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十六中的学校特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1、深厚的人文积淀
十六中继承了城郊中学这所阜城名校的优良传统,多年来形成了“严谨、博采、求实、奉献”的教风和“勤勉、乐学、善思、创新”的学风。
2、一流的教学质量 该校一直在走“精”、“小”、“高效”的办学之路,往届毕业生均未超过四个班,但每年一中达线和考入其它重点高中的人数比率始终位居全市前茅。该校培养的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后,表现出超强的潜力,绝大部分学生考入了名牌重点大学。
3、名师的荟萃云集
近几年,该校在原城郊中学优秀师资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一大批颍东教育的精英,其中许多是省市区各科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如陈建垠老师(省教坛新星)、李超老师(省教坛新星)、周一丁老师(省优质课评比获得者)、刘文福老师(市教坛新星)等。另外,该校每年都有一批优秀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踊跃加盟。未来的十六中正呈现一种如虎添翼、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势头。
4、教师的竞聘上岗 为了完成家长们的重托,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精神,学校每学期都对全体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能力、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对全体学生进行认真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精心挑选最有责任心、管理能力最强的教师担任各班班主任。然后双向选择,公开竞聘。让家长们不满意,学生不满意的教师暂离讲台,去苦修内功,或从事其它教辅工作。
5、浓厚的学习氛围
今天的十六中,不仅全体教师有较强的敬业奉献精神,而且勤奋努力、不断超越的理念已化作了同学们自觉的行动。同学们讲学习,比创新,惜时如金。即使晚自习教学楼熄灯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路灯下、寝室走廊里楼梯上众多同学静静看书的身影。我们一直的口号是“基础的厚薄事实存在,资质的差异其实很小,后天的努力最最重要。”“我进步,我光荣。”“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6、严格的封闭管理 十六中实施的是严格的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每周六下午休息半天;每三周大休两天(最后一周周六、周日)。走读生上学放学凭出门证进出学校;就餐生凭就餐证进入饭厅;住宿生特殊情况下必须出示有班主任签字的临时出门证,保卫人员方准其出校。学校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各项管理均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已形成制度化,更趋近于科学化。
7、独特的就餐模式
该校实施的是阜城独有的集体包月式就餐。就餐生每人每月生活费仅120元。8人一个餐桌。炒菜均分,馍饭放开(能吃多少吃多少)。早晨备有茶鸡蛋、油茶、八宝粥等,中午两菜一汤,其中一菜为荤菜。每周鸡鱼肉蛋调节搭配,新鲜蔬菜保证营养。食堂主要原材料米、面、油、盐、酱、醋均系名牌产品。阜城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上级主管部门多次给予了表扬。
8、生活的悉心照顾 “学会自理”、“学会相处”、“学会生活”是学校对每一位学生的要求。食堂里我们要求“学会吃饭”,懂得谦让;宿舍里我们要求要“学会休息”,相互帮助。对学生生活的关心学校从最细微处抓起。小到课间免费提供开水,大到生活辅导老师全天候进行食宿保健指导。宿舍楼各楼层配备有生活辅导老师;学校内小超市,有同学们必备的学习生活用品;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发育,晚自习后备有小伙;为照顾年龄较小的同学,学校还在寝室配有洗衣机等。
9、家长的积极参与 十六中的课堂一直向学生家长们开放。学校欢迎各位家长在方便的时候到孩子所在的教室听课,并对教师的教学及学校的各项管理提出批评意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各班都建立了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积极参与到管理中来。家长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学校将及时采纳;暴露出的一些不足,学校将立即整改。
10、环境的幽雅宜人
十六中各项设施齐全。校园内绿树成阴,芳草吐翠,花木成行,空气宜人,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单位”和莘莘学子求学生活的佳处。作为阜阳市重点扶植的新兴学校,为及早实现市政府制定的“将未来的十六中建设成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阜城一流”的目标,2006年,该校还将对教学楼等硬件设施进行重点整修。
11、丰富的课余生活 新中考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将综合素质评定计入中考成绩。该校第二课堂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各班有学科兴趣小组,学校还开办了特长教师辅导下的“英语之角”、“小青鸟文学社”、“菁菁书画社”、“丑小鸭朗诵组”、“梦茵合唱队”、“网页制作组”等。学校经常举行各类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两年来,该校涌现出像陈亮(全国“海之曼”杯手风琴比赛银奖)、吴小昊(全省中学生电脑制作一等奖)、路娜、田彬(多次在省市朗诵、演讲比赛中获奖)、巩梦迪(多次在全市中英文演讲比赛中获奖)、钱玮、王琛、韦方、刘丹丹(全国中学生征文比赛中获奖)等一大批优秀特长生,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有25名同学在省市获奖)。
12、优厚的奖优机制 新兴的十六中孕育的是梦想,放飞的是希望,追求的是荣誉,不变的是诚信。该校每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出50名年级优秀同学,对其进行物质奖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