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提前消费”?

报告显示,一二线城市超两成白领2018处于经济负债状态,月光族变月欠族,不少年轻人靠借贷消费度日。你如何看待当下的“提前消费”?

第1个回答  2019-02-21

对于“提前消费”这个概念,我保持中立态度。
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大笔开销,我是坚决不会提前消费的!我可以慢慢攒钱,等攒够了再去消费,或者说直接放弃想要消费的欲望。


因为我知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旦这次通过贷款或者借款的方式尝到了甜头并成功还上了钱,那肯定会有下次下下次,从而上瘾,导致最后越欠越多,没有办法还上。


但是,我可以接受日常生活中提前消费,而且乐在其中,因为我知道这些花费我完全可以承担,而且可以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差放在余额宝里挣点小利息呢,岂不快活。

好比我是蚂蚁花呗的重度爱好者,平常买东西吃饭什么的付款方式首选花呗,马爸爸也是一再给我提额,但我每月花的钱不会超过3000,这也是为了保证我下个月可以及时还款。


其实,我认为提前消费只是为了让资金困难的人暂时周转一下,如果是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还是觉得有点悬,最好还是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吧!

第2个回答  2019-02-27

“提前消费”这种观念我并不赞同。

首先现在的消费成本越来越高,诱惑也越来越大,如果年轻人没有一点存钱的意识,那每个月都会成为月光族。

思聪可以大手大脚地花钱,其实他也不是。他爸给他5个亿,他投资游戏过了几年赚了60个亿。

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年轻人存钱不是该不该,而是必须的。年轻人该不该存钱?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存钱的好处。

举个最简单栗子 假如你现在手上已经有10万元,进入支付宝选择一个定期30天的年化收益率4%的理财产品,一个月就是328元。这还是最低收益的投资方式,当你有意识之后去学习理财年化收益率可以至6%-10%。

首先得明确意识:存钱不是有钱才干的事,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

基本讲得两件事:

第一件事存钱要节流: 

第一步要了解自己的收入结构,如果是工资,那你要明白赚多少,花多少,都花在哪儿了。所以,尽量要记账,做计划和月总结。

推荐我正在使用的一个记账APP:TIMI记账 1.方便、简单易操作 2.记账种类清晰明确

很多人觉得记账有什么用,记录了又不会生钱。这是很多人的借口,也是很多人觉得记账没有必要的原因。

事实上,记账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你别觉得你可以记住你干了什么,比如现在如果问你昨天吃了什么饭,记忆不错的能回忆起来,那问你上周的这一天你吃的什么,一般人就不容易记起来了。钱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真的记一个月账本,你回头就会发现你自己的消费习惯存在的问题。

我本人的经验就很说明问题,我第一月记完发现我自己在喝饮料方面一个月花了100多,而这是我忽略的一点,甚至我可以不买饮料,这就表明这100元下个月我就可以省下来。但是如果不记账,我平时是感觉不出来的,每次我花几块钱买饮料的时候,就觉得也花不了多少钱。其实都是白花钱,应该省下来。事实上后来我把这个数字压缩到了全年不超过300元,每年意味着光在饮料这块节省了700元左右。

通过这种记账,你可以检视你自己的消费习惯,在存钱阶段,你就可以根据账本把你不影响生存的项目划掉,省出来存钱。

除了记账,这个时候你要对你的钱有一个大致的规划,这都是从你开始记账开始的。

当你明白自己的工资走向以后,就可以分三个银行账户了。一个账户是日常消费,另一个是纯粹攒起来的,还有一个账户是应急账户。

这三个账户说可以开通关联,如果开通关联,那是最好的。比如说你的工资卡是工商银行,那么去工行开通关联,你收到工资以后自动就会把一部分发到另外一个银行的账号下面。这些我没有试过,但是这个思想是很好的,如果你没有三个账户,也可以把你这笔钱划分成这样三部分,不到万不得已,储蓄部分是不会乱动的。应急账户也不能每个月都应急,既然是小白理财,那么很多大件就不能乱买,早期存钱是要与自己的欲望做斗争的。这样才能攒下钱。

讲到这里有人会说我根本就入不敷出,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怎么攒钱?那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换工作了。不过换工作也不是一句话,你还是要攒钱做启动资金。上面这种入不敷出其实有点极端,我觉得年轻人,多多少少还是可以攒一点钱的。

假如你要换工作,这部分的结余你要考虑到你换工作的开销,你换工作期间要吃要住,这部分是要攒点钱才能支撑下去的。最重要的是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自信心的建立期,弄不好就会变成习得性的失败,所以换工作的这段时间要准备的充分一点。

好了,让我们回到刚才那个攒钱分账户的话题。这个看上去好像对收入来说并没有什么提高,但是由于我们日常生活非理性的时候特别多,因此这样的理性的划分方法,对抗了非理性的支出,就这么一个变化就可能会给你带来财务状况的不同。

每个月雷打不动存300元,一年就是3600元。这笔钱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几天的工资,但是对于月入2000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半月的工资。

甚至再多一点,存入工资的20%,到年末你会发现账户里多了240%的月薪。

说到存钱那我现在就分享几个比较看好的理财方式,稳健型的低门槛的理财产品,大家可以作为入门的参考:

1、银行定存

每个月固定时间在银行储蓄固定金额,刚刚告别月光的你可以设置为每月工资收入的10%。拿到工资后先将10%的钱存起来,记住,工资-储蓄=支出,而非:工资-支出=储蓄

你可以采用零存整取、或者整存整取。但是利率较低,一般只有2%—3%。

记住,无论是零存整取的账户,还是定期存款的账户,到期后,连本带利凑成整数,继续进行定存。无形中又在进行强制储蓄,积累了本金。

2、零存活期

如果有多余的零花钱,可以考虑存个活期(货币基金),比如余额宝、腾讯理财通等,超低门槛,平时的消费资金都可以存进去,真可谓有收益的同时,还能随时随地用来买买买,可以说非常的方便。虽然目前7日年化收益率在2.5%左右,但用于零存还是不错的。

3、12存单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每个月把钱存入,坚持一年就有12笔。第二年第1个月有第1笔到期,下个月第2笔到期,如此循环至第12笔到期。循环的金额会越来越大,开始享受复利的效应,更有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也算是强制储蓄的方法,也非常适用于月光族、剁手族等攒不下来钱的一族。同时,还可以积少成多,把零花钱聚起来,让原本随手溜掉的钱派上更大的用场。

这个方法可以考虑靠谱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比如目前国有金融机构风控的无界P2B理财,各方面还不错,银行存管、安全性和灵活性高,在业内也是口碑很好,收益率稳定在8%-12%之间。零逾期。

现在的新手专属活动,注册投资送500京东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注册:

100红包+500京东卡

以我来说,每个月把2000块的空闲资金投入账户,因为比较稳健不用花时间管理,坐等收益就行,到期即可提现,而且回头看账户时,攒钱也会很有动力!因为是每个月定存的方式,所以攒起钱来觉得压力不大。

存钱的方法千千万,但存钱最重要的是信念和目标,只有坚定这个信念,并且坚持,才能成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之,攒钱理财是在给自己造一个粮仓,也让自己以后做所有事都能多了一份底气。

不管账户里钱多钱少,只要是闲钱,都要被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利用好每一天、每一分钱,让钱通过时间的复利赚钱,尽可能不要让钱闲置着。

很多人都在讲“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这句话是很多剁手党月光党最好的借口。说这话的人不明白,赚大钱需要“原始资金”和“守财之道”,没有“原始资金”的启动,哪里会有什么事业啊?“原始资金”如果不积攒能省出来吗?

通过这些节流措施,你得到的可不仅仅是存款数的一点点积累,最重要的是自律,这种东西对你人生的帮助将是巨大的。

第二件事赚钱要开源:

开源不好讲,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大概就是努力工作的同时,花一部分钱来投资自己。

一是增加收入,加薪,兼职,或创业;

二是努力学习新的理财知识,寻找更好更稳妥的投资组合。两者互相制约、互相帮助,才有可能在未来达到自己想要的“财务自由”状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21

之前,在百度知道这里,看到有人发帖求助。

内容如下:

我花呗用了50元,要到还款日了,没办法还怎么办?

那个时候,很多网友在下面告诉他怎么处理,还有告诉他不还有什么风险。但是我看到这个提问以后,就只想怼他。你连50元都没办法还,还搞什么提前消费。

赚钱的方法那么多,去天桥下面唱首歌,到马路上派传单都可以。自己不去尝试,就只会示弱,这种做法是没用的。

实在不行,就卸载了支付宝,这样眼不见心不乱,等着“坐牢”就好。

开玩笑的,50元,监狱养你一两天都可能不止这个钱,去监狱估计也是浪费粮食。人家才不会要你这种穷逼。

提前消费的前提,就是你要有能力为自己的消费还款。如果连这一点钱都没办法还,那么真心不建议提前消费。

至于那些靠借贷消费度日,呵呵了。

其实,不管是月光族,还是月欠族,或者像我上面说的那种连50元都还不起的穷逼。他们的消费观念,或许我们看不顺眼。但是这是他们的生活,我们没办法左右。日子过的是好是坏,全在他们一念之间。

只有当他自己体会到某些消费行为不恰当,觉得这种行为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并且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那才有“救”。

反正我觉得,提前消费,就像美图相机一样,很容易让人迷失自己,让人忘了自己有几斤几两。

我自己本身不排斥提前消费,但是我就是希望,可以理性一点,起码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征信和生活,就好了。

第4个回答  2019-02-21

我的观点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提倡“提前消费”,有句话叫“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至今我还一直记着小学语文老师跟我们讲过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不同消费观念。说中国人与外国人同样想盖一座房子,中国人就会拼命工作,省吃俭用,把钱攒下来,终于在自己老的时候攒够了盖房子的钱,可是当房子盖好后,自己却无福消受。而外国人就不一样了,他可以贷款,在年轻的时候就把房子盖好了,等到老的时候,该还的也还清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


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故事中外国人的消费方式。当然这并不是叫你无节制的借贷,搞的自己负债累累,而是说在权衡自己能力的前提下,提前去实现自己的愿望,提前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我们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活着为了工作,所以说我们要当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当生活的奴隶。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无节制的人,那你还是乖乖的有多少花多少吧。

第5个回答  2019-02-21

跟大家分享一个真事,我有一个朋友叫小楼,他是从来不提前消费的人,他今年24岁,从没有办过信用卡,甚至花呗也没有用过。因为在小楼的眼里,开了信用卡就等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只会带来无尽的痛苦与灾难。

小楼由于家庭变故,几乎把所有的钱都掏空了。在小楼身无分文时,我曾不止一次的劝说他,办一张信用卡吧,把里面的钱套出来,分期慢慢还。这样既可以保障生活,又不至于欠下太多利息。

但是,小楼压根就没有动过这个心思。他的生活方法,基本上就是靠省钱,。为了省房租,他找了一份自己并不喜欢,但包住的工作;为了省些饭钱,他早、晚餐只喝个粥,留着肚子,中午去公司食堂大吃一顿。

可是,这样的“拼命”并没有感动上帝。相反,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因为住公司,所以小楼经常被领导安排无偿加班;因为饮食不规律,小楼半年下来瘦了十几斤。

小楼每次给我打电话过来说起这些事时,我都会回应说:“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借钱给你”。但小楼仍然拒绝了,因为他拒绝任何形势的“提前消费”。我并不想评价小楼这样的生活好不好,只是无数次的觉得,如果他选择接受“提前消费”,有些苦或许可以不吃。

与之相反的,是我的一个同事小齐,他几乎是“提前消费”忠实粉丝,无论是身上的手机,还是背包里的单反,全是通过贷款分期购买的。

我曾经问过他:“这样提前消费,不怕还不起吗?为什么不等有钱了再买呢?”小齐的回答是:“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吗?我这么能赚钱,肯定能赚回来的。再者说,这些东西我迟早都是要买的,早买早享受,何必等到有钱了再买?”

毫无疑问,小齐的生活是精彩的,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朋友圈里,就他的生活最为时髦。但是,小齐也是有痛苦的,那就是每个月还信用卡时,卡里从来没有余粮。因此,小齐也常常被我们称为“负翁”。生活很丰富,但口袋也很“负”足。

我并不想去评判这样的生活好不好,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很羡慕他,可以放心的买自己梦寐以求的单反,可以毫无顾忌的购买最新款的手机。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想过怎样的生活,都应该背负对应的责任与结果。如果你认为人生就是应该享受当下,那么就做足准备,迎接来自负债带来的狂风暴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