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传文言文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1. 传记卷中的文言文《魏源传》的翻译及答案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今江西南城县)。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进士,因当时年龄太小,皇帝专门下旨让他进士荣归,读书候用。后来历任福建、广西、贵州监察御史。曾经辨别出松江知府黄子威被人诬告,又曾请示减免浙江东部临海渔民的课税。

他出任陕西巡抚期间,正逢西安发生流行性传染病,需要救治的人很多,他专门上奏说:“陕西各地方 *** 共有积存的粮食大概1900万石(合大约114万吨,当时陕西是边境地区,要准备很多粮食供应军需),足够支持十年,现在这里发生大的流行疫病,影响农民正常耕种,请求同意农民用大明宝钞来代替交纳夏秋两税(明制: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限6月纳清,秋税限11月纳清,故称“两税”(亦有一说因其分为户税、地税两项。 大明宝钞为明代为缓解缺铜而发行的纸币,但是因为滥发,且质量极,连明朝官方都不允许用来交税,成为变形的掠夺财富的手段)。。上级(可能是皇帝)同意了。

凉州当地少数民族准备叛乱,他马上采取措施应对,致使叛乱平息。两次遇到家中亲人去世,都因为特殊原因被要求马上出来做官。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出任浙江按察副使。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改任刑部右侍郎。宣德五年,河南发生旱灾,当地老百姓纷纷逃亡,皇帝认为魏源为官清正廉洁又有能力,任命他为河南左布政使,限期到任。当时已让郎许廓先前往应对旱灾,朝廷大会上又讨论通过,要求原来因为丁忧在家守孝的布政使李昌祺马上复出。魏源一到任,与许廓、李昌祺商议后,对灾民发放粮食,免除赋税徭役,逃亡的百姓逐渐回归故乡,不久,旱灾因为雨季的到来得到缓解,当年还因为措施得力,出现了大丰收。宣德八年,魏源又被招回京师,被任命为刑部左侍郎。第二年,宣德九年,永丰(今江西永丰县)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为乱,皇帝以为魏源是江西人,熟悉当地的情况,命令他前去处理当地事宜,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上任,但两人还未到任,夏九旭等就被官军抓获,于是皇帝又命令两人到四川去收集木材,同时协助四川防务。

明英宗即位后,魏源被封为刑部尚书,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被命令处理大同、宣府边镇防务事宜,被允许便宜行事。于是魏源派都督李谦、杨洪守卫独石,调万全卫指挥杜衡守卫广西。第二年,又因大同总兵官谭广年纪老迈,向皇帝要求派黄真、杨洪为左右参将协助处理。魏源通过这些措施,把宣、大地区的形势完全掌握在手上,手下各级将领对他都十分恭敬,不敢阳奉阴违。他又在险要地区增设关卡防备塞外少数民族,对内免除屯军应该交纳的租金,整修军备,储存火器以应付突 *** 况,原来应该在军中服役但是利用特权逃避的权贵们害怕魏源,纷纷回来服役。魏源又以军中纪律涣散为理由,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并向朝廷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只是因为于谦需要镇守山西、河南而被驳回。但是,他的做法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言官们纷纷上书说魏源身为边疆首脑,插手另外一处边疆首脑的任命,是居心不良,而且在当御史时曾利用皇帝的信任私吞查封犯罪官员的赃物。皇帝因为魏源对朝廷有很大的功劳,对这些奏章并不理会。但是,事后魏源知道了这些奏章,在他回朝中的时候,在内阁值班的地方与都御史陈智吵了起来,陈智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皇帝下诏书将两人都责备了一番。

这一年(正统3年)发生大旱,魏源打算将自己收集整理的疑难案件出版发行,以作为官方指引推行,以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报告刚刚送上去。不久,魏源就因为判案不当,与侍郎何文渊 一起下狱治罪,好在得到赦免。可又因为在调查辽王朱贵烚的情况的时候,提交的的奏章中没有提到辽王在家中有伤风化、灭绝天理的行为而再次和有关官员下狱治罪。一直过了几个月,才得到释放,并恢复职务。

魏源在刑部工作时间很长,他经手判的案件,一般都非常宽厚,对于不合理的地方,经常调整。当时的陕西佥事对他说,他在计算武臣、一般犯人的时候,按现行规定,这样的人一般只发一半的生活费,并且要到最远的地方去谪边。魏源听了,觉得这样不好,专门上奏,把这个规定废除了。郎中林厚建议:禁止那些专门告刁状的讼师参与诉讼、严禁诬告、判官回避、定重罪讲证据,严禁用刑4条建议,魏源觉得好,对此大力支持,因为魏源的坚持,这些合理的措施才得以实行。

正统6年以后,因为腿部生病,魏源只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上朝,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议。正统8年,魏源正式退休,不久,就去世了。

2. 文言文:魏源传 公姓魏,名源,字文渊.的全文翻译和答案

译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治疗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足以维持十年。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宣德五年,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朝廷商议又起用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雨也降了下来,当年粮食大丰收。过了三年,魏源被召回朝廷,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命令他前往安抚,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官军已抓获夏九旭,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同时整顿边防事务。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免除屯军租税一年,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不久,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这时,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弹劾他。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有一年发生旱灾,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断案不当获罪,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职。魏源在刑部时间长,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说,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名,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上奏停止了这一做法。六年,因为脚病,朝廷特命他只须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八年,退休回家,去世。

答案:

12. 解析:选D(报:批复)

13.解析:选B。(②写魏源在两次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③写皇帝对魏源的器重和任命,属间接表现。排除含②③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14. 解析:选D。(“没有上报朝廷”理解错误,原文“奏寝之”是“上奏停止这一做法”的意思)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4分)

解析: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竣”“詈”“以闻” 各1分,大意1分)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4分)

解析: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的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宥”“上”“系”各1分,大意1分)

3. 翻译一段古文,张居正大传中的

张居正《与王继津论君臣之义》【原文】唐虞之世,九官十二牧,师师济济,各效其能,岂必人为禹稷,位皆百揆,而后惬于心哉?诚欣于时世之遇也。

方今尧舜在上,属任忠贤,仆躬履贯鱼之行,寤寐孜孜,用天下贤者,效之于上。士生于今,义无所逃,以其时则可矣。

公乃独傲然远引,慨慕巢由,嘲哂禹契,欲自越乎不可逃之分,而背乎不易得之时,此愚蒙之所未譬也。虽然,人各有志,何可相强?聊为道其区区如此,惟高明裁之。

【译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天下)设有九个中央大官十二个州的官员,人才济济,(大家)各自(为国家)效力,岂能人人一定都称为大禹、后稷,职位都在宰相,而后才能心里痛快呢?实在是为遇上这样美好的时代而高兴啊。如今像尧舜一样的圣君在上,任用忠心贤明之人,我亲身履行向皇帝推荐贤才的职责,日夜勤勉,任命天下的贤才,为皇上效力。

士人生在当今的时代,在道义上无所逃避,根据时势来做就可以了。您却高傲地远游,慨叹仰慕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嘲笑夏禹和契那样的贤才,自己想逃过不可逃避的本分,而背弃不易遇到的美好时代,这是愚昧不明的心还没有通明啊。

虽然这样,但是人各有志,怎么能够勉强您呢?暂且为您说一说我如此的心意,只希望高明的人来裁断是非吧。【注释】1、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论语·泰伯》:“唐 虞之际,于斯为盛。”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宋刘过《沁园春·寿》词:“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我好像置身在唐虞时代以前。”

2、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汉书·刘向传》:“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

颜师古注:“《尚书》:禹作司空,弃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乐,龙纳言,凡九官也。”唐杜牧《上李太尉论 *** 书》:“虽九官事舜,十人佐周,校于太尉,未可为比。”

后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南齐书·乐志》:“六典联事,九官列序。”

宋叶适《纪纲一》:“自尧舜已来,外有岳牧,内有九官,一以制度,颁以文告。”3、十二牧:传说中舜时十二州的长官。

《书·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蔡沉集传:“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明唐顺之《廷试策》:“虽哲如尧舜,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

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恺之贤,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后泛指古代地方长官。

清魏源《〈圣武记〉叙》:“尝观周、汉、唐、宋、金、元、明之中叶矣……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于灌莽也。”4、师师:众多貌。

宋苏轼《紫宸殿正旦教坊词》:“欲识太平全盛事,师师鵷鹭满云台。”章炳麟《肃政箴》:“师师群吏,布在九共。”

5、济济: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毛传:“济济,众多也。”唐卢纶《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郑观应《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李劼人《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6、百揆(kuí):总理国政之官。《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蔡沉集传:“百揆者,揆度庶政之官,惟唐虞有之,犹周之冢宰也。”《旧唐书·代宗纪》:“唐虞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

宋王安石《夔说》:“将有治于天下,则可以无相乎,故命禹以宅百揆也。”明张居正《赠毕石庵宰朝邑叙》:“昔者帝舜起匹夫,摄百揆。

及为天子,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好问,好察迩言。”7、惬心:快心,满意。

《后汉书·杨彪传》:“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诛甫,天下莫不惬心。”唐元结《游潓泉云泉上学者》诗:“惬心则自适,喜尚人或殊。”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常有一词作成,自己亦既惬心,似乎不必再改。”8、属任:委任,任用。

《史记·萧相国世家》:“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项王喑呜叱咤,千人皆靡,然不能属任贤将,特匹夫之勇耳。”

宋苏辙《论张颉不可用札子》:“臣屡以为言,而朝廷属任义问之意不衰。”清徐乾学《通议大夫纳兰君墓志铭》:“于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属任之者非一日矣。”

9、仆:用于自称的谦词,我。10、躬履:亲身履行。

《孔丛子·嘉言》:“(仲尼)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汉书·宣帝纪》:“孝武皇帝躬履仁义。”

《北史·裴侠传》:“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11、贯鱼:《易·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王弼注:“贯鱼,谓此众阴也,骈头相次,似贯鱼也。”高亨注:“贯,穿也。

贯鱼者个个相次,不得相越,以喻人有排定之顺序……爻辞言:统治者如贯鱼之排定顺序,用宫人而宠爱之,轮流当夕,则宫人不致争宠吃醋,相妒相轧,乃无不利。”后因指以次进御,不偏爱。

《后汉书·文苑传上·。

4. 《魏源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 魏源传》

原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不听。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卒。

译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治疗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足以维持十年。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

宣德五年,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朝廷商议又起用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雨也降了下来,当年粮食大丰收。过了三年,魏源被召回朝廷,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命令他前往安抚,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官军已抓获夏九旭,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同时整顿边防事务。

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免除屯军租税一年,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不久,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这时,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弹劾他。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

有一年发生旱灾,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断案不当获罪,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职。魏源在刑部时间长,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说,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名,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上奏停止了这一做法。六年,因为脚病,朝廷特命他只须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八年,退休回家,去世。

5. 阅读下列材料:是书何以作

(1)学习外国的长处,抵御外国的侵略。

如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等。(2)在当时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3)魏源的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因为 在民族危机面前,魏源冲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掌握敌人的长处,克敌制胜,这是他爱国、进步的重要表现。

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 向世界,注意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