝扶脾,顺气燥湿为主。

处方:白术、白芍、陈皮、木香、柴胡,青皮加减,宜重用白术陈皮。

3.肝脾虚积型。

全身气虚面色苍白、肝气郁滞,进油腻而泄泻,大便溏薄,腹痛腹胀不明显。

张隐庵《本草崇原》曰:“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

宜以疏肝健脾益气化积为主。

处方:党参、茯苓、白术、苍术、砂仁、麦芽佛手(或陈皮薏米)加减。

4.肝脾瘀血型。

面色黯黑,腹大坚满不移,怒张刺痛,脂褐色泻腹泻,或秘结便色黑等。

宜化瘀通下,行气利水为主。

处方:川芎、柴胡、木香、车前草,元胡,少许当归、白术、大黄。

5.肝毒脾异型。

表现为腹泻、灼热、便不尽感、臭秽、黏腻等油光腹泻。

宜清利湿邪、解毒下气利水之法。

处方:茵陈、葛根、黄连、半夏、枳实、车前子加减。

6.肝肾脾阳衰型。

口少渴,泻下完谷不化、腹部喜暖、形寒肢冷,或晨起腹痛肠鸣而泄,及命门火衰腰膝酸软等症出现。

治宜温补脾肾,疏木暖阳为主。

处方:干姜、党参、白术、补骨脂、黄芪、木香加减。

肝实质性疾病腹泄中医治疗,在肝炎、肝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肝硬化、肝肿瘤、肝性腹水等基础上。

在利水、祛湿施法上,宜通调水道为大法。

重用养肝利水而祛湿,利水为主祛湿为助。

脾胃肠系泄泻重用祛湿而利水,祛湿为主而利水为助。

本文为原创文化知识共享。

如使用不当,概不负责,并保留有关法律权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