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草民-浅谈话剧《窝头会馆》的主题立意(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所谓草民-浅谈话剧《窝头会馆》的主题立意

这部戏的另一条隐形的线索就是关于信仰的思考,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在此加上引号。因为我并不认为剧中人物他们因为有了心中的某一个信奉的神而就有了信仰。而正因为此,才令人觉得顺情合理,合乎自然。在那个破败污秽的庭院,在那个动荡的年月,食不果腹、破衣烂衫的草民们,他们在家中和心中都会放置一尊神像,或者是受难的耶稣,或者是大笑的弥勒佛,再或者是千秋忠义官老爷。肯定地说,这一切都只是象征,是他们聊以自慰的一种手段,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寄托,甚至是他们的精神麻醉剂。

戏中翠兰和慕容第一次吵架是因为翠兰搭晾猪大肠的绳索和慕容搭晾膏药的绳索相连,由于翠兰的不小心,导致慕容晾晒的膏药掉在了地上,二人因此引发了剧烈的争吵,最后因为苑大头的出现而停息,慕容走前恶狠狠地扔下了句“哈利路亚”,翠兰不甘示弱,接茬说了句“阿弥陀佛”,苑国钟连忙回身做祭拜状,边道“关老爷圣明”,在此看来,他们的信仰在他们身上又演变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力量:一种对旁人的震慑或者是恐吓,同时又在心里给他们自己的行为壮足了声威。随着剧情的不断演进和矛盾的不断升级,三人甚至把供奉在家中的神像搬到了院落里,将这一意图表露地更为明显。

为何在只有四户人家的小院子里,就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信仰。(当然对那两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这里先抛开这个不谈。)其实在我看来,这才是最合乎逻辑的。生活越是无望,对周遭的大环境越是无法把握,人们往往越会把更多的灵魂寄托于神灵。而翠兰子这样的草民,他们信奉神灵往往都是为了祈求多财,多福,多平安,同时也带有一种对责任推卸的侥幸心理。所以,在我看来,作者分别把剧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设置成为有着不同信仰的百姓,充斥着编剧王恒的一种对于人性的哲学思辨。

前面提到,翠兰是一个家里供着弥勒佛,心中有观音的女人。她的这一特定形象最能代表封建社会最广大妇女的形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妇女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所以她们能做的就是就是在供奉佛像前虔诚地祈 祷 ,祈求家庭的平安,祈求男人多作为,祈求光明的早日降临。正是因为具有这种淳朴善良,所以翠兰无法眼睁睁看着苑国钟怀中的婴孩因为饥饿而啼哭,所以冒着自己和女儿被传染上痨病的危险喂孩子吃母乳;她看不过苑国钟儿子对父亲的冷漠而试图说服二人重归于好;她与苑国钟惺惺相惜,我想并非只是因为忍受不了生理上的饥渴,而更多的还是感动于苑国钟作为一个父亲对患病的孩子倾注的全身心的热爱,或者说是对苑国钟的一种恻隐之心,她试图去安抚他。

而与此同时,她们也是被生活压力最先击垮的人,苦难往往会榨干她们的心血,她们生活在无望的深渊里,所以如果说观世音是一尊放置于内心深处的神灵,那么大笑着的弥勒佛就是一尊应该摆放在最显眼位置上的神灵。她们太需要那种乐观的传染了,这足以让她们变得刚强和豁达,她们希望一切都如过眼云烟,自己生活得再凄苦,再无奈,也要把哪怕一点点向善的乐观情绪传达给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所以她们在背后用粗俗的语言嘲笑别人,同时她们也善于自嘲,这其实是一种对于自己的最基本的劝慰,是为了寻找生活下去的勇气。

金慕容是基督教的虔诚信徒,她出生于一个落魄的大户人家,虽然身份不在,门第落魄,但是她流淌在血脉里的高贵不曾改变,生活让她已经无从选择,那么选择不同的宗教信仰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证明方式,所以在她选择自己信仰的时候也选择了比翠兰更“先进”的“洋教”。她每周都会去做礼拜,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也能在读“洋经”的时候 潸 然落泪,由此证明,由于她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她的内心世界开始变得充盈和饱满。但是即便是如此的虔诚之心在她身上的表现也只是一种单纯的崇拜,这种崇拜具有太多的主观意愿,因为她并没有用基督教义中的条条框框束缚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换句话说,她的行为和她的信仰是脱节的,所以,在我看来。她的信仰也是盲目的。而苑国钟信仰关公最为可笑,他并不是像常人那样敬奉于关老爷的忠义情怀,而是艳羡于关老爷手中即有大刀又可以拥有元宝。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的一个隐射,正是由于他对钱的贪欲,用“红党”的稿费买下了一整座窝头会馆的所有权,于是他从此得不到关老爷的庇护———儿子不留情面的对立,房客迟迟交不上来房租,肖启山的欺压。这都不算什么,最无奈是在他生活陷入谷底的时候,那棵被砍伐的大树还是不偏不倚地砸在了隔壁黄馆长的屋顶上。黄馆长代表的是一种专政,是老百姓们平时不去谈论却时时刻刻在跟他们索命要钱的专政,所以一旦他得罪了黄馆长,那么他所有的一切,包括性命都难以保全。

还是古爷一语中的,他曾呓语到,关公就是亚获得军事基地,显然是最大的缺憾。苏联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成员、苏联驻美国大使、和会的保加利亚委员会的苏联代表诺维科夫在总结巴黎和会的结果时承认,“确实,苏联外交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所有目标,所以莫洛托夫在闭幕会上说,‘不能认为大会的工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5]

在这些未能实现的所有目标中,争取对意属利比亚托管权的未遂努力,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五国条约确认了西方在意大利和北非的优势和苏联在匈牙利和巴尔干的优势。这也许是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法,但它标志着美国承认苏联控制东欧。这种承认,一方面是既成事实,一方面是苏联国家安全需要,看来无论如何是不可避免的。

[6]

由此成为冷战起源之一。◇注释[1][美]威廉.哈代.麦克尼尔著《美英俄-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第1版:711[2]《对意和约(节录)1947年2月10日巴黎》《国际关系史资料选遍》[3]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战后国际关系史》(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3页[4]周琪王国明主编《战后西欧四大国外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9页[5]诺维科夫:《一个外交官的回忆(1938-1947)》,莫斯科,1989年,第348页转引自《斯大林与冷战》第181页[6][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著《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