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深藏的记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如果说有什么情感是伴随我们一生,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怀念的,那也许就是乡愁。

我的家乡,在大山的深处,是一个世外桃源搬的小山村。而我,是真正的大山子孙。小的时候,我们那里没有通公路,出山唯一的办法只有徒步穿过崎岖的山路,可以说是翻山越岭。要到县城必须得走四五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乡上坐车到县城,我们那里上初中的学生,同样得自己带着粮食到乡上的中学上学。那会儿学校只负责做饭,而做饭的原料得由学生自己从家里带着去。学生得背上十几公斤的粮食走十几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庆幸的是,我并没有体验过这种自带粮食徒步几公里上学的生活。可哥哥姐姐体会过这种生活。我三年级便跟随父母到了城里上学,只有寒暑假才会回去。

想想那会儿的生活,虽然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相当贫苦,如今想来却也觉得惬意。那会儿的我们,都是吃自家种的东西,当然,我们那里不种稻米,种的是玉米,于是我们的主食就是玉米面,我们称之为包谷饭。除了一年四季的蔬菜,我们一年吃的肉,也是自己家养的猪,一年就杀一头猪,其它的都是养着在合适的季节卖了,好赚些肥料钱,亦或是贴补家用。一年炒菜用的油正好是这一头猪的肥肉炼出来的。当然,我们并不是每天都吃肉,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了客人,亦或是农忙时节请村民们帮忙收玉米的时候才会吃,平常大多时候都是吃蔬菜。我们住的房子,都是自己盖的用石头堆砌起来的瓦房,不像如今新农村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别墅。我们那虽每户人家也有两层,但下面那层是用石头简单堆砌的,而上面那层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上用木棍把四周围起来就行,房前屋后通过木棍的空虚看得一清二处。可以在楼上与后面那户人家聊天。有时下雨还会漏水。而第二层往往是用来放各种杂物的。玉米收成的季节,楼上便挂满了玉米,堆满了从玉米地收成的南瓜和冬瓜。

大人们,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忙活着,小孩们每天要么放牛,要么到山上捯饬些柴来储存着,用来烧火做饭,因为那会儿我们没有什么电器可用。每天早晨在鸡鸣声中醒来,不需要闹钟,那会儿也没有手机,也基本不戴手表。都是天还灰蒙蒙的便起床,天黑以后便准备休息。早晨孩子们在大人的催促声中醒来,待他们起来的时候,大人们忙着生火做饭,忙着喂猪,有些大人已经从地里找回些蔬菜回来了,身上挂满了露水,脚下沾满了泥土,而这个时候,也不过早上七点左右。每家每户早已炊烟袅袅,那是人们在为一天的忙碌而准备着,七八点钟吃完早饭,用袋子装上些自制的小麦馒头,或者是玉米饭,然后装点自家腌制的乳腐,豆豉,水壶装上水便出发到地里开始一天的劳作。记得小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在农忙时节就是这样做的。在山上吃午饭时,折几根树枝做成简易的筷子就开始吃起事先准备的午饭。如果是玉米饭的话,直接加点冷水,挑点豆豉拌饭就可以吃了,也能吃的津津有味,甚至觉得那也是一道人间美味。虽然我九岁以后就离开村子到城里生活,但在那之前以及之后的好多个寒暑假,我干过几乎所有农村孩子干的活。我放过牛,锄过草,搬过包谷,捯饬过猪食和柴火,挑过水,施过肥,在村里的水塘里洗过衣服……

村里的人们在晚饭后,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乐趣。老人们,女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唠家常,男人们聚在一起打打扑克吹吹牛,小孩们在村里玩起捉迷藏来,整个村子在黑暗中同样充满了欢声笑语……待村里安静下来,也不过晚上十点左右,而那个时候的人们,在虫鸣声中逐渐进入了梦乡。之前星星点点的灯火,也逐一熄灭。整个村子在月色下归于宁静,睡梦中的人们,在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同时,也与月亮一起等待着明天的太阳。真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而后来,随着我和爸妈出来城里打工之后,这样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刚开始的两年,每逢假期回去时,村里还一如往日那搬热闹。而慢慢的,村里越来越冷清了。初二那年,爷爷因意外去世了,那个时候的村子,也还算热闹。后来奶奶便被接来城里住了,自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回过那个山村。可总能听到关于那个山村的事。比如哪户人家也搬出来了,哪个村民去世了等等,直到近几年,听爸爸他们说,那个山村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都搬到城里了,而那个山村,就快要成为一个空村了。仅有几户人家还在坚守着。

而每个假期都想回去看看的我,终于在这个假期,我再一次踏上了那片故土。时隔六年,再次踏上归途,公路早已经通到了村口,从县城坐车也不过一个多小时便到了。看着车窗外熟悉的风景,我眼睛都不想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什么宝贝似的,只想牢牢把这些都记在脑中。害怕时间久了而遗忘,忍不住拿出手机记下这一路的景色。随着车子里村子越来越近,心中又是期待,激动,又是紧张。想着要是待会儿见到村民该喊人家什么,毕竟多年不见,好多人我只记得面孔,却不记得做为小辈该喊人家什么。所以害怕叫错了而感到尴尬。正这样想着,车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到了村口,我赶紧叫司机停了车,提着背包,从车上下来,看着车子向下一个村子驶去,我才回过神来。站在村口再一次看到曾经无比熟悉的村子,心中感慨万千。内心的情绪无法用激动或是兴奋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了。就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心中的空缺与不知名的思念,这一刻终于得到了满足。幻视了四周一圈,山还是那些山,树也还是那些树,山上、地里还是记忆中的绿。闭上眼睛,张开双臂,好像把眼前的一切抱在怀里。呼吸着这久违的空气,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没有刺鼻的气味,有的只是空气中飘来的地里玉米的香味。睁开眼睛,竟不知在何时,泪从眼角顺着脸庞滑落。那是思念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飘荡多年的心得以沉淀的泪水。这一刻,竟是让我如此平静而又满足,更甚是让我贪恋。

整理好心情,提步走进村子,还是记忆中的格局,记忆中的房屋,。村口那棵石灰李,在阳光下散发着金黄的光芒,那是这个季节唯一可以吃到的李子,而且整个村子也只有这么一棵。许是太酸的缘故,无人喜欢吃,也无人采摘,所以得以保留至今。而喜欢吃酸的我,似乎就是它一直在等待的主人,于是在我走进村子时,它在微风中摇曳着自己的身姿,似是在欢迎我,欢迎我回家。忍不住摘下几个往嘴里送去,无需清洗,因为那是没有农药的纯天然的水果。轻轻一咬,果汁冲破果皮在嘴里四处流淌,果真是酸到不行,不禁让我扭曲了表情。我想,除了我,无人敢吃这么酸的水果了吧。但它却是我记忆中的味道,是我喜欢的味道,是我多年都不曾吃过的味道……

继续往前走,却让我兴奋不起来了,虽然都是儿时的样子,却不在拥有当初的热闹。之前在车上幻想的尴尬也完全不存在,因为一路上,我没有遇到一个人。从村民家门前经过,家家都是大门紧闭,没有一点人的气息,反而看到门前杂草丛生。没有了在路上任意穿梭的狗,也听不到每户人家的狗因生人接近而发出令人惶恐的叫声,看不到四处横飞的鸡鸭,闻不到独属于农村的各种屎尿味,看不到每家每户升起的炊烟,看不到路上孩子们嬉戏的身影,更看不到人们赶着牛马,背着背篓忙碌的身影……所有的房屋,看起来都已破烂不堪,都成了危楼,似乎随时都会倒塌。所有的景象,都冷清到让人窒息……

一路走到我曾经居住了十年的老房子,站在门前,虽是记忆中的样子,却因多年无人居住而更显冷清,更加破旧不堪。不知是谁在门前堆了一堆泥沙,上面丢了几块木头,两只鸡在泥沙里不知淘着什么。而地上肉眼可见的鸡粪,显然是很久没有人打扫了。门上贴着的对联,早已泛白,甚至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许是风吹的缘故,上面破了几个洞。抬头看到楼上不知堆了几年的柴火,因日晒雨淋的,已有腐朽的迹象。而这些柴火,是好多年前哥哥们从山上用马坨回来的。楼上四周用木棍围成的墙,看着脆弱不堪,似乎一碰就会断了。门前的那两口装水的大石缸,不知何时已破了口子,无法再给雨水一个藏身之处了。转过身看到曾经的猪圈,里面空空如也,唯有些玉米秆和花生秆在里面胡乱的铺着,没有了昔日猪因饥饿而发出的焦虑的叫声,闻不到猪粪的气味。而那根不知哪年弄的电杆斜立着,似乎风一吹,就会毫不犹豫的倒下去。从前一点杂草都没有的地方,如今杂草已没过了墙……看着这熟悉又陌生的老房,我久久伫立在门前,不愿离去,却也因没有钥匙而只能在门外看着它。

以前回村是回自己家歇脚,而现在只能到还在村里的叔叔家歇息。在村里待了两天,我到山上摘野果子吃,那是一种我们称为老米果的野果子,是我最怀念的童年的味道,到玉米地里摘黄瓜吃,也是我童年最常干的事情。看到地里的辣椒茄子,就想到小时候吃的青椒茄子煮花生面,可惜这次回去没有吃到,因为花生还没熟。想吃烧的糯包谷,也还没成熟,想吃李子桃子,却已经过了时节,想吃包谷饭,村里却早已不吃包谷饭,而吃米饭了……那些我记忆中的味道,想要再尝一次,都变成了奢望……

两天的时间转眼就过了,怀着万分的不舍,我不得不启程回城里。而这一次,我不知道下一个六年还会不会回来,或许不会了吧,我不知道下一次回来是多少年后,也不知道下一次回来,这个山村是否还有人。可这个即将人去村空的山村,是生养我的地方,无论我走到何处,都无法抑制对它的思念。

那个承载着我童年的地方,它坐落在大山的深处,永远深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