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帝的下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1-24
明建文帝下落之谜破解 福建惊现朱允炆陵寝(2008-06-09 15:02:13) 标签:文化 明朝开国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其太子早殁,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承祖父大业成了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即建文帝。仅4年,朱允炆的叔父朱棣就发动兵变夺了侄子皇位,取而代之做了永乐皇帝。建文帝从此不知所终,他的墓葬也一直没发现。 1月,福建宁德上金贝古墓在宁德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的登山道施工中被意外发现。这座古墓位于上金贝村北470米的半山腰上,长27米,宽近10米,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在古墓最里面还发现了一个宽约1米、长约3米的地宫。不过在地宫上方发现了盗洞。 神秘古墓的墓主是谁?福建博物院王振镛研究员经过实地勘察,认为该古墓有可能是600多年来史学家苦苦寻找的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陵寝。 古墓里躺着建文帝? 王振镛提出“皇帝说”的根据,就是墓刻“御赐金襕佛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这些文字。 文博专家是怎样解读那些墓刻文字的呢?“金襕”者,镶有金丝的华贵衣服也,“御赐金襕佛”,自然是得过皇帝赏赐的顶级僧人。但石塔上没有镌刻朝代和纪年,又令人十分费解,加之塔刻内容影影绰绰,又似字字有深意,更让人如坠五里雾中。难道墓主人有意在隐瞒什么?还是在对后人暗示什么? 王振镛研究员是这样解释的:如果真的是建文帝的陵寝,朱允炆肯定不会在墓塔上錾刻自己的“建文”年号,因为这无异于自曝身世;他更不会刻上“永乐”年号,因为那又几乎是自取其辱。无奈中,只好不镌刻朝代和纪年——朝代纪年信息的有意空缺,恰恰印证了墓主人特殊而神秘的身世。 王振镛认为,古墓题刻“御赐金襕佛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的其他文字可以作如下解读:“圆明”,是“明朝”和“功德圆满”之意,谁的功德最圆满?当然是皇帝;“第三代”,是孙辈之意,与“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孙”暗合;“沧海”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词意豪壮,悲歌转响,也合乎神州一统的帝王心理;“珠”则是“墓主姓朱,本是帝王”的隐喻。 神秘古墓仍存谜团 考古专家初步证实,上金贝古墓建造于元末明初,至今有600多年历史,是目前福建发现的规模最大、墓形制最罕见的僧人墓。该墓的特别之处在于:形制奇,墓碑下落奇,墓主人奇。关于“形制”:第一,僧人去世后一般建塔不建墓。此是土葬墓,却又标示为“塔”,颇为“另类”。第二,此墓精致豪华,这样的墓不是寻常和尚能够拥有的,而身为奴才的太监又不致如此张扬。王振镛认为,这座墓独特的形制在福建省是惟一的。
第2个回答  2013-11-24
一、被大火烧死在宫中。
二、四处云游。
三、出家了,在朱棣的重孙亲政之时,恩怨消的时候回来了,晚年被朱棣秘密的养在宫中。
四、一直被朱棣秘密的养在宫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