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马虎,审题不清、犯各种低级错误,其实是大脑决定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孩子做题时,最让家长崩溃的是什么?很多家长都会提到这两个字:马虎!明明表达得很好,落在笔头上就是错的;明明会这道题,但填写选项的时候就是填错,甚至审题不清,犯各种各样的低级错误。

每次家长指出问题时,孩子还会义正言辞地说:我会!我就是马虎了!

家长总想改掉孩子这个“坏毛病”,但您知道吗? 马虎这个问题可没那么简单!

想解决孩子做题马虎的问题,首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马虎!造成孩子马虎的原因,不是孩子愿意,而是由大脑发出的信号决定的。

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分别为注意力、认知差异、孩子惯用的记忆方式。

1)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很神奇,随着年龄增长,集中的时间也会增强。

那为什么家长会觉得孩子的专注时间并没有那么长呢?那是因为随着时间延长, 专注力的广度也会变大。

也就是说,孩子专注地做某一件事时,大脑仍会接收外界的其他信号,它会向孩子发出:你看,那边发生了什么?快去看看!

这时,孩子发现自己可以同时处理几件事情,就会反复尝试验证,不断练习, 由一心一用变成一心好几用。

这种情况下,家长就会认为孩子在分心,由于不专注造成了马虎!

2)认知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孩子也是一样,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认知方式, 不同的认知方式对性格影响也不一样。

比如出同样一道数学题,每个孩子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视觉性的孩子往往会先审题,看题就要花掉一些时间,很专注地一遍遍审题,不会第一时间就拿起笔答,往往都会经过缜密的一番思考。

听觉型的孩子呢?他们可能会问:妈妈,你帮我读题呗?或者自己大声地把题读出来,甚至嘀咕解题思路。

这类孩子好问,愿意听家长的指引,听懂了才会理解题目,甚至还会问问这个题目谁出的?为什么有这道题?

第三类就是体觉型, 这类孩子往往是“冲动”的 ,拿到题目便胸有成竹,大人觉得孩子理解了也就不管不顾,可没过几分钟孩子摸摸这看看那,题目只做了一半,或者做好了就再也不愿意检查。

他们善于调动自己的触觉感觉认知事物,摸摸看看、画画写写,只为满足好奇心。

每个类型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方式,从而造就不同的外在表现。

家长可能认为,视觉型的孩子只看不做,是不是反应慢?但越催促孩子的注意力更加分散,会的题也不会了。

听觉型的孩子问来问去,而且还总挑那些天马行空的问题,家长没有耐心解答,便导致孩子对题目失去兴趣,干脆做其他事情。

而体觉型的孩子,被贴上标签,定义为专注力不好、做事不稳、马马虎虎。

这种认知类型从小就表现出来了,也可以化成两大类: 沉思型儿童和冲动型儿童 ,后者常常表现得马虎大意。

3)惯用的记忆方式

短时记忆是孩子惯用的记忆力方式,他们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照相机,会把所见保存在大脑,每一个当下的体验都形成短时记忆。

因而,当下他们对那件事情更感兴趣,就容易分心。

一个哭得很猛烈的孩子,上一秒还在抹眼泪,下一秒就可以投入到 游戏 中,这就是短时记忆的魅力。

你以为他忘了?并不是,哭的这段记忆被藏在了身体里,变成了意识被记忆下来。因此,如果发现孩子马虎,做事不认真, 一定要好好找找周围哪个东西吸引了他。

改善孩子马虎的行为,也需要对症下药。

这要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入手,内在就是孩子专注做一件事时候,家长不要打扰干预。

因为这时他们大脑的内在系统会形成缜密的逻辑网,孩子会独立思考,家长要做的就是在一旁陪伴,也拿起一本书,或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紧盯孩子,一会问喝不喝水,一会关心吃不吃水果。

同时, 帮孩子建立内在的秩序感 也很重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物品要物归原处,每天要做的事情做好规划,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而外在就需要家长给孩子创造环境了,孩子准备学习前,家长要检查周围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刺激。

最好专门设置一个用来安静学习的角落,让孩子有学习的冲动,只要坐在这,学习的感觉就来了!

对于那些专注力不是很集中的孩子来说,家长就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户外运动,也是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我们首先要判断,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是 偏速度还是偏缜密。

偏速度的孩子图快不求准确,思考时间短、动笔快,热衷于修修改改;缜密型孩子准确性高,愿意先思考后行动。

①针对思考缜密的沉思型孩子

鼓励放在第一位,告诉孩子不要怕犯错,允许他进行错误的尝试。

这类孩子不是不喜欢做题,或是反应慢,而是担心犯错而迟迟不行动, 家长给孩子勇气很重要。

告诉孩子:做得不对没关系,我们可以总结经验再做一次,每个人都会犯错,尤其是在学习阶段,努力后一定会找到很好的做题技巧。

培养孩子整体性思维,用宏观角度把握问题。这类孩子愿意思考,心里的想法也多,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把想法画出来。

比如思维导图,让孩子把想到的重要事情先画出来,由此联想到的事物发散画好。或者罗列出一天要做的事情,从整体入手,不太过纠结于细节。

同时,通过 规定时间给孩子做训练 ,届时提醒孩子时间节点,训练思维的同时让孩子熟练技巧、加快速度。

②针对马虎的冲动型孩子

对于这类孩子,培养耐心和计划性很重要。

想让孩子变得有耐心,就要引导他注意生活中的细节。比如邀请孩子一起整理家里的物品,关注家中的细节,做题时也是一样,可以陪着孩子审题,画出题目重点。

平时还可以跟孩子玩一玩跟耐心有关的 游戏 ,比如 舒尔特方块 ,在规定时间内找出一样的数字。

再来就是制定计划了,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理清思路,马虎就会被秩序感打跑。

孩子的短期记忆,也是能慢慢变成长期记忆的。

因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以长期记忆作为基础的,孩子的能力也是在其影响下提升的。

总之,孩子的马虎是由大脑深层次的组织系统决定的,我们不要责怪他,应该理解和探究其中的原因,因材施教。

马虎不是错,而是孩子修整成长的必经阶段,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度过,达成高效率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