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小讨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李时珍《本草纲目》很重视饮食疗法,其中收载谷物73种,蔬菜105种,果品127种,载440种动物药中,有很多可供食用,为现代营养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食疗方法是基于利用食物性味之偏,以矫正脏腑功能之偏,使之恢复正常,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运用食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重五味调和,忌五味偏嗜。五味各有所归,“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2重素食,忌厚味。明・《寿世保元》载:“善 养生 者养内,不善 养生 者养外。养内者以话脏调顺血脉,使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肌体充腴,容色说洋,而酷烈之气内蚀脏,精神虚矣,安能保合太和以龄。”古有食医,专司营养。远在《吴普本草)上即载有猪肚治积聚瘕。陈修园《医学从众录)也收载猪肚大蒜汤治胀;民间单方一直认为猪肚是退水肿的食饵性药物。此外,如桂皮炖羊肉、生姜煨子鸡、葱玻炆柴(鸟)鱼、苏叶鱼等,其中寓有深意,认为胃肠不健,消化不良的病人,单纯进以富含蛋白质和动物胶质的食物,由于吸收障碍,不仅无益,反而招致腹痛呕泻,生姜、桂皮、苏叶、大蒜烹调,能帮助消化,促进吸收,这是食疗实践中的宝贵经验。还有冬瓜煨童鸡、泥煮丝瓜,对阴虚水肿的病人,不宜姜桂辛辣之品者,颇相适应,可见食疗也须辨证运用,不可千篇一律。
相似回答