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需要的几大要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一个人为什么要成长?

一个人为什么要成长?因为不成长会痛苦!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是 基本需求 。这个金字塔并不是层层递进关系,而是人越往上走,越是体现“人性”,底层是“动物性需求”。 基本需求 的意思是,没有这个就不能具有“人性”了,不能体现人的本质了:会无聊、会迷茫,甚至会抑郁。

成长的定义是什么?

知乎上有很多关于“成长”的定义:有责任心、有见解、摆脱稚嫩等。我觉得这是“成熟”。“成熟”是一种状态或者结果,而“成长”其实是过程,是“不同”,是我现在与过去不同!趋于成熟的一个过程!小的成长会让你开心,兴奋。比如小时候学会骑自行车的那一瞬!大的成长会让你觉得人生更开阔,更自由!比如:人生赚到第一桶金时!签下第一笔订单时!“人性”中追求价值感的需求得到满足!充满幸福感!

成长需要的几大要素:

*接纳不完美

不完美才是常态!科学研究人脑并不是完美的:经过亿万年的进化,人脑其实是充满bug的,比如公众演讲紧张!可能是人脑遗留的一种“自卫”反应。喜欢吃高糖高脂,是因为原始社会任经常饿肚子,遗留的对高热量食物的潜意识需求!所以一个人有时觉得自己大脑不清楚、混乱!这是正常的!先接纳不完美,接纳自己!


*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们常说要鼓励他人,赞美他人。我非常认同,鼓励和赞美他人是一种人生态度,能看到他人优点的人,善于去鼓励他人的人是充满爱和高能量的人。会给人带来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另外一个基本需求:爱和尊重!鼓励是能量补给。

但是批评是灯塔,一般批评你的人都是你的良师益友,是最爱你的人。因为怕你走错路,怕你将来后悔,希望你成长,所以直接指出错误便于快速改正。虽然被批评是一件让人不舒服的事情,可以说是反人性的 ,被批评时会激起大脑本能的反应:打或者逃,就是反击回去或者回避躲避逃避。但这又是大脑的一个bug,真正成功的人都知道如何修复这个bug,那就是自我批评。《论语》曾子的修身格言:“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每日写日记,彻底反思自己。本杰明富兰克林有十三条自我检查清单。

当然被批评时不舒服,能持续做到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人已经成长了,成功了!但是可能别人批评得不对,或者就是还做不到被批评时不逃避的人,怎么办呢?《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别人说得对的我们要学习,不对的我们要检查一下自己身上有没有同样的问题!用这句话指引方向的人,就会不断成长!

*成长第三大要素:找队友!

人性里还有一个倾向:群居,归属感。喜欢看书的人更容易成长,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作者成为读者的偶像、朋友、知己等等。心理学有一个理论:一个人的价值是他周围五个最亲密的朋友的平均值。所以如果要成长,你身边得是比你厉害的人。知乎上有个问题:想让自己变得优秀,最佳途径是什么?

高赞回答是:与优秀的人同行。

人不能太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往往是大脑生存所需的最低能耗反应,不能帮助成长,要用理性思维,要用方法,用工具!使大脑从无序到有序。

成长的三大要素:

1、接纳不完美;

2、批评与自我批评;

3、找队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