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31
古话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以来,他被诸多名家推崇:

马云曾说:“《论语》是人类真正的智慧,是我不断重复看、不断看的书。”

教育学家钱穆先生说:“《论语》为中国识字人必读之书。”

是啊!一本《论语》,包罗万象,从治国理政到修身养性,再到言行举止,处处都是智慧。

但遗憾的是,这样一本好书,却常常不被人待见。有人觉得,《论语》不过是封建糟粕,充满了愚民思想;有人觉得,《论语》对女性不尊重,早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只是因为我们误读了《论语》。

01

那些被误读的《论语》句子,你知道吗?

在《论语》中,有哪些句子经常被我们误读呢?让我们举例来说明。

以德报怨,真的好吗?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想要找途径伸张正义,结果旁人却劝我们说:“算了吧,宽容点,孔子不是还说了,要以德报怨吗?”一句“以德报怨”就这么成为他人道德绑架、情感勒索的工具。

可是,孔子真的有要求我们要做到“以德报怨”吗?让我们回到原文看看。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和弟子对话道: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就是,假如你用善行来回报恶行,那用什么去回报善行呢?所以正确的方式应当是用公正的态度去回报恶行,用善行来回报善行。

可见,孔子不仅不支持以德报怨的做法,还大力地反对它。在孔子认为,正确的做法,就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那么,这个“直”是什么意思呢?朱熹曾说:“直道,无私曲也”。也就是在面对恶行时,我们不必用“德”去回报,也不能过分打击报复,而是要公正地对待。

总之,孔子推崇的,绝不是道德至上的“白莲花”,而是公平坦荡的责任意识。是德,就要涌泉相报;是怨,就要公正指出。

言必信,行必果,就是君子吗?

生活中,我们常以“说话算数”为美德,并引用《论语》的话说:“孔子不是说了,言必信,行必果吗?”

但这句话的原文是怎么样的呢?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在这一回里,弟子问孔子:“什么是士?”也就是问,什么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孔子回答道,士一共有三等。上等为“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也就是:做事知道羞耻,出行能不辱君命,这就能称为上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